黃曄
【摘要】在我國新課程改革之后,就制定出一系列的教學改革要求,在《語文課程標準》之中,就對初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上,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加入名著閱讀成分。對于名著的閱讀,可以讓中學生對我國的歷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從而培養他們豐富的情感,以及加強他們對語文知識的積累,并且,在閱讀的過程當中,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具有較好的道德情操。本文就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名著閱讀指導進行分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名著閱讀指導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從古至今,名著在我國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為了讓當代中學生可以不遺忘過去和歷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已經融入了名著閱讀成分,雖然閱讀名著對于學生而言有著很多的好處,但是,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在學生閱讀名著的時候,教師必須進行一定的指導,才能讓學生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發展,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懂得運用閱讀成果,發揮出閱讀能力的功效。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養成閱讀動力
(一)結合課內的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將課上的教學內容和名著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讓課內知識帶動課外知識的融入,這是培養學生良好閱讀興趣的有效方法,也是當前我國初中語文教師使用比較多的方法之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下意識地對學生的課內知識進行拓展,如可以介紹作者還有哪些文章,或者文章的寫作背景等等。在進行拓展的時候,可以圍繞文章的某個內容設置懸念,插入一段學生感興趣的描述等,將學生的胃口吊起來,從而激發出他們閱讀名著的好奇心和興趣。比如,教師在講述老舍的《駱駝祥子》一文的時候,就可以將老舍其余的文章穿插進去,比如《四世同堂》等,從而讓學生在全面體會到老舍形象的同時,還可以對老舍的其余作品有所了解。同時,教師再在這個基礎之上,創設一個疑問,比如老舍是個什么樣的人等,讓學生認為自己對于老舍的認識還不夠,激發出他們想閱讀老舍其余文章的好奇心。
(二)通過影視作品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欲望
如今是一個互聯網、網絡化的時代,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應用進了多媒體技術和設備,這些設備的作用就可以充分地在名著閱讀中展現出來,并且,如今在網絡平臺上可以找到很多和世界名著有關的影視資料。教師就可以利用互聯網和網絡化的契機,將一些名著影視作品搬到課堂上,放映在多媒體上讓學生觀看,比如像《西游記》《水滸傳》等名著就已經被拍成了電視劇,這些都可以當成是閱讀名著的新型資源。不僅如此,在一些現代化的綜藝節目中,也可以聽到專家講述歷史名著故事,如《百家講壇》或者《品讀》等,在專家們的談話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從中吸取營養,以聽故事的形式對名著歷史有所了解。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事物還處于疑惑的狀態,如果將名著閱讀成分很生硬地套入語文課堂教學中,就可能給學生造成一種沖擊,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使用講故事的方法讓學生閱讀名著。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和方法,讓學生全方位地對名著作品有所了解和鑒賞,培養學生扎實的閱讀功底。
(三)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當今社會是一個文化差異和風土民情差別都很大的時代,也正是這些原因使得和初中學生的實際生活距離比較遠,學生沒有辦法直觀地感受到各個地方的文化差異,更沒有機會真實地感受到名著所述時期的樣子,所以,學生在閱讀名著的時候很難激發出興趣和讀下去的動力。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來創設情境的方式,來勾起學生的閱讀動力。比如,在對《海底兩萬里》進行閱讀時,教師就可以將一些和《海底兩萬里》有關的圖片展現在學生面前。先讓學生進行觀察,再對圖片進行描述,這時在學生腦海中就會浮現出相關的畫面,這些畫面會將學生引導進一個正確的領域中,以此來刺激學生去閱讀《海底兩萬里》。這還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鍛煉自主閱讀的能力,為今后的發展奠定穩定的基礎。
二、授人以漁,提高閱讀能力
(一)在讀上下功夫
首先,教師必須要想辦法讓學生學會略讀和精讀。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會受到上課時間的約束,一節課下來,學生并沒有閱讀到多大范圍上的內容,針對這一點,學生就必須在讀上面多下一些功夫,學習略讀和精讀。精讀主要用在一些文章質量比較好的名著上,對于名著的核心或者重要環節進行仔細閱讀,在閱讀完之后,可以對該部分所講的中心思想和內容有所掌握,這就是精讀。學生學會精讀之后,可以有效地引領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品味,并同時對名著的構思進行揣摩,從而對名著的內容和藝術特點等進行有針對性的認知。略讀就是指的對名著的非核心、非重點部分以快速瀏覽的方式閱讀,在瀏覽之后只能得到隨機性的信息,只要了解名著的大概意思就可以了。比如,初中階段的學生基本上都不喜歡閱讀國外的名著,最大的原因就是國外的名著中有很長一部分都在講環境或者心理,這些對于中學生來說并不是特別適合。所以,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使用略讀來帶過。
(二)引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名著閱讀環節,教師要想讓學生擁有更好的閱讀技巧和能力,還要引導學生做閱讀筆記,如果學生不知道怎樣做筆記,整個閱讀過程也是徒勞無功的,可能閱讀完下部分內容,就將上部分內容全忘記了,在閱讀上也是階段性的,不能保證知識獲取的持續性和完整性。因此,為了可以讓學生對閱讀過的名著過目不忘,教師必須教會學生做筆記,不僅要讓學生將名著中的經典句子、詞語以及片段記錄下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將自己看完名著中某片段觀后感寫下來。對于語句、片段的記錄,可以讓學生對于名著有更深的印象,所以,做閱讀筆記是一種讓學生記住名著的有效方法,與此同時,還有著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作用。
(三)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在學生閱讀名著的時候,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做筆記和學會閱讀方式之外,還必須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因為課堂時間往往是有限的,如果只是利用課堂時間去閱讀,很難讓學生體會到閱讀的含義。因此,教師還必須將名著閱讀延伸到課外,這樣一來,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名著閱讀的水平和技術,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有著很大的幫助。而針對教師的課外閱讀引導,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培養和提升學生的獨立閱讀模式。除此之外,讓學生將閱讀課外名著的想法記錄下來,等下一次上課的時候教師再進行逐個檢查,看學生的完成結果如何,以此來促進學生的課外名著閱讀成效。
三、結語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名著閱讀,一方面是對學生的一種挑戰,而另一方面也是對教師的一種考驗。在名著閱讀指導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掌握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差異,引導學生做好閱讀筆記和閱讀技巧。與此同時,針對課外閱讀,也應當采取對應的措施實施監督,全方面培養和提升初中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從而促進初中生未來的發展,為今后的發展埋下健康積極的種子。
參考文獻
[1]李逢超. 初中生名著閱讀指導的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8.
[2]王杰. 初中名著導讀教學的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鞍山:鞍山師范學院,2018.
[3]顧煒鈺. 初中名著閱讀教學優化策略[D].蘇州:蘇州大學,2018.
[4]張梓君. 初中語文名著讀書分享會學習模式研究[D].深圳:深圳大學,2017.
[5]易玲. 農村初中名著閱讀指導策略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7.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