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峰
【摘要】小學階段的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管理工作的主導者,還需要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可以說是一人身兼多職,責任重大。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加強和學生及家長之間的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對保障安全教育也有著積極的作用。但是,當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較多,所以我們在小學班級管理中,需要切實注重小組合作力量的發揮,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參與班級管理。因此,本文對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小組合作的實施方法,旨在為小學班主任提供參考,為提升班級管理工作做貢獻。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隨著我國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小學階段的班主任必須做好對班級的管理工作,這是小學教育的核心工作之一,因為這關系著新課標改革能否得到順利進行,與學生的健康成長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和思想都處于萌芽時期,班主任要做好正確的引導工作,離不開班級管理工作的支持。班主任既肩負著教學任務又擔負著對班級管理的重任,一人身兼多職。小學階段的學生生性活潑好動、貪玩,所以小學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不僅需要提升自身的素質,還需要掌握一定的管理藝術,比如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加強班級管理,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現階段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的方法落后
現階段,大部分小學班主任采取的還是比較傳統的班級管理方法。傳統的班級管理方法是金字塔式的專制管理,即班主任利用自己的權威來對學生進行壓制,導致很多學生對班主任產生恐懼的心理,對于一些遲到早退或者上課不認真的學生,班主任會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進行訓斥,并叫管理紀律的班干部把他們的名字記錄下來,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甚至有的學生會產生一些逆反和仇恨心理,嚴重影響了班級的凝聚力和同學之間的友誼。
(二)小學階段的學生狀況比較多
從目前情況來看,小學階段的學生大多數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有的小學生家里增添了弟弟或者妹妹,他們心理上會出現一些波動,如果家長忽視了他們的情緒變化,就會導致他們無心學習,這就需要班主任與他們進行思想溝通。另外,針對一些留守兒童的情況,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尤為重視,多加關照這些留守兒童,因為這些留守兒童的心理難免會出現一些障礙,需要班主任從生活和學習上多加照顧。但是,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的照顧,往往是照顧了其中的一方面而忽視了另外一面,這就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三)小學班主任缺乏對班級管理工作的積極性
小學班主任自身對班級管理工作的積極性不高,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此問題的存在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國家沒有制定對小學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完善政策,這就使得班主任對班級管理工作的主動性得不到發揮;二是隨著小學生的人數逐年增多,班級管理的內容也隨之增多,班主任既要面臨教學任務,又要承擔班級管理的責任,一人身兼多職,需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管理過程也比較艱難,這就影響了其對班級管理工作的積極性。
二、做好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基本措施
(一)小學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小學生的身心都處于發展階段,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心,為了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學生能夠敞開心扉地與班主任聊天,表達他們的內心需求,這就需要班主任對學生付出更多的關心和照顧,能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這樣也能讓那些膽小、不善于和老師溝通的學生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讓學生覺得老師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長者,拉近與老師之間的距離。因此,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主導者,對每個學生都要視如己出,不能區別對待,班主任自身也需要敞開心扉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在面對犯錯誤的學生時,需要耐心引導,站在他們的角度去進行溝通,了解犯錯的原因,并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讓學生了解到老師的良苦用心,并借此機會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二)班主任多組織一些集體活動豐富小學生的業余生活
班主任在班級多開展一些集體活動,來豐富小學生的業余生活。因為班級集體活動可以增強班級的凝聚力,還帶有一定的育人和娛樂的作用,這需要班主任組織的活動豐富多彩,能激發每位學生參與到活動中的欲望。在活動過程中,通過營造輕松和諧的班集體氛圍,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團結合作能力。引導學生多和自己交流,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教師和學生之間都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來推進班集體的發展,為班主任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小學班主任自身要提高對班級管理工作的積極性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主導者,在各個方面都要注意自身的行為,要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好榜樣模范作用,通過自身的行為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并在實際的班級管理過程中,靈活運用多樣化的管理方法,始終將愛心、關心及信心貫穿到管理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關懷,從而配合老師自覺地維護班級管理工作。
(四)通過制定制度,來約束學生的行為
小學班級管理工作除了要讓學生遵守《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規則制度之外,班主任還需要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和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符合班級特色的規則制度,來約束學生的行為。班級規則制度的制定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內容要明確規定適用范圍和對象,要在學生理解能力的范圍之內來制定,以確保規則制度能夠順利執行;第二,把握好處罰的力度,不能過輕也不能過重,以免影響規則的執行和打擊學生自尊心;第三,注重處罰方式的多樣性,制定一些有趣的處罰方式,比如對于遲到的學生處罰他們表演節目,上課不認真的學生處罰他們搞集體衛生,這樣不僅能起到一定的懲戒作用,還能為孩子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機會,一舉兩得。
(五)強化小組合作運用的幾點對策
班主任在做好日常班級管理工作的同時,還要緊密結合班級管理的需要,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強化班級管理。在具體的運用中,主要是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科學組建小組。組員分配堅持互補和公平的原則,按照學生的文化成績和行為習慣以及思想品德與性格差異等劃分,確保每個小組實力基本一樣。
第二,強化小組內部管理工作的開展。首先就需要對小組組長進行確定,每個小組長由學習成績和行為習慣以及責任心等方面較有優勢的學生擔當,每個小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在探究后確定小組的組名。其次是每個小組的衛生、紀律、學習由小組成員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行管理,但是必須確定管理的標準和流程,嚴格按照其執行。
第三,每個小組在進行自我管理的基礎上,還要切實參與到班級管理中。設置值日班長制度,以小組的座位標號為順序,每天由每個小組輪流對本班進行管理,尤其是在學習和紀律以及衛生等方面需要如實記錄。最后每周、每月都要對小組進行評比,設置明星小組、最佳學生、進步小明星等獎項,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促進班級管理意識的提升。
三、結語
總而言之,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工作的引導者,其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與班級的安定和團結密切相關,還關系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思想道德品質,以及學校教學工作的質量和成效。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運用靈活多樣的班級管理方法,比如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把班級管理工作真正落實到位,全面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娟.小組合作式班級管理[N].中國教師報,2018-11-14.
[2]陸冰輝.班級管理中小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19).
[3]鄭紅蕊.把班級管理還給學生[J].學周刊,2018(20).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