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兵
【摘要】漢字在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源遠流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漢字文化和漢字書寫文化,是孕育和發展我們中國人的一切文化素質、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起點。搞好寫字教育,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等大有裨益。所以,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落實寫字教學目標,要明確寫字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明確低年級寫字教學必須遵循的原則,要明確低年級每個階段的訓練重點,要明確掌握低年級書法課的基本教學模式,再輔以一定的寫字方法的指導,學生的寫字能力就一定能提高。
【關鍵詞】寫字教育;迫切性;原則;階段重點;課堂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明確寫字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俗話說:“見字如見人。”漢字在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源遠流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承載著中華五千年的優秀文化。漢字文化和漢字書寫文化,是孕育和發展我們中國人的一切文化素質、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的起點。“新課標”的實驗教材把寫字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對學生強化寫字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本任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必須要求,是歷史賦予的重要使命。從低段開始,搞好寫字教育,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等大有裨益。
然而,在具體的寫字教學中,很多一線老師只重視寫字方法的指導,注意學習興趣的培養,但對于各年級教什么、原理是什么、怎樣教則較少提及。新課標對低年級的寫字教學只是提出總的目標: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但具體寫什么沒有作明確的規定。具體教學中大家各施各法,有的甚至借口沒有師資而不上寫字課,造成許多學校學生書寫水平相當低下。本文根據近幾年的寫字教學實踐,試著從要遵循的教學原則、設定具體寫字教學內容、形成一定教學模式三個方面闡述對低年段落實寫字教學目標的具體看法。
二、明確低年級寫字教學必須遵循的原則
我們寫字教育的對象是學生,尤其是低年段學生。所以,在開展寫字教育的同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爭取寫字效果的最大化。
(一)趣味性原則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對寫字的興趣,是我們上寫字課首先要考慮的問題,通過講解漢字的演變歷史、構字原理,通過分享書法家的故事,通過一定的激勵機制,激發孩子練字的濃厚興趣,將會使寫字效果事半功倍。
(二)漸進性原則
要練好字,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所以低年級學生的寫字課還要遵循漸進性原則。低年級寫字的內容安排要由易到難,比如從練筆畫少的字到練筆畫多的字,從練容易寫的筆畫到難寫的筆畫,練部首簡單的字到部首復雜的字,結構簡單的到結構復雜的;對學生的要求也要從開始的鼓勵為主到慢慢嚴格要求寫到位。
(三)專業性原則
首先,要有正確的握筆姿勢,正確的坐姿;其次,字要寫正確,筆順也要正確;最后,要求有合理的比例結構、清晰流暢的筆畫,寫出規范、端正的漢字。
(四)代表性原則
由于漢字眾多,而寫字課時間又有限,所以,所選字例要有代表性,要按一定的規律編排。比如:同一個筆畫為主的字例——“弋、戈、戎、戒、成、我”(斜鉤是主筆)可以放在一起練習,同一個部首為主的字例——“故、敵、玫、政、放、收”(反文旁)也可以放一起練習,同一種比例的字例——“飽、峨、說、福、板(左窄右寬)”都可以安排在同一節課書寫。
三、明確低年級每個階段的訓練重點
低年級是打好書寫基礎的重要階段,選好有代表性的字例,對落實寫字目標具有現實意義,新課標對低年段寫字課的總目標是:掌握基本筆畫;掌握常用部首的寫法;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因為年齡不同,識字量、書寫能力、對漢字的感悟力也不同,所以各年級書寫內容安排也要不同,寫字要求也要不同,具體建議如下:
1.一年級上學期:安排基本坐姿、握筆姿勢、簡單的基本筆畫,比如點、橫、豎、撇、捺、豎鉤、豎提、橫撇、橫折鉤、豎彎鉤、橫折彎鉤。
2.一年級下學期:先復習基本筆畫,再學幾個較難的筆? 畫——撇、捺、豎鉤、豎提、橫撇、撇折、橫折彎鉤、彎鉤、橫斜鉤、臥鉤、豎折折鉤。
一年級總的訓練要求——筆畫寫到位,有筆畫特征
3.二年級上學期:常用左右結構部首——兩點水、三點水、單人旁、雙人旁、視字旁、衣字旁、木字旁、禾字旁、提土旁、王字旁、提手旁、口字旁、足字旁、蟲字旁、石字旁。
4.二年級下學期:部分常用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部首——言字旁、絞絲旁、火字旁、左耳旁、反犬旁、反文旁、草字頭、竹字頭、寶蓋頭、四點底、心字底、廠字頭、廣字頭、病字頭、走之底。
二年級總的訓練要求——位置準確,比例合理
四、明確低年級書法課的基本模式
好的課堂模式,是課時目標達成的保障,寫字課也不例外。我們可以嘗試“引—察—范—練—評”五步教學模式。
引,就是導入環節。低年級學生有效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我們要在導的環節多下功夫,盡可能地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可以通過講書法家的故事,猜寫字有關的字謎等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察,顧名思義就是觀察字形,這是練好字的前提,也是基本功,所以在寫之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字形特征。只有觀察清楚筆畫的形狀、傾斜度、位置,觀察清楚筆畫之間的空白比例,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行云流水。
范,即教師示范書寫。在引導學生觀察清楚字形特征之后,教師再正確漂亮地書寫,往往能讓學生加深觀察到的特征,并內化成自己的認知,從而指導自己的書寫。
練,即學生親自實踐環節。學生要把觀察到的東西,通過實踐來檢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巡視輔導,要多點鼓勵。
評,即評價,這是對學習成效的反饋。評價可以是老師評,也可以是同學評,選出五六份有代表性的作業,對練得到位的要及時肯定,暫時不到位的也要鼓勵,同時指出改進的地方。
寫字教學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讓學生寫出一手好字,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我們如果遵循一定的教學原則、根據年段特點科學系統地編排寫字教學內容、運用有效的教學模式,再輔以靈活的教學方法,從細微處入手,堅持不懈地練習,學生的寫字能力就一定能提高,中華的書法文化將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趙燕君.落實課堂10分鐘——低年級寫字教學策略[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3(4).
[2]張明明.小學低段語文寫字教學分析[J].魅力中國,2014(9).
[3]趙春花,侍桂蘭.淺談低年級寫字教學[J].學周刊,2015(6).
[4]林花玲.淺談小學語文核心素養下之低段寫字教學[J].課外語文,2017(15).
[5]宇丹.探究新課程標準下低年級的寫字教學[J].新課程(下),2012(9).
[6]樊勝.低年級語文教學目標的定位與簡化[J].教書育人,2013(7).
[7]黃經度.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寫字教學[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