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



摘要:大學生設計能力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其不僅有賴于高校軟硬件的支撐,而且也與學生個人的性別、興趣等因素存在一定的關聯。借助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手段,發現廣東高校設計專業學生在擇業計劃、教學方法、專業愛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性別差異。并且,在興趣方面,越喜歡所學專業的學生其對課程、專業教師的評價越高;
越喜歡所學專業的學生其越喜歡參與設計實踐活動,越樂意接受實踐理性的教學方法。除此之外,專業年級也是影響設計能力培養的一個因素,設計專業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其對專業的相關喜好程度也發生一定的改變。
關鍵詞:設計教育;興趣;性別;現狀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4-0035-03
Abstract: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esign ability is a systematic project.It depends not only on the support of the university's hardware and software, but also on the students' gender, interests and other factors.With the help of questionnaire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have certain gender differences in career choices, teaching methods, and professional hobbies of design majors students.Moreover, in terms of interest, the more students who like to study, the higher their evaluation of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The more students who like to study, the more they like to participate in design practice activities, the more they are willing to accept practical and rational teaching methods.In addition, the studentsenrollment grade is also a factor in?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competence.As the grades of design students increase, their degree of professional preference has also changed.
Key Words:Design Education;Interest;Gender;Investigation;Analysis
興趣,即由愛好而產生的愉快情緒[1]。它是人類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也是人類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動機[2]。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Holland教授認為,興趣是人們從事活動的巨大動力,并與個人發展密切相關。良好的個人興趣,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工作積極性,而且也有助于提高辦事的成功率。同時,大量研究也表明,在人的成就、成績獲得方面,興趣與其存在正向關系。以學習興趣為例,小學數學興趣水平較高的學生,其學習成績較好,并且隨著年齡的升高,學習興趣對學習的作用也越來越大[3]。而性別是影響能力獲得或學習成就的又一主要因素。國內外學者大都持有男女學生在學習上存在差異的觀點,如高中數學、物理等相關學科,男生相對女生更優異,而英語、文史等學科,女生則相對男生更優異[4-5]。那么,在設計教育領域,興趣、性別對學生的設計能力存在怎樣的影響呢?目前鮮有學者給出具體的調查結論。為了解廣東高校設計教育特點,2019年2月,筆者借助問卷星平臺,就設計專業設計教育相關問題向廣東高校設計專業大學生發起問卷調查,其中回收有效問卷759份,涵蓋惠州學院、肇慶學院、韶關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華南農業大學、廣州美術學院、東莞理工學院、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東莞職業技術學院等十余所高校,囊括了目前本科各個設計專業,包括2014至2018級五個年級的大學學生(其中女生約占56%,男生約占44%)。本文將在基本數據統計之后,利用交叉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手段,著重從興趣、性別的視角對其進行闡述,以期找出潛藏規律。在問卷設計和數據統計上,本研究力行簡明扼要的原則,以單項選擇題為主,輔以問答的方式進行,并采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統計。
1性別及其相關因素分析
設計能力的培養是各方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僅離不開各項軟硬條件的支撐,也與教學方法及教學管理等存在較大的關聯。從學生角度看,專業課程是否與社會同步;專業教師素質是否優秀;教學方法是否有效;所學專業是否滿意,均是影響學生設計能力的主要因素。相應地,這些因素也最終影響著未來工作選擇。
第一,學生所學專業的喜好程度。按照“喜歡、一般喜歡和不喜歡”三個選項,三者分別約為51%、46%、3%。在性別上,無論是“喜歡”還是“一般喜歡”,男生均比女生高出3%左右,相較之下男生比女生更認可所學專業。
第二,學生畢業后的擇業計劃(表1)。選擇“就業、創業、深造”的比例分別為67%、10%、14%,其中對于就業、創業兩個選項,與筆者2014年的調查結果相比,就業比例增加了7%,而創業比例則基本持平。這意味著,雖然國家近年來大力提倡大學生創業,但是設計專業創業比例卻未改變。究其原因,一方面近年來設計專業考研、考博及參加選調生難度不斷加大,加上研究生學歷性價比不斷下降,進而間接推動了就業人數的增加;另一方面,近年來廣東產業轉型不斷升級,社會對設計專業的需求相對擴大,找工作難度相對容易,因而也拉動了就業人數的上漲。而從性別角度看,男生打算創業的比例約為15%,而女生約為6%,男生是女生的2.5倍,可見在創業選項上,就設計專業而言,男生明顯更加積極。同時,從入學年份上看,2014、2015、2016、2017級學生各個擇業比例相對比較接近,只有2018級學生的擇業占比變化較大,如“就業、創業、深造”三項,其比例分別為34%、20%、35%,足見2018級新生對未來的信心與豪情。
第三,學生對專業課程設置的評價。按照“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選項分別對專業課程進行評價,其比例分別為:54%、41%、5%,廣東高校過半設計專業學生是認可專業課程設置的。從性別上看,男女學生對“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的比例差異明顯(表2),男生滿意度相較女生要低些,這意味著性別對設計專業課程的評價存在一定的影響,其原因可能與專業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及教學管理等有關。同時從學生年級上看,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其滿意度逐漸降低,相應地其不滿意度逐漸增加,這意味著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學生卻越不滿意高校的課程知識、教學方法或教學管理等,因而值得高校設計專業教育者深思。
第四,設計課程能否引起學習興趣,啟迪設計思維。按照“能、偶爾能、不能”三個選項分別對專業課程內容進行評價,其中約35%的學生認為是可以的,約59%的學生認為偶爾可以,有近6%的學生認為是不可以的??梢?,超過94%的學生認為設計課程可以啟迪設計思維,可以激發學習興趣,與前述“專業課程的設置評價”的比例比較一致。從性別角度看,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其在課程興趣和啟迪思維方面,“能、偶爾能、不能”三個選項的比例是相似的,也即專業課程在激發興趣、啟迪思維方面,男女差異不顯著。結合“專業課程的設置評價”,可以推測,廣東高校設計專業的培養方案與社會是同步的,但是在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上,還有一些欠缺,未能較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對課程的不滿意度有所增高,相應地滿意度卻逐漸下降。
第五,專業教師的素養評價。按照“優秀、一般、不好、不清楚”四個選項分別對專業教師做綜合評價,其比例分別為:44%、49%、4%、3%,近半數的學生認可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但從性別角度看,男女學生對教師的素養評價稍微有些差異,女生更認可教師的素質,在“優秀”和“不好”的選項上,女生與男生存在5%的差距,與前述“專業課程設置的評價”類似。其原因可能與課程教學有關――大部分專業教師為照顧學生,其上課內容、難度等一般比較適中,因而男生感覺有些偏易,加上女生學習比較認真,性格比較溫和,致使男女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稍有差異。而從年級角度看,從2018級到2014級,隨著年級的升高,其對教師優秀的評價逐漸降低,相反,不好的評價逐漸升高。
第六,設計專業學生最認可的教學方法。按照“案例教學、項目式教學、理論講授、實物演示、現場實習、工作坊式教學、情境體驗式教學、研討式教學、學科競賽、其他”等選項,最受認可的教學方法有六項:項目式教學,現場實習,案例教學,情境體驗式教學、實物演示、工作坊式教學(比例依次降低);而最不認可的方法有兩項:理論講授和研討式教學。從性別來看,男生更喜歡項目式教學、現場實習和案例教學;女生更喜歡現場實習、項目式教學、情境體驗式教學、案例教學、實物演示、工作坊式教學??梢钥闯瞿猩埠玫慕虒W方法更加集中,女生相對比較均勻。但無論男女,項目式教學、現場實習、案例教學三種教學方法相對更受歡迎,學生更喜歡直觀、親身體驗的教學方法。從年級角度看,就項目式教學、現場實習、案例教學、情境體驗式教學、實物演示、工作坊式教學六種教學方法而言,工作坊式教學和案例教學教學,各個年級均差不多。但情境體驗式教學、實物演示等教學方法,隨著年級的升高,其喜好的程度逐漸降低;而項目式教學隨著年級的升高,其喜好的程度逐漸增高。這意味著年級越高,學生越喜歡參與實踐,其自我動手能力相對也越強,進而越喜歡挑戰自我。
第七,學生參與設計實踐項目。按照“參與、未參與、不清楚”三個選項,其比例分別為:42%、46%、11%,近半數學生沒有參加過具體的設計實踐項目。從性別角度看,男女生的各項比例有一定的差別。在“參與”選項上,男生比女生高10%。在“未參與”選項上,女生比男生高6%,男生參加設計實踐的比例相對更高。而從年級角度看,隨著年級的升高,其參與實踐項目的比例隨之升高,而未參與設計實踐項目的比例則逐漸下降,說明進入高年級,課程的實踐性得到加強,學生參與設計實踐的比例也逐漸提高。
第八,專業能力的獲取。從專業課程角度看,設計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可以概括為“設計概念與思維、設計制作與實踐、繪圖及軟件表現、口頭與文字表達、方案策劃、人際溝通、設計管理及其他”等方面。通過專業學習,學生個人專業能力成長方面,最明顯的有三項,即設計概念與思維、繪圖及軟件表現、設計制作與實踐,并且男女學生均認為此三項成長最明顯。具體來看,男生對“設計概念與思維”的認可度更高,女生則是“繪圖與軟件表現”,而“設計制作與實踐”則相對一致。可見,男女學生在設計專業領域其能力成長感受相差不是很大,并且從能力屬性上看,男生在理性思維領域成長更大,女生則在感性領域成長相對明顯。而“文字與口頭表達、方案策劃、設計管理”等軟性能力,學生的感受度非常薄弱,可能是教學訓練不夠,致使學生容易忽視。因此綜合來看,廣東高校設計專業目前培養的還是以技能型人才為主,離復合型人才還有段距離。
2專業興趣因素分析
從專業興趣角度上看,排除“就業”選項,越喜歡所學專業,或越不喜歡所學專業,其深造意愿均較強烈(表3),但二者深造的動機可能不一樣??梢灶A測,喜歡所學專業的人,估計在本專業深造的幾率更大;不喜歡所學專業的人,估計會換其他專業進行深造。而在“參加選拔考試”選項上,不喜歡所學專業的人,其比例也較高,這意味著他們更愿意通過考試,扭轉自己在所學專業領域上的劣勢,進而實現掌握自我職業、命運的目的。同時在“專業課程設置評價”方面,越喜歡所學專業的人,其對課程的滿意度越高,越不喜歡所學專業的人,其對課程的滿意度越低(表4)。相應地,對專業課程及教師的評價也是如此:越喜歡所學專業的學生,其認為專業課程越有興趣,越能開拓個人思維與實踐能力;越喜歡所學專業的學生,其對專業教師的素養評價也越好,參與設計實踐項目的比例也越高。但是從教學法上看,無論“喜歡、一般喜歡、不喜歡”所學專業的人,他們認可的教學方式卻是一樣的,只是在比例上有差別,如:喜歡所學專業的人,其最認可“項目式教學”,一般喜歡和不喜歡的人其最認可“現場實習”。另外,不喜歡所學專業的人,還對“工作坊式教學”感興趣,其比例達到26%。這意味著越喜歡所學專業的學生,其理性思維、抽象思維相對更具優勢,越能接受綜合理性的教學方法;而不喜歡所學專業的學生,則更喜歡寬松直觀的教學環境,如對“現場實習”,情有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