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 馬軍 黃鏡帆
摘要:本文通過工業遺產型文創產業園社會背景下我國現代家居設計現狀的分析研究,深入剖析在此背景下中國傳統理念對現代家具設計的影響以及帶來的機遇,且深入研究中國古典家具在現代家具中的應用,希望可以將家具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繼承結合起來,提出一些建議策略,為今后現代家具設計對傳統古典的再創新、再創造提供新思路與新依據。
關鍵詞:工業;中式傳統家具;理念;現代家具設計
中國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2-0099-02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在企業改制的社會背景下,工業遺產性文化產業園區逐漸發展起來。文化產業的實質就是將文化與經濟相結合,從而滿足社會的文化消費需求。中國傳統家具文化是世界家具發展史上的一朵工璀璨之花,發展歷程久遠,傳統家具文化在設計上顯現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1 840年后,西方的工業文明進入中國,東西方文化發生碰撞,傳統的中式家具的傳承與發揚日漸甚微,西方家具文化沖擊著東方家具設計,中式設計的原創性逐漸消失,使得近代國內家具設計行業的發展堪憂。但是就現今來看,中式古典家具設計也有著自己的魅力與獨特,現代家具設計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家具設計之路。
1 傳統中式家具中蘊含的文化理念
中國傳統家具的發展具有幾千年的歷史,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傳統家具起源于商周時期,從而歷經多個演變時期,家具是時代政治、經濟、文化、工藝于一體的產物,具有極其強烈的時代特色。家具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的變化,各個朝代對于家具的定義也不同,設計出來的家具也不一樣,但又一脈相承。傳統家具在滿足基本功能前提下,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對家具設計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家具設計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社會經濟的發展促使著人們生活的變化,傳統中式家具的發展更是中華文化發展的縮影,彰顯著傳統的禮儀與道德觀念。
中式古典家具外觀簡練,裝飾豐富,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一種文化代表,更是古代社會生活的一種反映。家具設計是中國古代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有著漫長的發展歷史,家具的使用其實就是人們社會地位、品位的體現。明清時期我國古典家具在造型設計與工藝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受到全世界矚目。如今社會上的家具設計,國外的家具設計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中式古典家具設計反而反響平平。現在要讓中式家具設計走向世界的舞臺就要細細品讀,在中國古典家具設計身上尋找創新源泉。
2 現代家具的發展現狀思考
中國古典家具的發展歷程久遠且意義非凡,反映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人民用自己的智慧開辟了一條屬于中國特色的家具藝術風格,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中國古典家具做工精良,材質優良,反映著古代人民對文化與藝術的不斷追求。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具設計行業在社會的需求是不斷增長的,尤其是現代新型材料的出現,家具的更新更是越來越快。隨著生態環境的危機,全球氣象環境發生變化,一大部分人民開始追求文化的歸屬感,希望從家具設計中尋找歷史的痕跡。由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要求,材料的供應越來越緊張,家具生產已經不能大量大批的進行生產,因此在材料選取時要優先考慮環保材料,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理念,在外觀造型上考慮到批量化生產的便利,結合標準化設計考量。因此,未來的家具設計要朝著集文化、生產、材料、功能等多項合一的高科技型智能化生產方向發展。
3 現代家具設計對中國古典家具的繼承
3.1 抓住中國古典家具造型的精髓
中國古典家具的造型結構充滿質量感與運動感,有著自己的骨骼。且在造型上極其喜歡使用虛實對比,例如在櫥柜、書柜中經常會做成鏤空的處理,在細節方面也極具考究,縱然是體積很大的家具,也會加以裝飾,多以透雕等表現。造型上靈活使用人體工程學,主要表現在家具設計的比例上與人體協調上。例如椅子的“搭腦”對椅子的造型就非常重要,在設計時對“搭腦”更是費盡心思,形式變化也十分講究,有“橋梁式”、“衣架式”等樣式,反映出古代設計師的匠心獨運。
在現代家具設計中,設計師一直注重以人為主,要求設計師做出來的東西要符合人體工程學,并且不缺乏美感。這一基本原理在古代就已經實現,這就表示中國古典家具設計是現代設計的基礎,學習古典設計的精華之處,在其基礎上進行創新發展,呈現出時代的風格與韻味。我們要一直堅守著傳統的、民族的精髓,引導著現代家具設計的發展。
3.2 學習中國古典家具裝飾紋樣的美好蘊意
從古至今,家具的裝飾是家具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里,家具設計的裝飾紋樣就是不斷變化的,具有民族色彩。夏商周時期裝飾的紋樣就非常神秘且繁多,多為原始的圖騰崇拜;秦漢時期,裝飾紋樣出現了云紋等紋理樣式;魏晉時期,圖樣則是與佛教文化有關,文人騷客喜歡講山水花草紋到家具中;五代以后,多是如意卷云紋,極具代表性。直到明清時期,中國古典家具裝飾紋樣開始蘊合吉祥如意的蘊意。古人開始在家具設計紋樣中使用美好寓意,創作出許多吉祥圖案、例如“多福多子”、“松鶴萬年”等美好蘊意,這些吉祥圖案受到老百姓的喜愛,更是傳達了老百姓對當時社會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鄉。因此,在現代家具設計裝飾紋樣時要保留這些傳統文化中的美好祝福,將美學、人文、民俗風情融入到裝飾設計中,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家具文化。
3.3 秉承中國古典家具中的傳統文化理念
幾千年來,儒、釋、道思想根植于中國人的血脈,影響著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以明代家具為例,明代的家具開始于江南私家園林,設計大多數是來自于文人墨客,眾所周知,中國的文人凝聚著中華春傳統文化的魂魄,將中華文化的精髓貫穿到家具設計的理念中,因此明代家具設計無一不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味。在設計理念中,儒家思想中“禮”文化蘊合在中式古典家具中,呈現出莊重大方之感;道家的“天人合一”影響著文人墨客的思維方式與審美情趣,明代家具的設計理念無論是在造型裝飾還是材料的選擇上都體現著自然。并且明代家具設計簡練,結構嚴謹,線條十分講究且奧妙,值得深究。流暢的線條是非常有魅力的,自然界的大干事物處處體現著線條的魅力,例如流淌的河流、飄揚的柳絮,變化萬千,虛實相生,在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中體現著對美對從容的追求。
現代家具設計要秉承著中國古典家具中的傳統文化理念,在學習家具設計融入儒、釋、道思想。中華文化博大精華,源遠流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弄懂的,只有不斷深入去考究,終有一天可以尋找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奧妙,并將其發揚光大。
4 走中國特色的現代家具設計發展之路
中國古典家具在發展的過程中要走出一條不同于西方之路,獨特的東方特色更是強烈呼喚我們要秉承中華傳統文化理念。中國古典家具之所以能屹立不倒,就是因為有其自己的生命力,縱使在全球化的進程中,中式家具依然有著自己的特殊魅力,受到社會大眾的喜歡。這就鼓勵設計師更加努力地進行鉆研設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既不能盲目地崇拜中式古典家具,又不能不切實際地照搬西方家具的精華,要在讀懂中式家具的文化內涵,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突破傳統,大膽創新,設計出有內涵有味道的中式家具。
無數的經驗告知我們在家具設計上要學習傳統文化的精華,借鑒經典但不能照搬全抄,要融入時代的特色。并且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要敢于創新,開辟一條屬于中國特色的現代家具設計道路,以傳統古典家具的精髓為骨架,結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勇于創新,吸收傳統工藝,將中國裝飾紋樣中的精神元素通過設計師的主觀創作融入到現代設計中,使得民族文化內涵與社會相融合,走出國門,站在世界的舞臺,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家具的魅力,擁抱經典,再創輝煌。
文化與設計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我國傳統文化的多元性使家具的造型呈現多元化特征,這是我國家具設計行業的潛在優勢,未來我國家具行業必將呈現五彩紛呈的發展趨勢,形成廣大的中式家具行業網絡,推動中式文化更上一層樓。
5 結語
全球化、智能化、一體化在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中開始滲透到各行各業,家具設計的發展也受到影響,逐漸趨于同質化,帶有強烈的民族特色正逐步走向末路,中式家具的發展受到了強烈的碰撞。在此背景下,中國現代家具設計行業要重拾文化自信,重視文化傳承,將中式傳統家具在繼承優良特色的基礎上進行再創新、再設計,在現代文化、經濟相融合,深入研究重視家具文化內涵,在家具設計中注入傳統文化理念,設計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式家具,又兼具時尚與現代感,使得現代家具有著時代的風格,走出一條有開發創新、生產與市場消費緊密結合的家具產業之路。
本文系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18JK0532):集體記憶重構視角下的工業遺產型創意產業園家具設計研究;西安理工大學教學研究項目(xqj1705);文化部文化藝術研究項目(17DH17);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項目(18YJC760063)。
參考文獻
[1]許柏嗚,明式家具的視覺藝術及其文化內涵[J].家具,2000 (06)
[2]楊耀,明式家具研究,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10- 1.
[3]胡文伸,中國家具與中國傳統文化現象[J],家具與室內裝飾,2003 (06).
[4]謝文娼.對現代中式家具設計理念的探析[D].[碩士學位論文],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08.
[5]陳于書.家具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6]邱尚周,基于木材材質美的實木家具結構設計研究[J].湖南包裝,2016,31(2):62-64.
[7]鄧航蕾,郭林森,中國古代家具的典范——明式家具的設計美學[J].美術大觀,2001,12:113.
[8]胡俊紅,柴佳莉.基于設計因緣論的明式家具“形緣”特征探析[J]湖南包裝,2017,32 (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