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俠 王國文 許曉晶

摘要:淺析在用戶需求越來越多變的發展趨勢下,如何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慮,對小戶型沙發進行創新設計。通過對當前小戶型沙發案例進行調研,以及用戶行為模式及特征的分析,從需求的變化中尋找潛在的設計機會點,最終總結出小戶型沙發的創新設計趨勢。沙發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當前小戶型越來越受到用戶的歡迎,時刻把握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是對以人為主的設計理念最好的實踐。同時也為小戶型家具的創新設計提供了參考的方向。
關鍵詞:小戶型沙發;行為模式;需求變化;創新設計
中國分類號:TB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2-0141-02
近幾年,隨著國家推行“90/70政策”和房價的不斷攀升,小戶型項目數量明顯增多,在小戶型消費人群中,“85后”的年輕人是小戶型住宅最主要的購買對象。相比較大戶型,小戶型的家具設計難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加大了。而且其目標群體對家具的使用早已超出其本身的功能語義,向往獨立、自由、個性的生活方式,其日常行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系更加多樣化。沙發作為人們生活中承載社交和休閑的媒介,已經不單單是一件器物了,還是人們各種生活方式的縮影,所以對于小戶型沙發的創新設計,應該打破常規,從用戶的行為方式和需求變化尋找切入點,使產品能夠兼具美學性和對使用者情感的關懷度,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用戶為中心”。
1 小戶型沙發設計案例分析
1.1 美國工業設計師Scott Jones設計的Bloc'd沙發
此模塊化座椅解決方案的創新點,在于使用者可以靈活地適應和創造出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景,以滿足不同的需求。泡沫軟墊形態、大小和顏色各不相同,可隨意擺放和組合,設計師鼓勵使用者與之產生互動,淺色和深色的模塊以視覺符號劃分不同的功能,隨時根據需求來變更它的形態,營造開放、獨立、親密的空間關系,從而得到一些出人意料的組合,并從中獲得樂趣。如圖1。
1.2 Brandon Kershner設計的Dartmouth多功能沙發床
Dartmouth多功能沙發床專為小戶型設計,對房間內有限空間的利用率超高,它包含了沙發、床、桌子以及收納功能,表面看上去它就像普通的沙發一樣,實際上它還能變成躺椅和床,而且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還將沙發的靠背部分設計成一個簡易的儲存空間,空間里還帶一張桌子,將桌子拿出來后可以存放物品。如圖2。
1.3 布達佩斯Hannabi為城市游牧族Urban Nomads設計的多功能沙發
這款多功能的組合沙發對于那些首次購房者,公寓租住者,經常搬家者或居住在狹小房間的人非常合適。此設計完全突破了傳統的沙發形態和框架結構,以不同造型的泡沫軟墊作為模塊,用戶可以自己靈活組合,空間多變,遵循“功能就是最好的形態”設計理念,整個設計做到小而精簡。如圖3。
從以上這些設計案例不難看出,對于小戶型沙發來說,基本都有著超過其本身功能的第二種用途。對于空間有限的小戶型來說,家具應該具有較強的適應性以滿足各類家庭行為的生活需求,逐漸重視沙發和整體居住空間的相契合。
2 用戶需求的變化
小戶型住宅主要的客戶群為85年后出生的年輕人,這類用戶群體大致分為兩類:一是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但對住房有剛需,小戶型對他們來說實用性最高,也可作為過渡性的房子使用;二是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完全沒有經濟能力購買房產,基本都是租房,這類人群是小戶型住宅的潛在購買群體。每一代人的行為方式、性格特點、消費理念、人際交往等方面都會與前一輩的人有所不同,這種個人符號反映在對家具的使用需求上必定也是有所不同。下面從生活方式、消費理念、行為模式三方面簡單分析用戶的居住需求變化。
2.1 生活方式
85后一代有獨特的思考方式和自我化或個性化的價值觀念,他們崇尚個性彰顯,特別是敢于標榜自我,這是上一代人所沒有的,或者說是不敢想象的。他們的生活方式變化主要體現在幾方面:(1)樂于接受新鮮事物,不喜歡墨守成規,他們的成長時期正處在中國互聯網興起之時,所以這一代接受到的思想和理念都比較新穎和先進,相比老一輩對于“品牌”的認可度,85后更愿意去嘗試不一樣的產品;(2)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是他們共同的標簽,每天的早出晚歸讓他們在家里的時間基本只剩晚上睡覺了。所以相比上一輩人,對他們來說,家是一個私密的、能夠讓他們全身心放松的一個個人的空間;(3)創造性強,85后很有自己的想法,不拘泥于現有的模式,更希望能夠通過自己去創造新的東西。這一代的年輕人崇尚自由開放,所以興起了SOHO,辦公和居住一體化。他們有著豐富的興趣愛好,既有著廣泛的社交,又享受一個人的獨處時光。
2.2 消費理念
85后的消費理念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1)個性化的消費:老一輩人的消費觀念是要買耐用好用實用、質量過關的產品,可是年輕一代在消費的時候,更多地是以感性為主;(2)注重生活質量:85后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接受過高等教育,他們的生活觀念相比老一輩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他們所追求的已經超過了溫飽,更多地是注重生活品質;(3)喜歡自己動手DIY:85后是富有創造力的一代,他們不喜歡和別人一樣,所以DIY這種可以通過自己組裝、拼接、設計的產品,讓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有很強的參與感,這對85后來說是一種展示自我、彰顯風格的方式。
2.3 行為模式
首先是社交行為,這是每一個人在任何空間和時間都需要的,對于85后更是如此。因為這一群體的朋友圈更為廣泛,而且他們中大部分人都在外地工作,朋友對他們來說是傾訴的對象。在小戶型環境中,首先要滿足的就是人的社交行為的實現,這就要求房間內有一個較為正式或私密的空間,因為有些85后會在家里辦公;閑暇時和朋友小聚,又需要一個溫馨、有情調、放松的談話聊天區域。在以往的觀念中,沙發就應該擺放在客廳,而人們在客廳中的行為就是會客,可是小戶型并沒有那么多的面積去劃分空間,所以如何高效利用有限的空間實現多種場景需求對小戶型沙發設計尤為重要。
其次是個人行為,房間雖小,但對居住者來說是屬于自己的私密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可以絕對地放松,一切以自己的喜好為主。所以,要充分考慮人在空間中的各種需求,如睡眠、讀書學習、休閑娛樂等各種活動都需要相對獨立的空間,尤其對于85后來說,他們有著豐富的業余愛好,有的喜歡健身、有的喜歡做手工、有的愛好看電影。盡管小戶型由于其特殊的結構和有限的面積使得某些個性化的需求難以實現,但是在設計小戶型家具時,也應該最大化地滿足人在環境中對個人私密性行為的要求,營造具有安全性、休閑性和創造性的場景,保證居住人在其中的安全感和舒適感。
3 小戶型沙發設計創新要點
通過對現有小戶型沙發案例的調研,不難發現目前的沙發多數在滿足用戶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整合了多種功能,以模塊化和多功能為主。但總體還是處于簡單的功能疊加的初步階段。再結合小戶型購買主體85后用戶生活模式、行為習慣的變化,歸納其需求,簡單總結未來小戶型沙發設計的創新點和發展趨勢。
3.1 模糊的區域分割
家具是劃分功能區間的標志物,也是空間關系里的意向表達。未來的小戶型沙發設計應該在有限的的空間中,以居住者為中心,進行功能設計。當代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室內功能復雜又多變,為了提高空間的利用率,沙發也要具有多個功能性,淡化空間的語義,讓其功能由單一變為多樣,創建多種行為軌跡,來滿足不同的生活模式。
3.2 多場景的創造
我們的各種行為都發生在各式各樣的場景中。無論是個人行為主動創造的,還是大眾行為所需要的,不同的場景影響著用戶的選擇。場景化由人物、時間、地點三要素所組成的特定關系。觀察了解用戶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以及不同心境下,會有哪些行為,在這些行為發生的過程之中又會有什么需求。最后根據這些需求尋找到設計機會點,結合實際的數據驗證和競品的分析去設計產品。
3.3 個性化的設計
對于不同的用戶來說,對小戶型的需求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是租房居住,工作地點不穩定,也許會經常搬家,針對這些用戶的家具設計就應該是便攜式的,而有的人會在家里辦公,就需要有一個正式的會客空間。因此不同的人對于家具的使用方式和需求就會不同,這樣在設計時就應該考慮到差異性和可選擇性,讓用戶參與到設計過程中,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方案。
4 結語
沙發能夠使客廳空間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習慣都在發生著變化,要時刻站在使用者和他們的使用需求的角度上去考慮產品的設計,使產品能夠兼具功能性和對使用者的關懷度。通過這種基于用戶需求變化的設計理念,給小戶型家具的消費者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居室環境,在滿足用戶現有需求的同時,激發產品用戶的潛在需求,為小戶型沙發設計提供一個設計方向,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雷鳴,馬璇璇,張婧,沈帆.小戶型居住空間的家具產品創新設計[J],包裝工程,2018 (02).
[2]張琪,環境行為理論在小戶型室內設計中的運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3]李卓群,基于小戶型彈性空間理念的虛擬積木游戲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5.
[4]陳方敏,城市小戶型住宅家具與室內空間重構研究[D],武漢紡織大學,2018.
[5]劉蘭蘭,蔣曉,李世國.情境故事法在產品設計開發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0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