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蓉
摘 要: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學會自學,以學生為主體,所以目前新課堂教學更多地采用設計導學案以促進學生自學和鞏固課堂教學模式,我校數學老師也不例外都采用這種模式,然而仔細觀察導學案會發現,導學案怎么越來越像“習題集”?其中還夾雜著難題、提高題,學生得費盡心機才能完全,幾乎一半同學是怎么努力都完不成的。這樣的導學案已嚴重偏離導學目標,自然失去導學功能和作用。本文結合自己的一些教學體會談談導學案設計,以求拋磚引玉,期待廣大數學老師都能設計出更科學和實用的導學案。
關鍵詞: 導學案 教學有效性 創新設計
一、目標設計應精準
目標設計,指對每節課所學內容及所要達到的要求做出預設計,每節課的學習目標都是特定的,這里當然包括對不同程度學生提出的分層次目標。如果學生和老師都還不習慣用目標指導教學展開學習,那么這節課就可能是一盤散沙,學生和老師就會不知所起、不明所終。學生程度不盡相同,理解能力有差異,一方面目標的定位要盡可能適合每位學生,要切實可行,并不要面面俱到,更不能囊括所有教學細節,另一方面所設目標對學生要稍有提高,值得期待,是通過努力能夠完成的。
教學目標設計要根據學生發展需要及實際狀況,把握“最近發展區”。發展是多方面的,有知識的進展,能力的提高,情感態度的完善,課堂教學要力求讓學生個體都有所發展,培養好特色人才,如《有理數的乘法》一節,考慮到各種因素,最后把目標設定為三個:理解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倒數的意義及應用;多個數相乘的符號判定及算法。
二、情境設計要有趣
導學案設計要有利于學生開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人的學習基本都在一定情境下進行,所以合理設計導學案至關重要,情境創設應該生動有趣,讓學生身臨其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盡快進入角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聯系學生實際,創設出合理的情境。創設的情境要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使學生感到學數學是有用的,生活常常要用到數學知識。
情境創設要具有形象性,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善于抓住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學生為主,開放教學,力求達到預先設想的教學效果。如教學《三角形全等》中的角邊角判定定理時,我創設一個情境:老師去玻璃店復制一塊三角形的玻璃,走在路上玻璃不小心打破,我給出打破的圖,然后讓學生選擇應該選哪一塊帶去玻璃店(其中一部分是帶有角邊角的三角形殘片)。學生因為還沒學到角邊角判定定理,所以此問題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然后此事又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學生感同身受,學習興趣被迅速激發,每位同學都想幫老師解決問題,思維迅速展開……這樣的情境設計效果很好,是導學案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問題設計講梯度
數學學科特點和其他學科有所不同,課程是通過一個又一個問題層層遞進的,為了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問題是師生溝通的渠道,也是學生思考的起點,問題設計好壞從某個程度上說決定課堂教學成敗。導學案實際上大部分是引領學生探索的“問題提綱”,是學生學習的要領,將引導學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問題是導學案設計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要學會根據學生的情況,依據教學目標要求,參照教學內容,精準設計問題鏈。問題設計要講求科學性和趣味性,還要具備實用性與啟發性,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內容準確,注意體現一定的層次和梯度,難易得當,循循善誘。
教學中設計的問題還應要有一定的開放性,千萬別禁錮學生的思維,可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不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當然讓學生意識到數學是有一定難度的,必須費點心思。如學習一元一次方程及解法時,我設計了一個遞進的開放式問題:請你(1)試寫一個一元一次方程,試著解解看;(2)請你寫兩個稍有難度的一元一次方程,并交給同桌解題。
四、檢測設計重提升
數學課堂重實效性,為了檢查學習效果,我們通常會設計一些當堂檢測題以鞏固本節所學,導學案中一般會有這個重要環節。檢測題的設計除了鞏固所學知識這一基本功能外,還應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基本技能,檢測不是練習的復制,而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檢測題既要鞏固新知,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又要發展學生的智力。切忌簡單機械重復的訓練,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教學效果也會極差。當然課堂檢測題組設計不是一味求難,必須遵循由易到難、由基本到拓展、由低級到高級的模式,讓不同學生都做有所得。
檢測題的設計應當是現實有意義的,是開放且有挑戰性的,要有利于學生主動觀察猜測、探索發現,讓學生在過程中體驗成功和快樂,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和興趣。一般要分三個層次:易、中、難,以易、中級為主,少量難題,關注大多數學生,照顧到優差生差異。如教完《平方差公式》一節后,學習平方差公式后,組織學生采取小組合作形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自編應用題,看哪組編得又快又多又好。結果發現學生編出了很多有特點的題目,但思維角度基本相同,于是啟發學生多角度編題,使學生在發散思維過程中多角度、多側面尋求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這種開放式的檢測題有利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學習熱情高,學習效果自然好。
另外教師設計教的同時,更要突出學的內容,融合學法指導,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設計時弄清知識的新舊聯系,由舊知帶新知,既加強對舊知的鞏固,又引導學生對新知的渴求。只要我們持之以恒地精心設計導學案,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越來越濃厚,學習效果將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