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旭 彭金亮
摘? ? 要:本文對基于精益模式的工程項目管理進行深入分析,使施工單位能更有效率地對市政工程項目進行管理和把控,減少工程領域低效率、資源浪費的現象對于國家和行業的不良影響,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質量水平。
關鍵詞:精益建設;市政道路工程;質量管理
1? 引言
市政工程開工急,工期要求緊,受外部環境影響大。市政道路工程涉及地下管線復雜,管理難度大;市政道路工程建設施工中,經常會遇到供熱、給水、煤氣、電力、電信等地下管線,這些管線交叉復雜并且大多位置不明確,若盲目施工極有可能挖斷管線,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社會影響。
2? 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市政工程管理方式亟需創新
市政工程投資、建設模式急速變化,而相對應的市政工程管理方式卻仍處于探索階段。雖然經過多年來的摸索,市政工程管理模式也由以施工單位自控為主發展為政府監督、社會監理和企業控制相結合的較為完善的管理體系。但是單就政府監督管理體系來說,仍然延用多年前的單純由市政工程管理部門進行管理的方式,未進行根本上的變化和創新。這種單純由政府管理部門進行管理的方式,以行政審批為主,強調行政命令,執行力強;但是對于技術創新不敏感,對新技術、新工藝的接受和理解較慢,容易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制約了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2.2? 相關部門各自為政,協調機制不健全
市政工程是綜合性工程,工程地點大多處于城市鬧區,一般是在市區的大街小巷進行施工,場地狹窄,動遷量大,容易受到拆遷、交通等周邊社會關系干擾,常常影響施工路段的環境和交通,給市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了不便,也增加了對工程進行進度控制、質量控制的難度;同時工程建設施工中涉及地下管線復雜,經常會遇到供熱、給水、煤氣、電力、電信等地下管線,這些管線交叉復雜并且大多位置不明確,若盲目施工極有可能挖斷管線,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和嚴重的社會影響
2.3? 中小市政施工企業對質量安全管理重視不夠
市政工程有別于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主要以建設為主,涉及存在質量、安全事故隱患的類別相對較少,使得長期以來在工程現場形成了重質量、重生產、輕安全的情況。有的工程因政府原因,重視工期忽視質量,給施工方的信號也是如此,于是出現搶干和蠻干現象,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質量問題。很多市政工程施工技術資料與工程不同步,邊施工邊修改圖紙,不能保證工程質量。
2.4? 市政施工企業總體實力差、專業水平低
中小施工企業大多沒有能力去培養本公司自身員工,對主管部門組織的各種培訓也不積極參加,造成企業各類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水平、方法不高,人員素質不高且流動性強,施工單位技術力量薄弱,企業無法發展壯大,而參與施工管理人員缺乏現代的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責任心不強,技術水平不高,有的剛從學習畢業,缺乏實踐經驗,存在疏忽大意的工作態度,影響了施工管理的效果。
3? 精益建造的理論體系
精益建造是將精益思想應用于市政公路工程建設復雜系統中,在工程項目由多個利益相關者組成,包括業主、客戶、設計單位、總分承包商、供應商等等,由他們共同配合、合作來完成工程項目。方便所有參建單位都能夠及時發現預防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并對已出現問題進行交流溝通,是問題得到及時處理。
3.1? 標準化施工能力
標準化施工管理建立的實現,對于資源消耗、施工標準、工藝流程、施工方法等等進行全方位的標準規定,使所有工程項目參與工作人員明確自己工作內容、標準和職責,清楚地明確需求和細化目標是實施工程標準化管理的起點,是進行具體標準化工作的重要基礎。目標是加快進度、提高質量、降低費用還是提高績效等等。充分對標準、章程等文件進行研究,對行業內標桿性企業的最佳實踐進行借鑒學習,對自身企業以往工程經驗進行充分總結和反思,最終通過提煉、整合得到適用于自身工程項目管理的標準化體系。在執行標準的同時,注重對于標準的后評價,從而使工程項目標準化管理處于不斷完善的狀態。
3.2? 精益設計管理
由于市政工程產品最大的特點是單獨設計、固定生產,所以綠色市政精益施工質量管理活動不能僅僅是在施工建設的過程中,同時綠色標準化建設在設計階段更加重視綠色施工本身的節能、環保、低碳,以至于后期的運營成本。所以要通過精益“并行工程”來監督審核設計方案是否綠色,是否有缺陷。并行工程就是在信息共享平臺的支撐下,將業主、施工單位和材料供應商共同加入進來,同時進行各自的方案設計(施工企業進行施工組織設計,材料供應商進行生產計劃制定),并將相關信息相互反饋加以改進。
3.3? 精益采購管理
施工企業與材料供應商通過網絡信息共享平臺,將施工過程中所需材料信息和時間安排以及材料供應商的材料生產信息互相同步傳輸,確保建筑材料的質量符合要求同時還要準時的運達施工現場所需部位。
3.4? 準時化施工
準時化施工是精益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秉承了精益建設消滅浪費理念,嚴格要求施工過程中要在規定的時間根據施工方案要求開始或完成計劃的作業任務。準時化施工要求每道工序都必須是一次做好且“零缺陷”,絕對不能把質量故障累到下一道工序,避免更大的浪費,迎合了綠色市政施工的節約、環保觀點。在準時化施工過程中每一位作業人員不僅要自檢還要對上一道工序進行檢驗,所以每位工作人員都要準確的、保質保量的完成自己的任務。
3.5? 拉動式控制系統與看板管理
“拉動式控制系統”在整個施工過程中以業主的質量需求來定義每個分部分項工程的質量水平,再細分到每道工序的質量標準、作業內容、起止時間等;然后通過后一道工序對前道工序提出質量、工期和內容要求(通過看板實現),來拉動整個作業活動的進行的方式,是精益建設的最根本理念的體現。由于整個施工過程都是由后向前提出質量要求,拉動整個施工過程的實施。
看板是一種信息載體,其形式多種多樣,它記載了每一項施工作業的作業量、時間、方法、設備。所以看板管理是實施準時化施工和拉動式控制的有效保證。同時看板對于作業人員也是一種警示標志,通過看板管理可以讓工作人員預先發現易錯環節,提高警惕認真作業。
3.6? ?Partnering管理模式
工程項目建筑卻是一個整體,并不是你死我亡的零和博弈對策,只有把各個項目參與方有效地協同起來才能在工程項目過程中實現合作共贏,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合作關系的基礎還是利益共享機制,在團隊合作中如何讓項目各方在提高工程項目績效時分享利益,只有保證互相之間信息自由通暢,才能消除信息不對稱現象,提高團隊合作解決問題能力。
4? 結束語
本文在研究和梳理精益基本原理和精益建造理論體系的基礎之上,充分考慮建筑工程其自身技術復雜性、工程周期長、勞動力素質、多工程參與方等因素,建立了以精益施工能力、精益采購能力、精益組織能力、精益協同能力四個基本維度的基于精益模式工程項目管理體系。為工程項目管理的精益應用提供了更為科學的依據,并提出提高工程項目精益能力的具體措施,可以從管理上徹底消除影響因素,從根本上改變落后的管理模式,實現優勢互補。
參考文獻:
[1] 張曉冰.戰略視角下的質量成本控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7):72~73.
[2] 張恢彤.施工項目精益成本管理研究[D].黑龍江:東北石油大學,2011(6).
[3] 王誠.準時化理論在精益建設中的應用[D].天津:天津大學,2010(6).
作者簡介:
趙國旭(1983—)男,畢業于:重慶工商大學,長春工程學院(雙學士學位); 職稱:工程師、經濟師;研究方向:工程管理、造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