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琴
摘要:目的 討論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措施及注意事項,正確開展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 對糖尿病患者從心理護理、飲食指導、運動指導、藥物指導等方面進行指導和有針對性的健康宣教。結果 通過正確的健康教育和細致入微的綜合護理,絕大多數患者血糖維持在正常范圍,病情控制良好,達到預防并發癥及提高生活質量的護理與健康教育的目標。結論 系統的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患者強化健康意識,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的危害性,同時提高了護士的業務素質。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糖尿病;護理;健康教育
1 護理
1.近年來,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斷上升,WHO的報告預測,到2025年全世界約有3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公共健康問題,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和優質護理的深入開展,患者對醫療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糖尿病患者住院時間短,住院期間的宣教內容不足以滿足患者的需要,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對該病的認識不完全,同時也缺乏自我保健能力,嚴重影響了其生活質量及血糖控制。傳統的醫療照護服務無法滿足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護理需求,患者出院后的延續護理問題逐漸受到重視
1.2 飲食指導 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與環境因素、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有著密切關系,尤其是2型糖尿病,飲食不合理,熱量攝入過剩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合理控制飲食是使糖尿病患者維持理想體重及代謝平衡的有力措施。
1.2.1 飲食總熱量的計算方法和分配 飲食控制可減輕胰島B細胞負擔,降低血糖。每日所需的飲食總熱量,成人在休息狀態下每千克標準體重給予105-126kJ,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進行估算。Ⅰ型糖尿病中青少年比例較高,考慮其生長發育所需應酌增10%-20%,肥胖者酌減。將計算出的總熱量換算成三大營養物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分別約占總熱量的50%-60%、15%-25%、25%-30%。三餐熱量分配可分為1/5、2/5、2/5,參照食物營養素含量及替換表進行合理配餐。
1.2.2 膳食調配注重點 限制糖攝入,忌食葡萄糖、蔗糖、蜜糖等。提供食用纖維素含量多的食物,如綠葉蔬菜、南瓜、山藥等。少食油膩煎炸及含膽固醇高的食物。
1.3 運動指導
1.3.1 作用原理 運動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方法之一,適當的體育運動可使輕型糖尿病肥胖患者減輕體重,增加胰島素受體,改善心、肺功能,消除緊張、調節機體免疫功能;適當的運動也可促進血中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血液循環,幫助肌肉保持彈性,同時減輕胰島素或降糖藥的劑量,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1]。
1.3.2 注意事項 指導患者要在相對固定飲食及日常生活前提下輔以運動療法,安排運動要循序漸進,不宜突然中止,出汗過多時及時適量補水,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對使用胰島素患者,胰島素應注射非運動部位,以免吸收過快產生低血糖,對老年人要有監護或隨身攜帶有關姓名疾病資料卡片,防止意外。而糖尿病并發壞疽、嚴重冠心病、眼底出血、嚴重糖尿病腎病等不宜運動療法。
1.3.3 運動形式 運動形式應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習慣以及糖尿病類型、有無并發癥酌情選擇。如平路快步行走、太極拳、下樓梯、輕微家務勞動等低強度運動,適用于老年糖尿病及妊娠患者;慢跑、上樓梯、擦地板等中等強度的運動,適合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高強度運動,僅適合于輕度糖尿病且無并發癥的患者。以餐后1h開始運動為宜,運動前做5-10min的熱身運動,運動后要進行5-10min的放松運動或伸展運動,可有效防止運動性低血糖。
2 健康教育
2.1 教育方法
2.2 教育內容
2.2.1 心理護理 在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及治療過程中,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因為不良情緒會引起體內升糖激素的增加,而影響血糖水平導致患者緊張、恐懼心理,使血糖難予維持正常,此時應耐心疏導病人,客觀地向病人介紹疾病有關發展過程及預后知識,使患者認識到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癥。合理的生活起居,良好的心理準備,配合飲食、體能鍛煉及藥物等綜合措施可糾正代謝紊亂和消除糖尿病癥狀。要勸慰病人保持心情愉快,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要堅信糖尿病雖不能根治,但如果控制良好仍然可以享受正常人同樣的壽命[2]。
2.2.2 飲食指導 合理的飲食有利于減輕體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改善脂代謝紊亂和高血壓。教會患者根據自己的體重、身高、性別、運動量等情況計算飲食量,保證合理的營養,嚴格控制甜食,多吃纖維素的蔬菜,如青菜、芹菜等,避免進食高膽固醇食物,要根據血糖制定糖尿病飲食。
2.2.3 用藥指導 向其講解藥物的劑量、用法及用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介紹降糖藥的餐前餐后服用的不同類型,聯合用藥更應小心謹慎。對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告訴他抽取胰島素劑量必須準確,應在餐前半小時注射,必須按時進餐。了解胰島素的種類、作用、特點、儲存方法、注射方法及不良反應。不管是口服降糖藥還是注射胰島素均應定期監測血糖,根據血糖情況,由醫生調整藥物劑量。
3 小結
糖尿病的教育是一個綜合教育的過程,為了使健康教育真正做到患者滿意,護理人員要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利用各種時機耐心、細致的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緩解疾病帶來的壓力。掌握正確的治療、飲食和運動方法,控制血糖達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減輕癥狀,保持疾病的穩定,避免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并促進糖尿病健康教育內容向科學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使其達到廣泛的社會效果。
參考文獻
[1]馬麗婭.糖尿病護理現狀[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0,17(4):88.
[2]王芳.淺談健康教育在護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國保健營養:臨床醫學學刊,2010(9):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