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海岸帶的建設開發強度與力度空前,帶動經濟的同時,也引發諸如生態環境退化、富營養化、赤潮等問題。基于此,國家層面大力關注海灣的整治修復,倡導工程措施與生態修復相結合的手段,保護美麗海灣。作為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單位,在設計施工過程中,通過調查研究品清湖面臨的生態問題,探討如何通過現有工程技術手段,達到盡快恢復自然生態環境的目標。
關鍵詞:生態環境? 整治修復? 工程技術
1? 前言
品清湖位于汕尾市區東部,海域面積約23km2,海岸線長約40km,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被譽為汕尾的“母親湖”。近年來,政府采取了諸多措施整治品清湖的環境,如清理非法養殖場、取締非法捕撈等,取得的成效甚微,由于整治較為分散單一,缺乏科學合理系統的生態整治修復,目前品清湖環境仍在受損。
2? 項目背景調查及分析
汕尾市品清湖岸線的無序開發,不僅陸源排污量大、生態環境質量差、生態功能喪失,而且防洪防潮能力嚴重不足、資源環境承載力處于超載狀態。
通過對汕尾市品清湖海岸帶現場勘察調研發現以下問題:
(1)部分海岸帶水體污染嚴重,水發黑發臭,水質渾濁,臭味明顯,水中富營養物質和有機污染物含量較高;尤其退潮事底泥上翻不斷釋放污染物,使水質進一步惡化。
(2)品清湖口岸有多處排污口,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和城區的不斷擴大,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工業廢料等傾瀉湖中。
(3)海岸堤壩部分段損毀較為嚴重,缺乏防災減災措施。
(4)濱海帶植物不僅數量稀少,且存在生長不良等現象。
(5)水生動物繁衍和生長環境破壞嚴重,海灣岸線嚴重的水土流失,泥沙覆蓋,水質惡化,加之過度捕撈,整個品清湖內的水生動物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
通過調查研究分析可知,品清湖整體的生態環境日益嚴峻,單獨通過湖體自身的自然生態凈化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的污染狀況,必須通過科學有序的綜合治理才能有效解決。
3? 研究對策
汕尾市作為首批藍色海灣整治行動8個城市之一,作為首批的海洋環境整治工程,如何提升汕尾市品清湖生態環境質量,把其作為一個系統工程進行探討,綜合其他各類手段同時深入進行,并且如何盡快恢復品清湖自身生態平衡成為終極目標。
為此,本工程實施方案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展開。
3.1? 解決海水水體污染
水體污染是由于水體缺氧,有機物腐敗而造成的,是有機污染的一種極端現象,對于品清湖水體的污染問題,為解決其現狀,使其海水水質提升至三類標準的目標,首先對影響汕尾市品清湖水質的關鍵性因素進行分析,主要是外源和內源污染嚴重、水體自凈作用減弱、流動性差以及高溫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探討,結合國內外的研究經驗和技術措施,提出可行的方案。
3.2? 防災減災
海岸城市,面臨嚴峻的氣候環境影響,如何穩固岸灘、防災減災等都有益于改善整個品清湖生態環境質量。
3.3? 沙灘保潔
清理沙灘灘面垃圾和恢復沙灘壞境清潔,清理垃圾對象主要有泡沫、廢棄塑料、紙屑、樹枝等。
3.4? 修復濱海海岸帶生態系統
汕尾市品清湖海岸帶的水生植物及動物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通過構建生態系統,逐漸恢復整個生態系統平衡;通過紅樹林海灘濕地建設,逐漸改良周邊的生態環境,改良周邊水生動植物的生長環境,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質量。
4? 工程實施方案
通過針對現場的調研及分析,提出通過人工干預與生態修復相結合的措施方法,盡快恢復品清湖的生態平衡與和諧發展,也為其他海灣環境修復提供更多借鑒。
主要工程內容包括(1)疏浚工程,針對品清湖內水體流動不暢,淤泥堆積發臭的特點,進行工程疏浚清淤的措施手段,盡快回復水體的自凈能力。(2)紅樹林改造及修復,通過構筑圍堰,吹填土體,種植各類紅樹林苗木,達到岸線生態環境的修復。(3)防風林建設,補植補種木馬黃、相思等鄉土防風樹種,提高海灣防災減災能力提升。(4)岸線整治,通過岸堤修復、沙灘修復、濱海棧道建設等,既改善生態環境,又滿足城市居民休閑生活需要,美化環境。
總之,通過對海灣的綜合人工干預整治達到修復海岸,防災減災,美化環境等的作用,從而完善整體品清湖的生態環境質量。汕尾市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的實施將有效改善海域海岸帶景觀,形成集成休閑、親水、休憩、浴場等多種功能的美麗海岸。能夠提升和優化投資環境,帶動環保、旅游、城鎮化建設等行業的就業,提升汕尾的濱海城市形象,增強公眾保護沙灘、保護海洋的意識,有利于形成關注海灘、保護環境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 王海亞.生態水工學的理論方法及其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J].武漢:武漢大學,2004.
[2] 何長高.關于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工程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4(3).
[3] 常會慶.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聯合修復富營養化水體試驗效果及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06.
作者簡介:
陳明(1988—),男,江西臨川,碩士,工程師,設計院職工主要從事設計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