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浩 姜向陽 劉金壘
摘 要:安全意識是以安全狀態為客觀對象的主觀反映,其所指的是人、物及人物的關系,這三要素的安全狀態為客觀對象的反映。具體是指對人們對生產、生活中所有可能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客觀事物的警覺和戒備的心理狀態。
關鍵詞:提高;員工;安全意識
一、提高個人安全意識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的主體是對人管理,而個人的安全意識是人對自身安全與健康在社會活動中的客觀存在反映。它總括了人在安全方面的所有意識要素和觀念形態以及人類社會的全部精神文化及其過程。先進的安全意識是可以預見危害,給人以警示,如果安全意識高,風險意識預見危害,給人以警示。它的客觀存在有能動性和主觀作用,它對個人群體及社會都會產生影響,如和危機意識超前,對未來發展中的危害有預見性,則能大大減少傷害,減少和控制事故。
一、如何提高基層員工的安全意識
(一)、從基層班組日常工作入手:
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傳統有效安全管理方法的應用,認真落實維修大班、巡井班等各班組班前講話、班前安全活動,認真落實車輛回場檢查制度;加強班組自查自改活動;定期或不定期對各井站和班組進行安全隱患檢查,并且對檢查出的隱患要限期整改,定期復查;對井站員工各設備操作進行監督,現場指導,糾正其違章或違反操作規程行為,從這些日常安全上使員工自己認識到崗位上的隱患和違章行為,從而提高員工安全意識。
班組的安全活動是提高職工安全意識的手段。安全活動的內容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學習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的文件;二是針對近期的工作重點學習規程的有關部分;三是對 本班一周的安全情況進行總結。要保證安全活動的有效開展,首先必須從管理入手,必須監 督檢查到位,嚴格要求。一要有明確的規定;二要做細致的檢查,促使班組正常開展活動; 三必須發揮好班組的管理者——班長的作用。在安全活動的開展上,要求班組長必須對活動 有周密的組織,對本班的工作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有全面地了解,并能總結得好、講得清楚, 使本班職工既能通過學習了解安全生產形勢、掌握安全生產知識,又能清楚地知道哪些該做、 哪些不能做,從而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
(二)、深刻剖析違章現象:
違章是企業安全生產面臨的一個老大難的問題,也是安全生產的一個頑疾,它根深蒂固 。對于違章行為剖析也是對違章員工及其周圍的人是一個安全教育的機會,我們不能將違章處理理解為單一的嚴肅處理和罰款,要對產生違章的主、客觀原因進行追究和處理,尋找違章的根源,從源頭上進行處理。有的違章不是操作者本身有意所為,而是設備設施存在缺陷、作業環境的限制、作業條件的不完善,或者規章或者規程或者管理本身存在著不合理,對于這樣的違章處理決不是一張罰款單就能解決了的事,而需要我們花錢、花力氣去對產生違章的根源進行處理,提高設備的本質安全來改變物的不安全狀態,改善作業環境的不安全條件,真正建立“以人為本”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盡所能給生產作業現場的操作人員創造一個相對安全、清潔、文明的作業環境和作業條件,這樣對制止違章才會起到一個好的效果,這樣也可以讓員工切身體會到企業對待安全生產的重視。同時管理者領導者不可以超脫于規章制度之外,如果一個企業的規章制度對管理者和領導者沒有其約束性,這將是多可怕的違章,而這種違章的影響和后果遠比員工的違章行為的危害大。領導往往是基層員工的榜樣,只有從上至下都認真執行,我們的員工才會去對這些規章制度沒有猜疑,才會認真學習這些規章制度,認真執行。
(三)、加強企業人文環境的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文化是企業生產經營中產生的安全活動文化。它包括安全生產月、宣傳教育、安全培訓、危害識別與評價、安全標識標牌和個體行為。 企業安全文化是實實在在的,是企業在組織、管理、生產過程中所創造的文化,是積淀于企業及其員工心靈深處的安全意識形態,是企業的安全理念、行為和表現在企業的各個層次的宣揚和推介,是企業員工應遵循的安全行為方式,是安全管理的準則和靈魂,貫穿于企業安全活動的全過程,是企業各階層安全觀念、意識形態、行為方式的基礎。我們可以通過安全海報、安全宣傳欄、安全月刊等形式進行安全宣傳,舉辦安全文藝活動、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演講比賽。在這些安全專欄上應該鼓勵基層員工進行投稿,講述自己身邊的一些不安全行為,或是讓違章人員對自己的違章行為進行分析(可以強制執行)。組織的這些的活動應該分批分次讓各崗位的多數人員參加。這樣可以將壓力傳遞到每一位員工身上,迫使他們在操作前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認真分析。還可以在工作現場懸掛安全警示標語(旗)、橫幅 ,安全標志、事故警示牌等。在各工作崗位和設備附近安裝一些溫馨安全提示標語和相關的安全操作規程,在值班室懸掛安全操作流程圖,通過這些隨處可見的標語或警示牌,對于提高崗位員工安全意識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四)、加強員工安全培訓工作:
企業實施安全教育是提高員工安全生產意識與安全操作技能,增強員工的自我保護、自我防范事故能力的最有效武器。安全教育應從提高員工安全素質角度出發開展三個方面的工作;即安全態度教育;安全知識教育;安全技能的教育培訓。安全教育可以采用各種形式,做到制度化、經常化,安全活動形式、內容力求生動、活潑多樣。班組安全活動可以組織安全學習、開展安全知識競賽,討論分析事故案例,進行班組安全生產總結等,緊貼班組安全生產實際,做到有的放矢。同時要定期或不定期針對不同季節和生產環境組織預案演練。在應急預案的演練過程中,可以使員工容易掌握預案的工作流程,同時一些預案與生產流程有關,需要站內流程切換,操作人員要對流程非常熟悉,這樣還可以鞏固員工的生產工藝流程知識。
(五)、認真落實各項制度,創造良好安全生產氛圍。
我們已經建立了QHSE管理體系。但是這些制度是否能夠認真落實決定企業安全生產狀況。管理靠制度,規章制度只有在運行中才能體現其生命力,也只有在持續改進、完善和提高中才能體現其價值,其價值就在于能夠有效地規范管理行為。這些制度的執行,應該是從上至下的,不能只在基層單位運行。否則會在基層造成負面影響。在安全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把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工作,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和生產運行中去。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是安全行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素質的關鍵,通過開展全員危害識別與風險評價,持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體系文件、運行控制文件,逐步完善和細化QHSE工作指導書,強化執行力度,使風險削減到最低限度,才能使安全意識形態逐步在員工的心靈深處扎根,才能適應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工作需要。
二、結論
提高基層員工安全意識決定著企業安全生產狀況,培養安全意識要做到有計劃、有組織、有針對性的常抓不懈。因為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反復才能完成,何況企業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變化,激烈的競爭又是那么的殘酷無情,今天的認識到明天就可能已經落伍了,安全意識也要不斷更新提高,不斷吸取新的知識。因此我們決不能抓一兩次教育,開一兩次分析會就一勞永逸了,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不斷充實、不斷提高、常抓不懈。隨著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如何能更好的提高基層員工的安全意識,一定會有更好的方法和途徑。這就需要我們這些作安全工作者去思考,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