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
閱讀教學向來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閱讀是幫助學生打好語文基礎和提升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教學內容。筆者僅立足于自身的教學實踐與感悟,從“明確教學目標,提高閱讀效率”“靈活選擇方式,增強閱讀興趣”和“完善閱讀評價,培養閱讀興趣”這三方面入手,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發表個人的認識與看法。
小學語文是非常基礎且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而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據了語文教學中的大部分時間,可以說,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依托。然而在目前的閱讀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以下,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與經驗,圍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展開詳細的分析與闡述。
1 明確教學目標,提高閱讀效率
完整的閱讀教學設計一定包含設定教學目標的內容,教學目標作為教學的方針和指南,對整個閱讀教學活動發揮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同時它也是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重要依據,是檢驗教師教學效果的衡量標準。基于此,這語文閱讀教學的準備階段,教師一定要設定明確且具體的教學目標,以此來指導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烏鴉喝水》這篇伊索寓言時,其中以“烏鴉喝水”為線索,圍繞這“烏鴉急著喝水——喝不著水——想辦法喝水——喝到水”這一系列的變化過程描述了一只遇到困難后能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烏鴉,這說明做任何事情都應該開動腦筋想辦法,才能獲得成功。結合這篇文的特征和學生的基本學情來看,《烏鴉喝水》的一般教學目標應該是1.認識“烏、鴉”等11個生字,認識偏旁:反文旁“攵”。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夠體會烏鴉從找水到著急喝水再到喝著水的心情變化過程。3.明白遇到困難應該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但教師應將教學目標進行更細致的劃分,其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應該是1.掌握渴望中的生詞和生字,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認識偏旁:反文旁“攵”。2.能夠朗讀并背誦課文,即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3.體會“烏鴉”的心理變化,能夠找出描述“烏鴉”不同心理的語句,體會烏鴉遇到困難應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同時舉例說出自己遇到困難時應該怎樣做或者以后應該如何處理困難。通過詳盡的目標來進行閱讀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 靈活選擇方式,增強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很多教學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學方式都適合所有的閱讀教學內容。小學語文閱讀文本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其文體也不盡相同,因此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可能會獲得完全不同的教學效果。
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在教學時應盡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的選擇閱讀教學的方式,從而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例如,常用的教學方式有講授法、合作探究法、問答法等多種方法,而在教學《帶刺的朋友》這篇課文時,首先筆者給學生們展示了一副《秋棗》圖,引導學生說:“同學生們,現在正是瓜果成熟的收獲季節,你們瞧,圖上畫的是什么?”接著筆者引導學生說出“掛滿”“一顆顆”等動詞和量詞,來展示紅棗的大和多。然后筆者又問:“棗長得可真好!你們想不想摘一些來嘗嘗?這不咱們這位帶刺的朋友已經等不及提前行動啦。”這時筆者出示了刺猬的圖片和視頻,現在的學生已經很少見過真正的刺猬。筆者通過圖片、視頻和言語引導學生,講解關于刺猬的相關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
3 完善閱讀評價,培養閱讀興趣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學生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學生在每個教學活動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學評價也不再是教師單方面的反饋,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也是教學評價的有效評價方式。此外,語文閱讀的答案具有開放性,學生參與到評價中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基于此,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加評價的主體,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閱讀的樂趣。例如,在教學《山中訪友》時,筆者提問“同學們作者在山中都拜訪了哪些朋友呢?”學生回答“古橋、鳥兒、樹、溪流、懸崖、白云、落花、落葉、石頭”。筆者問其他學生“你們覺得他說的全面嗎?”其他學生說:“不全面,還有露珠、山泉、瀑布、云雀和陣雨。”之后在課文研讀過程中筆者又問:“文中怎樣體現古橋‘德高望重的呢?”學生說“從‘幾百年、弓著腰、俯身凝望等詞語可以體現。”筆者接著說:“還有沒有呢?還有補充嗎?”學生說:“應該還有,但是我不知道少說了什么。”通過其他學生評價和學生的自我評價等方式,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可以促進學生的思考。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肩負著重大的責任,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明確閱讀的教學目標、靈活選擇閱讀的教學方式,完善閱讀教學的評價主體是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但并不僅僅局限于此。在今后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筆者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做進一步研究,以促進筆者個人閱讀教學水平的提升。
(作者單位:貴州省正安縣格林鎮太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