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林
“杜文濤的作業已經有好幾天沒有交齊過了,給他說了很多次,都不能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學習委員劉文磊又向我反映班上同學今天交作業的情況,
“昨天班級大掃除,衛生安排給了第六組同學完成,但他們組的王飛飛沒有打掃衛生就跑了,今天問他,他說昨天他要去補課,沒法打掃衛生,所以就走了?!鄙钗瘑T何一鳴給我反映了昨天全校大掃除中我班同學打掃衛生的狀況。
開學已經兩周了,班委會成員每天都給我反映班上同學這樣或是那樣的一些問題。我們現在的這個高二二班,是高一分科后新組成的理科班。班級的各項工作正在逐步的進入有序的狀態,但在這個有序的進程中,還存在著較多的不和諧因素。作為一個有十五年帶班經驗的老班主任,班上出現的這些問題,也弄得我焦頭爛額,不知所措了。
放學后,同學和同事們都回家了,我在辦公室靜靜的考慮著近兩周來的一些事情,問題出在哪兒了呢?
最近不管是學校的常規教學會議還是黨組織召開的民主生活會,一直在強調勞動紀律和規則意識。作為黨員教師,學校要求大家一定要做好模范帶頭作用,主動遵守勞動紀律和學校的規章制度。一個集體,如果沒有規章制度做保障,就會滋生很多不合理和不公平的事件,那么一個班級也需要一部符合班級實際的班紀班規。
在學校里,我們考慮問題都是從自己個人的角度去考慮,有利于個人的努力去干,涉及到學校的事情時,積極性就失去了一大半。這就是只考慮了個人而忽略了學校的整體發展。一個班級也是如此,所以我認為需要一則符合我班實際情況的班紀班規,再引導孩子們去遵守這部班紀班規,培養孩子們的規則意識,讓班紀班規為我們班級同學的學習生活保駕護航。
有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導向,我準備與班委會的孩子們先行把班紀班規的框架建立起來,再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地去完善。
第二天大課間,我向班上的兩位紀律委員說了我的想法,他們也贊同我的看法。我就讓他們兩個人先召集委會成員討論,主要議題是我們現在制定一部班規的意義和版規的具體內容。
班委會成員參加的討論會是在三樓大廳的書吧里進行的,他們幾個人對于這個問題討論的異常激烈,內容涉及到了現在制定班規的重要性,也涉及到了一部分具體版規的內容。最后,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凡是有兩個人以上的地方,都需要有規矩,班級更是如此。班規是一個班級關于共同的行為標準、思想道德標準和文化標準的約定,是班主任和班委會對班級管理的重要工具,它在一個班級的日常運轉中發揮著重大作用。每個同學都帶著自己的個性進入班級,不同個性決定了不同的行為方式,彼此的行為方式難免會相互沖突,通過班規,使得大家可以求同存異,和睦共存,在交流合作中共享規范學習和生活的快樂。同學們三五成群就會有形成群體風氣,要通過班規的引領,使班級時時刻刻都充滿著正能量風氣,為同學們營造樂學向善的良好風氣。班規,初始為文,爾后為規,久而可以化人,就是我們所說的班級文化。班規是班級文化塑造的起點,也是班級文化逐步形成的保障,嚴格有序而不失民主自由、規范統一而不失靈動活潑的班規可以讓我班的班級文化形成符合我班實際的特色。同時班規是輔助班級管理的重要工具,不是刁難同學或是故意給同學找毛病的班級條文。一個良好的班規就如同老師的影子,它可以有效地實現班級自主管理的目標,達到無為而治的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
最后,大家達成一致制定一部符合我班的實際狀況的版規,內容要在班委會成員提出的基礎上廣泛征詢班上同學們的意見,也要征詢班級任課老師的意見,取長補短,盡量做到盡善盡美。
孩子們的辦事效率確實高,經過班委會成員兩個個大課間的討論,同學們兩節自習課的意見征詢,各課代表利用課間向任課老師的意見征詢,一部班規的初稿第三天就呈現在我的辦公桌上。我很認真的分析了孩子們起草的這部班規。孩子們在這個年齡階段的特點,顯現在這部班規中,班規的內容確實符合我班的實際情況,班規的內容也涉及到了班級的方方面面,但就是缺少細節的計劃。比如交作業這一項中,沒交作業怎么辦說了,但是沒有細化,一些特殊的情況沒有考慮到其中。比如有同學生病了導致沒交作業也處罰嗎?遲交了作業的同學又怎么對待?確實有特殊情況遲交了還是故意遲交了,缺少了一些必要的人文關懷??紤]到這部班規是班委會的同學們討論協商后制定的,我準備讓孩子們在公示或是執行去發現更多的問題,之后再去細化。所以我把我的想法給孩子們說了之后讓他們再整理,細化,公示兩天,征求班上同學們的意見,再去執行。
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們在公示的兩天里收到了不少來自同學間的建議,結合同學們的建議他們又做了整理,細化,又公示兩天。如此反復,經過三次的整理,細化,公示,一部符合我班實際的情況的版規終于定稿了。
在班會上紀律委員宣讀了這部班規,接下來就是由兩位紀律委員監督執行并做詳細的記載和處罰了。但是在班規執行三天后,紀律委員又來找我了,說班規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又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有些規則太粗,有些同學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也有其特殊性,
我讓他們繼續召開班委會繼續討論,繼續完善。
一個禮拜后,一部修改了多次的班規終于成型了。著名教育專家王曉春曾說過:“一個新制定的班規,如果絕大多數人能夠執行,少數人偶爾違反,個別人經常違反,這可能是最正常的情況。”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三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