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予
笛子,是古老的中國樂器,也是中國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距今已有七千余年的歷史,受到歷朝以來統治階層及人民群眾的喜愛。竹笛藝術發展至近代,從已故竹笛大師找松庭先生首先提出竹笛專業教學的概念以來,全國各地各個藝術學院逐漸開辦了竹笛演奏專業,使得竹笛藝術教育越來越呈現專業化、科學化的趨勢。無論是從技巧還是演奏手法上,較之以往都得到了突飛猛進的增長。當今的院校竹笛教學,從學制上看大致可分為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而從整個藝術周期來看,中職階段的教育更是屬于重中之重的打基礎階段,本文旨在以筆者在教學工作中碰到的學生一些問題的思考及拙見,盼為該領域的教學提供一定實踐意義的價值。
竹笛藝術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時至今日,在演奏技巧上大致可分為氣、舌、指三類。作為基層中職類藝校竹笛教師,往往在實際教學中會碰到原先進校前就養成了較差演奏習慣的學生以及毫無基礎的學生。這就要求中專階段的老師在教授學生的過程中要打好基礎,注重技巧訓練的科學性、有效性,合理安排技巧學習的階段性。有了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法,才能使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將來在的學業發展中有極大的幫助。
1 基本功的概念
“基本功”顧名思義,就是將自己的肢體動作協調發展到能自然結合音樂節奏的能力,在學生整個音樂學習生涯中都處于一個基礎地位,基本功修習是竹笛教學中的根本。竹笛的基本功包含演奏姿勢上的基本功(包括手型,站姿等)、演奏技巧(上文所述氣、舌、指),和其他技能學習一樣,這兩個方面的訓練都需要日復一日的訓練積累的來完成。是一個水滴石穿過程。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加強對自身肌肉控制力、使自己對身體的各個部位機能的靈活性不斷增加,同時,使自己的表現力擴大到最大化。學生跟演員想要呈現一個完美的音樂作品,除了對自己身體控制和把握,對音樂的理解同樣有著極高的要求。作品中所需的技巧與作品中情感的表達就需要基本功來支撐。可以說,基本功如何,直接決定著一名演奏員未來發展的可能性。
2 基本功的重要性
基本功重要,是所有專業老師所一致公認的觀點,幾乎所有的老師從教學伊始就會跟學生強調這一觀點。但恰恰也是初學者們最不愿意練習的。筆者在從事教學工作以來,就碰到過不少不同程度的學生,但無一例外的是不愿意練習基本功,即使在教師苦口婆心的勸說之下。筆者認為,凡事都有兩面性,任何事情都需要由辨證地去看待問題。一方面固然跟學生的認知局限有關。但另一方面,基本功的練習確實枯燥、乏味,這與西方器樂經過幾百年系統的一套理論實踐有區別,中國自古以來講究的都是一種以口傳心授、師傅帶徒弟這樣的一種模式來進行教學。筆者認為,這種模式最大的弊端就在于沒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衡量標準。
3 基本功的訓練
近年來,雖然竹笛藝術在基本練習曲上已經出版了不少的專業書籍,但總的來說,假如以鋼琴為參照的話,在日常練習曲上,無論是樂曲練習的階段科學性上,還是從樂曲演奏的旋律性上,竹笛的練習曲都表現地較為弱勢。不少的鋼琴練習曲,如肖邦鋼琴練習曲甚至可以直接上臺演奏,但目前絕大部分的竹笛練習曲還無法做到這一點。故而在現在這個階段,除去教師教導、督促學生練好每天需要完成的練習曲外,也需要笛界的同仁,甚至邀請作曲家來一同參與,纂訂編寫更為科學有效、且可練習性強的基本功練習曲目。這對于笛界來說,任重而道遠。
作為一個專業的學生,尤其是中專階段的學生,筆者認為需要練習的基本功遠遠不止這些。除了日常在竹笛上的練習,還包括了許多其他方面的練習。比如視唱練耳。視唱練耳課作為各音樂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其主要目的就是要學生進行系統地學習,牢固地掌握音樂中的這些主要因素,同時開擴學生的音樂視野,從某些方面來講,試唱練耳課程也決定了一個音樂類學生未來發展的上限。筆者在從事教學工作以來也發現,只要試唱練耳能力強的學生,往往在上課學習的進度和學習的效率上也會遠遠超過視唱練耳能力弱的學生。而在當今的社會競爭中,視奏能力已被越來越多提及,幾乎所有的院團考試都會涉及到視奏這一環節,所以在中專階段的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專業老師,還是視唱練耳老師,都需要給學生,尤其是專業院校的中專學生灌輸視唱練耳課的重要性。在開始的學習訓練過程中,嚴格訓練學生能夠正確識別樂譜、使用樂譜,準確地表達音樂。
4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在中專階段打好學習竹笛的基礎,確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打好的。對于基本功的重要性,需要無時無刻地灌輸給學生,對于基本功的訓練同樣也是每時每刻的,而且是漫長的。可以說,只有在中專階段通過科學的引導、樹立良好的訓練觀念,加以正確的技術訓練,才能夠在中專階段打好基礎,以便為將來更好的學習鋪平道路。
(作者單位:嵊州越劇藝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