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芳

【摘 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癥自發性氣胸的護理效果。方法:對6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患者進行分析,隨機分為對照組31例(采用常規護理)與研究組31例(采用綜合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相對于研究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3.5%,對照組的77.4%較低,差異比較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滿意率對比中,研究組90.3%明顯優于對照組74.2%,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老年慢阻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高療效,取得較高的護理滿意度,促使患者生活質量的不斷上升,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自發性氣胸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其屬于呼吸系統疾病,其高發群體為老年群體,具有較高的發生率,近年來,該病的發生率在不斷上升,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較大影響[1]。而自發性氣胸屬于該病的常見并發癥,合并自發性氣胸會加重病情,加上老年患者身體機能不斷衰退,耐受性較差,嚴重威脅到患者生命健康,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需要給予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以便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癥狀[2]。在本次研究中,對62例該病患者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6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患者進行分析,入選時間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隨機分為對照組31例與研究組31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3例;平均為(72.3±3.4)歲;發病原因:負重4例,近期呼吸道感染17例,無明顯誘因7例,用力屏氣3例;左側14例,右側13例,雙側4例。研究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平均為(73.4±3.6)歲;發病原因:負重5例,近期呼吸道感染18例,無明顯誘因6例,用力屏氣2例;左側15例,右側14例,雙側2例。一般資料對比中,兩組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給予吸氧處理,對其進行抗感染治療,采用胸腔閉式引流,及時糾正酸堿與電解質紊亂。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治療,研究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心理護理 患者對自身疾病不夠了解,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會對治療與康復造成一定的影響。護理人員需要加強與患者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的訴求,并對患者的疑問及時解答,以便告知患者疾病的相關知識,讓患者對自身情況具有一定的了解,做好心理準備,對不良心理進行有效的緩解。并告知治療的成功案例,提高患者治療積極性,能夠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提高自身的治療依從性,從而取得較好的預后效果。
1.2.2 基礎護理 需要在飲食上告知患者形成正確的飲食規律,多食用高纖維、高蛋白質與維生素食物,及時補充營養,并不斷提高患者免疫能力。促使腸道蠕動,避免出現便秘現象,有效地降低氣胸疾病的復發。正確指導患者深呼吸,促使肺復張,對其病情進行密切觀察,一旦出現異常需要及時處理。
1.2.3 胸腔閉式引流護理 在術前需要了解患者病情,以便合理選擇一次性引流管與引流瓶,并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做好消毒工作,準備好手術需要的設備與物品等,并準備患者最近的胸片,對氣胸部位進行明確。在手術過程中,需要積極配合醫生引流,對引流管進行固定處理,避免出現脫落與松動現象。在拔管的時候需要注意引流口的皮膚護理。在術后需要指導患者正確咳嗽與咳痰,加強深呼吸練習。在床邊活動的時候需要密切注意引流管,確保引流管的通暢性,并避免引流管出現阻塞、折疊與扭曲等現象,并對引流管水柱波動情況進行觀察,對其液體顏色、流速等進行了解。每天需要定期更換引流瓶,避免出現感染現象。在拔除引流管的時候,需要告知患者深呼吸后屏氣處理,護理人員需要快速拔除,之后需要收緊固定引流管縫線。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標準
需要采用自擬護理滿意率量表進行評分,分為不滿意、比較滿意與非常滿意三個等級。在療效標準中,顯效:癥狀得到顯著改善。有效:癥狀有所好轉。無效:癥狀無改變。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采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行t檢驗,采用%表示計數數據,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
研究組護理總有效率為93.55%,其中顯效17例,有效12例,無效2例;對照組護理總有效率為77.42%,其中顯效13例,有效11例,無效7例;差異比較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率對比
在護理滿意率對比中,研究組90.32%明顯優于對照組74.19%,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示。
3 討論
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疾病中,患者通常會出現咳嗽、肺部感染與哮喘等癥狀,長時間的氣管阻塞,會導致肺內的含氣量顯著上升,肺泡出現擴張現象,容易形成肺氣腫。而自發性氣胸是其常見的并發癥。隨著病情的發展,肺泡擴張后會對肺大泡造成較大損害,在呼吸道感染、咳嗽與用力屏氣的時候,會導致肺大泡破裂而出現氣胸[34]。在該病患者的護理中,需要對其心理進行有效干預,確保患者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能夠促使患者積極治療,提高依從性,緩解心理壓力。在基礎護理中需要對各種細節進行觀察,做好護理工作,為患者帶來全面、優質的護理服務。在引流管護理中,需要在術前、術中與術后、拔管等階段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確保引流的通暢性與效率,避免出現異常現象[5]。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在患者中,其護理效果比較顯著,明顯提高護理滿意率。
綜上所述,在老年慢阻肺氣腫并發自發性氣胸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能夠顯著提高療效,取得較高的護理滿意度,促使患者生活質量的不斷上升,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冷劍輝,向瓊紅,寇玥婷,等.抗生素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6,22(z1):163164.
[2] 張穎.2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1):111.
[3] 張全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采用抗生素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06(17):122123.
[4] 余勝忠.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老年患者應用抗生素與糖皮質激素聯合治療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學工程,2015,14(05):602603.
[5] 楊雪.抗生素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35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5,10(03):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