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侯翠翠 牛志娜

【摘 要】目的:探討心內直視下采取射頻消融術治療心房纖顫過程中的護理對策。方法:隨機選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8例心房纖顫患者入組研究,以護理方法的不同為分組依據,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個組別,分別實施常規護理措施和綜合護理方法。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均顯著由于對照組。結論:在臨床治療心房纖顫患者的過程中,應重視基于心內直視引導下行射頻消融術,并做好心功能維護、抗凝護理、藥物應用護理等工作,確保能夠將患者的水電解質水平維持在合理范圍內,促進患者康復。
【關鍵詞】 心內直視;心房纖顫;射頻消融
心房纖顫屬于心律失常,容易對患者的血液動力學指標造成不良影響。近幾年,臨床治療該疾病的過程中,通常以射頻消融術為主,基于心內直視的引導下執行相關操作,這種方法能夠有效縮短體外循環時間,有助于控制消融的具體路線,實現對心臟破裂和出血的有效預防。但為了降低對患者心房收縮功能的影響,還應注重發揮護理的輔助性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報道了心內直視下射頻消融術治療心房纖顫的護理方法,現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8例心房纖顫患者入組研究,以護理方法的不同為分組依據,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個組別,對照組29例,男/女=13/16;年齡56~78歲,平均年齡(67.45±1.18)歲。觀察組29例,男/女=12/17;年齡52~77歲,平均年齡(66.56±1.0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不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施行麻醉,行射頻消融術,消融時間為15~30min,待患者手術結束后,采用心電圖進行監測,結果若顯示非房顫心率,則可將患者移送至ICU監護室,待患者各項證明指征平穩后,將患者轉運至普通病房。
對照組:為患者做好術前健康教育、術中心理護理和術后生命體征監測等工作,防止房顫復發。
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措施,具體如下:1)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心功能的維護。受慢性心衰的影響,使得心房纖顫的幾率大大增加,在采用射頻消融術治療的過程中,由于患者術前心功能狀況不佳,加之麻醉和手術創傷的影響,容易加劇患者術后心功能不全的發生幾率。因此,護理人員在手術結束后,應適當為患者使用腎上腺素等血管擴張藥物,結合患者心率和血壓的監測結果,實現對患者血容量是否處于正常狀態的科學判斷,及時為患者輸注補液,合理設置輸注速度,并對補液輸入量進行細致記錄,實現對患者心功能的糾正。2)在射頻消融術后,患者極容易出現水電解質失衡現象。通常認為,若患者血清鉀濃度能夠維持在4~5mmol/L,則認定患者的水電解質水平正常。若患者的血清鉀濃度過低,會對心肌細胞的正常生長產生抑制,進而誘發心房纖顫。因此,護理人員應在術后為患者靜脈輸注濃度為9%的鉀,并在輸注完成后對血清鉀濃度進行及時監測。3)為了實現對心房纖顫復發的預防,護理人員應在手術結束后,給與患者200mg胺碘酮治療,3次/日。同時,護理人員應為患者靜脈注射胺碘酮溶液(150mg/100mL),3次/日,并于3天后為患者口服胺碘酮治療,200mg/次,2次/日。若患者心率恢復正常,則可停藥。4)由于射頻消融術會不可避免地對患者的心肌造成一定損傷,容易誘發心肌水腫,加之術后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影響,加劇了患者心動過緩的發生幾率。因此,護理人員應將患者的心率變化情況作為參考依據,對胺碘酮的使用量進行合理調整,若患者心率過低,應停用胺碘酮,并應用起搏器促進患者心率恢復。同時,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將起搏器置于患者床旁備用。5)護理人員在為患者用藥的過程中,應注重對患者的凝血指標進行監測,防范因抗凝過度誘發的出血風險,將每日生化檢驗結果作為事實依據,為患者合理調整藥物劑量,并對生化檢驗結果和藥物類型以及劑量進行嚴格記錄。同時,護理人員應認真觀察患者有無皮膚瘀斑和出血現象,并及時告知主治醫師采取相應措施。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若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2.2 并發癥發生率
3 討論
有學者指出,血流過緩是心房纖顫的主要誘發因素。受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異常改變的影響,患者罹患腦卒中和腦栓塞的幾率大大增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患者的心率狀況[13]。單純采用藥物治療心房纖顫的效力不佳,且容易產生較多的藥物不良反應。隨著醫學研究進程的深入,近幾年,基于心內直視下行射頻消融術治療逐漸得到臨床醫師的關注,該方法能夠有效抑制血栓的生成,促進患者生存率的提升[45]。若想充分提升手術成功率,在實施射頻消融術治療的過程中,需要予以患者必要的護理措施,注重做好患者心功能的維護工作,提升藥物使用的合理性,加強對患者的抗凝護理,是吸納對并發癥的有效防范,在輔助治療安全性提升的同時,增強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
綜上所述,應將射頻消融術作為心房纖顫的主治方法,并基于心內直視下執行相關操作,形成手術成功率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張楠.預見性護理干預在預防阻塞性呼吸暫停綜合征并發心房纖顫的應用研究[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07):4951.
[2] 韋巧寧,高菊林,劉小敏.通過整合透析管理數據對血液透析相關性心房纖顫的精準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02(35):146147.
[3] 耿盛男,何萌,陳月華,等.全胸腔鏡改良迷宮手術治療心房纖顫患者圍術期護理[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7,23(01):142143.
[4] 王海彥,劉哲,王婷婷.心臟瓣膜置換同期行雙極射頻消融術治療心房纖顫術后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3):217218.
[5] 郭萬鵬,邢瑞雪,栗林.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合并心房纖顫術中行射頻消融的術后護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36):4908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