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聲樂文化是一種古老的燦爛文化,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帶有濃濃的民族特征。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新的表演形式的發展和涌現,對聲樂表演的創新必須要提上日程。在聲樂作品中,一個重要的要素就是創新,成功的聲樂作品需要制作人員與編導有著極強的創新能力,如此才能夠吸引到觀眾的目光和興趣。而創新這個詞語,并不像是字面上那樣簡單,對于聲樂表演而言,其內容和表現形式需要擁有強大的順應潮流能力和與時俱進的藝術敏感度。尤其在經濟文化不斷發展的新時代,受眾對于聲樂形式和內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能力對于聲樂作品質量的好壞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這也是一門深邃的學問,值得研究與反思。因此,本文主以現階段我國聲樂表演創新力不足為切入點,分析改善和提高的策略,希望能夠提升聲樂表演的質量和水平,以獲得更大進步。
【關鍵詞】聲樂表演;創新力;現狀分析;對策探究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對于我國的聲樂表演制作與策劃人員而言,創新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有好的創新想法,才能指導出好的實踐,聲樂表演中也是如此。隨著時代進步和人們藝術欣賞水平的提升,聲樂表演的思想觀念和理論知識也應當得到及時更新和轉型,但是現階段很多聲樂表演負責人對這方面的重視還遠遠不足,聲樂表演形式內容都仍然是以一種傳統的方式來開展。顯然,傳統的方式是經過很多次實踐檢驗過的,具有一定的權威性,但是,時代進步的過程里,觀眾審美和環境都在變化,什么樣的創新是對聲樂表演效果最好的,應該得到重新反思。總之,創新是保持聲樂表演的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手段,聲樂作品的質量好壞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就是制作人員的創新能力。本文主要從聲樂表演中在創新方面的不足與現狀入手,深入分析如何開拓有助于聲樂表演發展的創新道路,提出合理的解決策略,希望能對聲樂表演的創新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聲樂表演中的創新現狀
(一)聲樂表演編導人員缺乏創新能力
現階段的社會中,隨著新型聲樂表演的熱度逐漸增加,傳統的聲樂表演形式呈現出過時之勢,在發展道路上出現了很多的弊端與局限,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創新。然而,現階段最大的問題就是,聲樂表演的編導以及作品制作人員的素質還不夠完善,創新能力還有待提升,其制作出的聲樂表演作品的形式不夠新穎和多樣化。新時代以來,我國的文化得到了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對于享受型需求的要求也大幅提升,傳統老舊的聲樂表演已經不能夠有效吸引觀眾的目光了,這不僅僅是表演者和作品本身的問題,更多的是聲樂表演本身的結構出現了問題,這也就很自然地歸于聲樂編導的頭上了。作為聲樂表演編導,如果不能夠跟隨時代發展不斷學習新的理論和研究觀眾不斷變化的心理狀況,就無法獲得進步,創新能力就得不到提高,進而導致自身素養和專業知識只停留在一開始的原點,不能繼續上升到順應時代發展的高度。近年來出現的很多粗俗聲樂表演作品就可以很好地印證這一點,一些聲樂表演惡意篡改古代流傳佳話,用粗俗的方式和形式來吸引觀眾獵奇眼球,從而達到追求經濟效益的目的,這樣的錯誤創新永遠不可能達到創新的效果。
(二)聲樂表演創新形式缺乏個性化
所謂的個性化,就是對創新提出的一種高層次的要求,我國不同地域的聲樂表演具有不同的地方性特征,有著自己的獨特的特點。因此在創新的時候,不能隨大流,而是應該注意這種特點并加以應用。如果僅僅是一味地按照主流創新形式學習別人的創新,這樣原本的聲樂表演的獨特特點就會不復存在,不能夠良好保留民間聲樂表演的自身獨特性與文化傳統特征。所以,并不是發生非常大的變化才意味著創新,也不是和別人的變化一樣就是創新。本文所討論的創新是指一種正向的創新、有意義并注重個性的創新,而不是舊瓶裝新酒式的虛假創新。而想要真正具備創新能力,就是要有自主性,有自己的特色和特點。在聲樂表演中,要拒絕從眾創新,也就是“別人改什么,我就改什么”的心理,這樣的創新不僅有可能吸引不到觀眾,還有可能由于不適合自身特點而出現局限和困難。真正的創新是有自主性的,要在保留個性的基礎上來進行創新,編導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獨立的視角,用一種全新的有效形式來進行創新,以達到真正的創新能力發展和創新效果,尊重聲樂表演原本的特征和個性。
二、針對以上現狀提出的改善策略分析
(一)提升聲樂表演創新人員的理論儲備與素養
在提升聲樂表演創新力的策略分析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主導聲樂表演中的編導和制作人員來入手。從這個角度而言,就是要改善聲樂表演編導在經驗和理論素養方面的不足,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思維方式,從而提升聲樂作品的新穎力和創新度。但是,對于從事聲樂表演編導行業的人員的專業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經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一個合格的具備創新能力的編導應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多多閱讀有關聲樂表演創新能力提升方面的書籍,經常參加相關實踐活動以及向聲樂表演作品研究專家咨詢創新中的不懂之處,從專業方向的具有權威性的人員方面得到有效幫助;其次,聲樂表演編導人員也要注意個性化與個人的優勢,選擇適合自己的聲樂表演形式。每個人都是有著自己的獨特的思想和模式的,通過聲樂表演作品展示的不僅僅是舞蹈本身,也有著編導的想法。因此要注重個人素質和個性融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勇于創新,審時度勢觀察時代進程與觀眾喜好,創作出符合大眾審美與國家價值觀的“接地氣”的聲樂表演形式,這樣才能與時俱進地發展,走在時代的前列。
(二)國家和政府要加大對聲樂表演創新領域的支持力度
在任何創新道路上,來自于國家和政府的支持永遠是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對于聲樂表演的創新而言,國家和政府應當負起責任,從制度上促進聲樂表演的質量保證和創新能力的加強。首先,國家要加強監督體制,弘揚正能量的聲樂主題表演,遏制運用不正當形式進行的創新;要對聲樂表演機構素質與資質進行測評與監督,定期組織聲樂表演管理部門進行專業化理論課程,提高聲樂表演從業人員的創新思維;最后,國家要發揮主導作用,給予聲樂表演更多機會,定期舉辦專門的聲樂表演實踐活動,讓各種民族、各種國家的聲樂表演形式相互碰撞,擦出創意的火花,以提供給民間聲樂表演更多創意的來源,并為其提供聲樂表演交流的便利性。在各種宏觀手段的調控下,我國的聲樂表演創新能力一定會得到大幅提升。
三、結論與反思
在這個人們的審美與享受需求逐漸升高的現代社會,觀看聲樂表演成為很多人怡情養性的手段與享受過程,但是,新時代必須有新東西,也就要求聲樂表演中加強創新能力。受眾的審美觀不斷提升,對聲樂表演者的素質與技巧應用提出了高要求。聲樂表演想要進行更好地創新,就需要國家和個人的共同努力,也應該得到社會支持。實際上,對于聲樂表演的創新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需要各方力量的不斷努力,聲樂表演是一種珍貴的藝術瑰寶,需要我們一起來保護和創新,保持它的生命力。聲樂表演也需要國家和個人的共同努力,也應該得到社會支持。本文對于聲樂表演的創新道路的分析可能還存在片面與不足,但是也希望能夠帶給這個領域更多的想法和促進力,希望我國的聲樂表演創新方面能夠越來越好,展現出我國厚重的藝術品味與文化表現力。
參考文獻
[1]劉莉.高校聲樂表演藝術教學改革的創新方法[J].藝術評鑒,2018(10):91-92.
[2]馬帥.高校聲樂表演專業聲樂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藝術評鑒,2018(6):90-91.
作者簡介:宋燕春(1989—),女,河南省南陽市人,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