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琪
摘 要: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是基本公共服務項目中的重點支撐,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均等化直接影響著基本公共服務的水平。通過分析黑龍江省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發展現狀,發現存在著政府投入資金不足,義務教育制度不健全,城鄉間發展不均衡等問題,政府需要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完善義務教育經費制度,促進城鄉間的教育均衡發展。
關鍵詞: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
2010?020年國家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建成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縮小區域差距。”這是新時期對教育改革和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對提高國民整體素質,保障公平正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國家的基本公共服務各方面存在著許多短板,國家要帶頭發展并逐步改善民生,補齊短板,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基本公共教育是基本公共服務中的首要項目,實現基本公共教育的均等化是目前黑龍江省政府的重要工作。
近年來,國家對教育事業加大重視力度,并將其放在國家重點規劃中,黑龍江省人口眾多,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是最基本的需求。目前,政府在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上存在著許多問題,促進黑龍江省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將有利于使城市與農村都平等地擁有受教育的權利;有助于黑龍江省的人才培養,縮小城市農村之間的受教育差距、使每個學生均可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提高全省的綜合實力。
一、關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的現狀研究
張明霞(2014)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可以界定為高中階段及以前的教育,均等化也主要指高中階段及以前的均等。管永吳(2016)運用資源流動視角,發現優質的教育資源逐漸向發達地區轉移,偏遠地區無法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致使基本公共教育發展不均等。崔慧廣(2014)認為供給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主體是中小學,并從入學機會、師資配置、教學質量三個角度測度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現狀。梁朋等(2016)從財政投入角度對國家基本公共教育服務供給水平進行測量,得出了相關結論,發現我國的基本公共教育資財政金投入增長較快,但中西部地區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方面存在著供給不均等情況。左亭(2018)提出遠離城市中心的地區,經濟發展落后、基礎教育、基本醫療、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與其他地區存在較大差距。
總之,國內學者在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方面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針對教育這項基本公共服務研究還不充分,不夠系統全面,針對黑龍江省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較少。
二、黑龍江省基本公共教育現狀及問題
1.黑龍江省基本公共教育的現狀
黑龍江省地處東北,較為偏遠,主要以資源、農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經濟實力較為落后,有許多城市屬于偏遠山區,教育狀況不容樂觀,優質的師資都集中在城市中心,這些地區的基本公共教育水平相比較為落后,受地域影響,不能完全按照國家標準落實,導致黑龍江省的基本公共教育供給不均衡。
國家與黑龍江省近五年的教育投入相關數據對比顯示(詳見表1),隨著總人口的不斷增長,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的逐年提高,國家對教育方面的重視日益提升,2012年至2016年國家的人均教育支出從1568.79元/人增長到2030.27元/人。截至2016年黑龍江省人口出現下降趨勢,而人均GDP平穩增長,經濟水平有所提高。在教育方面的財政支出可以看出,2012―2013年出現大幅度下降,2014年,黑龍江省開始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從人均教育支出上看,2012年人均教育支出減少,2013―2016年呈逐年上升,但整體上看,國家人均教育支出2016年已經達到2030.3元/人,黑龍江省的人均教育支出僅1471.1元/人,并沒有達到國家平均標準,與國家整體教育水平相差較遠。
根據2016年黑龍江省的基本公共教育現狀可知,全省共有小學學校576所,在學校生人數143.42萬人,小學教師人數共101000人;普通中學學校共372所,教師人數50000人,在校生人數55萬人。計算可得,小學生的師生比為1∶14.2,普通中學的師生比為1∶11,這與國家標準相差較遠,師生比例分配不均,不能保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水平與質量。
2.黑龍江省基本公共教育存在的問題
(1)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投入資金不足。數據顯示,黑龍江省政府近年來的財政收入呈逐年上升趨勢,但在基本公共教育投入上呈下降趨勢。由此可見,政府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其他基本公共服務項目中,在基本公共教育方面重視不足,同時,將資金集中在城市中心,農村及貧困山區沒有足夠的財政資金發展教育,尤其是對縣級市地區,資金投入較少,導致黑龍江省的基本公共教育水平落后。
(2)義務教育經費制度不健全。黑龍江省政府并沒有針對義務教育制定相關政策,義務教育經費使用沒有明確的規定,更多的資金集中在城市,農村地區沒有固定的資金投入,致使對義務教育經費的資金投入或增或減,學生們受教育的質量程度不一。對于經費的使用沒有專門的政策來監管,不夠公開透明。
(3)城鄉間基本公共教育發展不均衡。黑龍江省城市中心與其他縣級市教學條件不均等,縣級市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落后,自然資源匱乏,政府投入的教育經費較少,基礎設施配備不健全,高素質教師人才外流現象嚴重。隨著教育的普及程度日益加大,城鄉間還存在著許多不均衡的現象。城市中心的教學樓環境好,上課使用多媒體,課后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農村地區基礎設施配備較差,學生的學習條件也相對艱苦,導致優質的教師都集中在城市中心,偏遠地區的學生接受的教育與城市相比較差,城鄉發展不均衡現象顯著。政府沒有制定相關政策鼓勵教師支援偏遠地區,激勵政策還不健全,導致這些地區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水平較低。
三、完善黑龍江省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對策建議
1.加大財政投入力度
政府應合理利用財政資金,遵循公平、民主、規范的原則,滿足學生在基本公共教育方面的各種需求,保證財政的有效支出。加大對基本公共教育的資金投入,城鄉之間將資金合理的分配,提高各個地區之間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實現。在基本公共教育資金的實際分配過程中,保證公平、公開,按照每生的平均經費平等的分配給所有受教育的學生;對于經濟貧困、殘疾、少數民族和學習困難等四類特殊人群政府給予與其他學生不同的幫扶,加大對這些人群的資金扶持。
2.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制度
若要推動黑龍江省的經濟發展,把黑龍江省城鄉間的義務教育落實好是最關鍵的一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義務教育制度可以有效促進義務教育的均等化。第一,加強對基本公共教育財政資金的規范化,系統的管理基本公共教育資金,早日實現黑龍江省地區的公共教育均等化;第二,將教育資金的使用情況向全社會公布,保障每一筆經費支出公開、透明,政府與社會公眾共同監督資金的使用;第三,黑龍江省政府加大對基礎教育經費的投入力度,尤其是偏遠地區,重視義務教育質量,鼓勵其他社會組織與政府共同投資。對于農村的貧困地區政府將大量資金注入,保證貧困地區的學生與城市地區均平等享有政府下發的財政補助。擴大公共財政的資金渠道,拓展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建設資金的供給渠道,鼓勵社會公眾、企業、其他非營利組織等共同參與建設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減輕黑龍江省政府的財政負擔,將有限的資金合理地利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3.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教育均衡發展
政府重點保障中小學的教育基礎設施的配備,政府投入資金幫助擴大學校的辦學規模,讓更多的學生平等地接受基礎教育,為學校建設更多的與學習相關的設施,尤其是兒童;政府出臺政策,保障城鄉教師待遇的統一,對偏遠地區的教師給予更多的財政補貼,控制師資外流現象,實現城市與鄉村資源協同發展,共同享用。加大力度完善基礎教育,保障全省的學生均可享受高中教育,重視普通高中的教學質量;重視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擴大其教師隊伍,并重點培養中等職業教育教師的質量,加大資金投入建設基礎設施,在全省范圍內逐步推行部分中等職業教育免費制度。更加重視學前教育的質量與規模,對城鄉各地區的學前教育機構合理規劃,保障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學前教育,政府支持公立和民辦的幼兒園協同發展,同時加強幼兒師資隊伍建設,對于學前教育的資金也要合理利用,以提高全省基本公共教育服務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緊跟.治理視閾中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探索,2018(02).
2.張華.遼寧基本公共服務統籌供給制度建設論析.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2).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人民日報,2016-03-18.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2012-09-03.
(責任編輯:蘭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