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茂剛
【摘要】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被普遍應用在了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實際的教學活動帶來了重要的作用,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要想讓多媒體技術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教師在制作多媒體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學習角度出發,善于創新,如果不能正確利用多媒體,不僅不能獲得明顯的教學效果,反而會給其帶來不良影響,進而違背使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的初衷。
【關鍵詞】 多媒體 初中語文 應用
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強化語文教育質量,同時還可以豐富初中語文的教學內容和形式,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在教學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此為內容進行具體討論。
一、激發學習興趣
傳統初中語文課堂中,老師主要以簡單的文字教學或圖像展示進行教學,增加音樂渲染氣氛,很難綜合利用這些元素。在新課程改革中,多媒體教學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由于多媒體教學集文字、圖像和聲音于一體,因此能通過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的刺激幫助學生學習,讓原本枯燥的教學內容變得更有趣,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如講授《紫藤蘿瀑布》時,可以讓學生寫寫自己想象中的紫藤蘿瀑布;隨后,直接使用多媒體播放紫藤蘿的畫面,讓學生對比自己想象中的場景和真實場景的不同,從而領會作者描寫景物時的細膩筆觸和寫作手法,感受作者見到紫藤蘿瀑布時的內心情感,對比自己想象中的場景,使學生領會描寫景物時的技巧手法。
二、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1. 多媒體課件的使用使教師當堂批改作業的方式發生了變革。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在傳統作業方式的基礎上,更彰顯了現代信息技術帶給初中語文的變革。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對學生的當堂作業進行批改,讓多媒體課件成為教師當堂批改作業及輔助教學的重要工具,為初中語文的教學研究提供幫助;2. 多媒體課件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教學過程,使語文很多作業都可以當堂完成。多媒體課件將課堂進行延伸,使學生擴展視野,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很多在傳統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在課下完成的語文作業都可以在課上通過多媒體課件解決,并且當堂批改,有效地加深學生的記憶。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互溝通、生生之間的互動都讓學生樂于參加課堂練習,并提高語文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提升教學效率
多媒體作為創造情境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在中學語文教學課堂中需要巧妙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因為它具有直觀、形象、動態的特點,不僅能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段,還能再現文章內容的情景,將復雜的課文內容或者是中心思想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在充分發揮想象的同時,激活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多媒體的直觀現象使教學的過程情景化、形象化,從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傳輸。當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音樂渲染課堂要適可而止,否則就會大大降低教學效果,那么這就要求語文教師首先要提升自己對課堂的控制能力,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在情景教學的創設中,要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針對一個問題的時候,要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層面去分析,在自主探索的學習中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解《空城計》一文時,根據教學內容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在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地探討和分析不同人物的特點,如孔明就屬于足智多謀、司馬懿就屬于老謀深算等。另外,再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拓展性的分析,如若是司馬懿識破了諸葛亮的空城計,那么中國歷史將會怎么改寫呢?若是魏國領兵是司馬昭,那么諸葛亮還會使用空城計嗎?等等之類拓展性的問題。在課外,還要不斷地鼓勵學生專研相關的歷史資料,然后在課堂上相互探討自己的心得體會,從而更準確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心理變化等。這樣開放性的教學情境創設就能大大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四、融入多元元素構建網絡課堂
教師自身要強化內功,認真做好教學準備,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將現代多媒體教學同傳統板書教學模式有機結合起來,巧妙利用多媒體的信息資源,在幫助學生擴大教學信息類的同時也要教會學生自我思考、總結和創新。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融入多元文化元素。如在教學《論語》時,可以播放于丹教授在《百家講壇》中的精彩片段。學生在欣賞視頻的時候,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重要的字眼,并詳細介紹哪些內容同教學內容相關,讓學生分組討論后派代表上臺發言,結合自身的體會談談對論語的理解。這樣的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潛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構建新形勢下的初中語文網絡教學模式,建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網絡課堂。利用校園網將教學所需要的聲頻、音頻、動漫、圖片、文本等同閱讀、寫作、朗誦有關的資料放在教學的服務器上,通過網絡教學課程幫助學生實現“一對一”的教學互動。教師也可設置課堂提問、教學意見反饋、習題作業等欄目,在技術上實現師生平等交流的信息平臺,增強教學的互動性。
五、合理利用載體激發求知欲望
多媒體教學離不開各種圖表的利用,這些載體能讓情景再現,以情激趣,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各種圖片和表格的合理利用能有效幫助學生獲得信息、提高辨別能力,達到以圖引文、以圖解文、圖文對比、圖中找文、由文找圖的效果。初中課文中不少文章都跟雪有關,如《沁園春·雪》、《雪》、《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教師在教學中均可借用雪景圖片或視頻,讓學生有漫天飄雪、置身其中的感覺。再如講授《云南的歌會》這節課,在七彩云南多姿多彩的美麗景色中,古老的隊歌、傳歌、放歌場景令人心馳神往,教師利用圖片、視頻和音頻等載體,能將現實場景呈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感受自由奔放、自由隨性的動人場面,幫助學生展開想象,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初中語文教學要適應時代發展潮流,必須進行改革。傳統模式下的語文教學限制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阻礙了學生各種能力的提高。初中語文課堂上必須繼續使用多媒體教學,初中教育工作者更要積極參與實踐,并在實踐過程中不停發現和探索多媒體教學的內在規律,實現初中語文教學現代化。
參考文獻
[1] 鄧貴生.多媒體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1.
[2] 夏建東.多媒體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