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斌
【摘要】 試卷作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標尺,在教育測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筆者在總結各類命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促進地理教師命題水平的提高,有效指導學生學好地理,培養核心素養的目的。
【關鍵詞】 難度值 試題情境 設問 參考答案
地理試題編制也稱作命題,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一份好的地理試卷,它可以反映命題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可作為學生學好地理知識的載體。本文根據近幾年學?;蚩h市區統一考試地理試題編制出現常見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試卷難度控制不到位
不同的測試對試卷的難度值有不同的要求,高一、高二地理階段測試的全卷難度值為0.70—0.75左右;高三階段考試和模擬測試的全卷難度值為0.55—0.60左右,與高考難度值接近。近幾年縣市區和學校在高二(文科班)和高三地理命題中也多次出現試卷的難度值為0.45—0.50左右,甚至0.45以下,說明期末試卷難度偏大,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和目的。試卷難度值控制不到位,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考查內容選取不到位,沒有注意所考查內容能力目標和層次,過于注重考查學生綜合思維能力,超越大多數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主要的原因之二是一份試卷中所選取得優秀(精典)試題或易錯易混試題偏多,對學生的接受程度欠考慮。
試卷難度值控制是否合理,關系著考試的目標能否實現,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命題者命題工作態度和專業水平。因此命題者要加強學習研究,提高地理專業水平和命題水平。第一,研究考試的內容。地理必修模塊水平測試的內容為單一模塊,應側重強調基礎性的原則,突出主干內容,突出考查學生所學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注重學科基本思想和學習方法的考核,考查初步應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盡量少出現綜合性很強的試題;高三模擬測試的內容有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還有區域地理的內容,難度要求較高,考查的重點按高考考綱要求突出綜合性的原則。第二,研究測試的對象。試題的編制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綜合理解能力。試題的難度值控制高一地理模塊水平測試要遠低于高三模擬測。由于高一的學生沒有經過系統的綜合復習,要從情境材料、圖像中獲得提煉有價值的信息,又要與所學的知識建立有機的聯系,然后組織全面的答案,是有很大的困難。第三,加強命題研究,有效控制試卷總體難度。在多次命題過程中,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對試卷進行分析、評判和修正,合理配置難、中、易題比例,盡可能使預估難度接近實際情況,才能保證考試結果與目標的一致性,使測量的評價更加有效、準確。
二、試題情境設置不夠精煉得體
試題情境可以從新聞報道,公報、區域規劃、期刊論文等獲取,情境設計要服從立意,設置要精煉得體。例如:有關武廣高速鐵路的一道綜合題的材料提供一張“十一五”重點建設的30多條鐵路線規劃圖及300字文字說明,圖文材料沒有處理直接試題的情境。命題者為了服從立意的需要,追求新奇或創新,關注時事熱點又貼近生活,忽視了對網絡材料和圖片剪取、篩選、處理而導致圖像內容過于復雜,材料拖沓冗長,干擾學生答題,影響學生從材料中獲取有用信息的時間和質量。
因此,從新聞報道、網絡、期刊論文等獲取的素材內容轉化為地理試題的情境內容,所選取的內容盡量避免無用信息,信息量與立意及所考查的知識能力的層次相符,信息量也不宜過大,做到言簡意賅,突出主題。
三、設問不夠嚴謹
設問是試題的呈現形式,所涉及的地理學科內容必須在規定范圍以內,其關系著立意實現程度。根據情境,圍繞立意的設問,要避免出現影響答題的啰嗦,而含義不清的設問。例如期末一道試題的設問“根據三幅不同歷史時期城市用地示意圖及所學的知識,簡析廈門市城市發展的驅動力?!?該設問“城市發展”指向不明確,導致學生無所適從,不知如何作答回答。因為城市發展包括政治、經濟、人口、文化以及城市本身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部分成績好多同學就會聯系到必修2教材第二章第三節的城市化發展的動力。從參考答案推測命題者的立意是從人口遷移的角度來看,驅動力指城市化的拉力——吸引人群來到城市的因素。設問指向不明確另外一種主要表現為產生歧義。
設問指向不明確又一種主要表現為問域太寬或過于開放性的設問,即設問的詞語外延過大,出現多種不同的答案。比如:簡述長江流域的水文特征。該設問范圍太大,而出現兩種不同的答案(相對于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區河流的長江流域的水文特征和長江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
因此,設問的題干要再三斟酌,不要產生歧義;設問的范圍要適當,或增加限定性條件(如從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來分析)的設問,最終使設問的指向既明確又具體,語言既準確簡明又通俗,從而符合立意要求,達到預期的目的。
四、答案設置欠缺科學準確
試題編制好后要逐題進行參考答案的設置、修改,使答案達到科學、準確、合理。答案設置常見出現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答案不夠簡練;二是答案的要點不全;例如:為了解決未來小城鎮的用水、用電問題,該地區計劃在甲處修建水電站,選擇該處建壩的理由是什么?答案“工程量?。ㄋ畮煨钏看螅边^于簡單,需要進行補充“甲處位于峽谷,工程量小,安全系數大;上游為盆地水庫蓄水不僅庫容大,而且較大的集水面積?!比菣C械地套用答題模型。如“分析圖中的高新技術產業布局的區位優勢”的設問試題,答案從技術密集型產業的三個區位(知識和技術、交通、環境)因素分析套用。該技術產業區沒有瀕臨河湖海,又沒有公園、綠地且西南部又臨近化學工業產業區,而參考答案套用環境優美是不準確的。
因此,參考答案的要點要言簡意賅,針對性強,要點完整突出有層次感且注重地理專業術語,盡量避免機械地套用答題模型,層次不清,缺乏邏輯性等問題??茖W規范的答案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拓寬解題的思路,掌握答題技巧。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考試中心.高考地理測量理論與實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羅秋官.地理綜合題命題常見失誤探析[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