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祥英


【摘 要】 目的:評價胎盤早剝急診剖宮產終止妊娠的高危風險以及母嬰結局。方法:選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急診收治的胎盤早剝患者100例,均行急診剖宮產終止妊娠,采用回顧性分析法研究100例患者臨床資料,分析胎盤早剝的高危因素與急診剖宮產終止妊娠的臨床療效。結果:胎盤早剝高危因素主要為高血壓、胎膜早破、糖尿病,采用急診剖宮產終止妊娠法,11例(11.0%)早產,1例(1.0%)死胎,4例(4.0%)新生兒窒息。結論:胎盤早剝高危因素與剖宮產終止妊娠的母嬰結局有關,應采用急診手術法改善母嬰預后。
【關鍵詞】
胎盤早剝;急診剖宮產;終止妊娠
胎盤早剝主要是孕婦分娩之前,部分或是全部胎盤與子宮壁相互剝離,多發生于懷孕140d左右或是分娩時期,病情具有隱匿特點,發展的速度較快,如若不能及時治療,將會引發早產與產后出血等并發癥,對孕婦與胎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基于此,下文分析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急診收治的100例胎盤早產患者資料,評價高危因素與急診剖宮產終止妊娠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急診科室共收治100例胎盤早產患者,最大年齡30歲,最小年齡23歲,平均年齡(26.3±1.4)歲。回顧性分析患者資料。
1.2 方法
在產婦確診為胎盤早剝之后,應立刻進行急診剖宮產手術,開通靜脈通路,并補充血液,將預防大出血作為主要目標開展臨床護理工作。在完成手術之后應再次輸血,采用熱敷按摩方式護理患者子宮,提升收縮能力。如果子宮收縮效果較差,應當采用子宮切除手術的方式。與此同時分析100例急診剖宮產終止妊娠的胎盤早剝患者臨床癥狀與并發癥資料,了解高危因素與母嬰結局[1]。
1.3 判定標準
動態記錄患者急診臨床表現、剖宮產終止妊娠母嬰結局、胎盤早剝類型與母嬰結局相關性等指標,判定剖宮產終止妊娠的臨床療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法明確胎盤早剝的高危因素。
1.4 統計學分析
本文100例胎盤早剝急診剖宮產終止妊娠患者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急診臨床表現
分析100例胎盤早剝患者的急診臨床表現,30例(30.0%)為陰道出血,20例(20.0%)為下腹疼痛,10例(10.0%)為高血壓,10例(10.0%)為糖尿病,20例(20.0%)為羊水過多,10例(10.0%)為血性羊水。
2.2 胎盤早剝類型與母嬰結局關聯
將胎盤早剝分為輕度與中重度類型,經臨床檢查輕度類型為40例,中重度類型為60例。研究胎盤早剝類型與母嬰結局之間的關聯。詳見表1。
2.3 急診剖宮產妊娠終止手術后的母嬰結局
在100例胎盤早剝患者急診剖宮產妊娠終止手術之后,11例(11.0%)早產,1例(1.0%)死胎,4例(4.0%)新生兒窒息。還有急性腎功能衰竭1例(1.0%)、子宮胎盤卒中患者15例(15.0%)。其余患者均為正常分娩。可見采用急診剖宮產妊娠終止手術的臨床療效為68.0%。
2.4 胎盤早剝高危因素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法研究胎盤早剝的高危因素,經過單因素分析結果的觀察可以得知,胎盤早破、高血壓、糖尿病都屬于胎盤早剝的高危因素。詳見表2。
3 討論
胎盤早剝屬于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是引發產后大出血的主要因素,對產婦的生命安全與胎兒健康造成直接影響。經過調查可以得知,目前我國胎盤早剝的發病率在0.4%左右,尚未明確具體的發病機制。在調查研究胎盤早剝疾病的過程中,可以發現高危因素主要為胎盤早破、高血壓、糖尿病等,還與產婦的年齡有關,高齡產婦胎盤早剝發病率較高[2]。在上文研究中對胎盤早剝的高危因素進行分析,采用LOGISTIC分析法了解到,高血壓合并胎盤早破也屬于高危因素之一,應給予充分重視與研究。在上文研究中,100例胎盤早剝患者35例(35.0%)為胎盤早破,25例(25.0%)為高血壓,40例(40.0%)為糖尿病。對于產婦高血壓疾病而言,由于血壓體征指標逐漸升高,導致基底膜的螺旋小動脈出現急性的粥樣硬化問題,導致毛細血管出現缺血或是壞死的現象,局部血腫,誘發胎盤早剝。對于胎盤早破而言,由于孕婦胎膜早破之后羊水膜腔之內感染,導致白細胞增多,蛻膜與子宮壁之間相互分離。在破水之后羊水會流出,導致臍帶受到壓力,胎盤小葉的血流出現阻斷現象,引發宮腔窘迫,不僅胎盤早剝病癥嚴重,還容易引發新生兒窒息與酸中毒并發癥,剖宮產的發生率較高[3]。
孕期高血壓疾病對新生兒的預后產生直接影響,且高血壓也會引發死胎,風險率較高。因此,在急診剖宮產終止妊娠手術過程中,應重視高血壓患者的手術情況,明確胎盤與子宮壁血液壓力指標,了解是否已經進入到了子宮肌層中,并明確是否出現了肌纖維分離與變性的問題,如果發現紫藍色瘢痕,就可以判定為子宮胎盤卒中,屬于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問題,對母嬰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影響。
在國內外臨床治療報道中,胎盤早剝可以采用胎心動態監測法,在20min之內進行急診剖宮產,能夠降低新生兒窒息率、死亡率與腦癱率,因此,在胎盤早剝臨床治療的過程中,一旦經過臨床檢查確診,就要立即采用剖宮產終止妊娠,最大程度上提高胎兒的存活率。如果孕婦分娩之后胎兒已經確認死亡或是短時間之內無法通過陰道分娩,就要立刻開展急診剖宮產手術工作,以免出現胎盤卒中與其他并發癥[4]。
綜上所述,胎盤早剝高危因素主要為:胎盤早破、高血壓、糖尿病,行急診剖宮產手術之后,臨床療效為68.0%,因此,在孕婦確診為胎盤早剝之后,應該立即采用急診剖宮產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5]。
參考文獻
[1] 楊小苗,范格麗.胎盤早剝15例臨床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6,(23):3322-3323.
[2] 劉念,紀宗淑,湯睿,等.HELLP綜合征臨床多學科綜合治療分析[J].安徽醫學,2016,(09):1087-1089.
[3] 佟玲玲,劉莉,敖禹,等.球盤狀胎盤前置血管破裂并發胎盤早剝1例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11):1946-1947.
[4] 烏云.13例HELLP綜合征患者臨床分析[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7,(04):466-467.
[5] 張麗娜.重癥醫學科重度子癇前期和子癇患者臨床特點分析及Th17/Treg細胞的表達[D].山東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