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按照“實踐·特點·要領”這種論述模式來分別論述了對比南北音樂風格掌握江南音樂風格二胡作品的演奏特點以及江南音樂風格二胡作品演奏要領兩大方面。江南音樂風格二胡作品是我國民樂中風格比較明顯的作品,屬于我國比較經典的音樂文化。本文針對江南音樂風格二胡作品演奏特點進行闡述,以此希望我國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到這種音樂文化,推廣我國傳統音樂文化。
【關鍵詞】江南音樂;二胡作品;中國文化
【中圖分類號】J613.3?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中國江南音樂風格的二胡作品,在音樂教學以及演奏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音樂教學中江南風格二胡作品受到重視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其技術技藝,還是因為其承載著我國二胡這種傳統藝術,內涵著這種文化獨特的文化精神以及個中內涵。歷史上早就已經出現了有關南音中“二弦”的概念,以及在不斷發展過程中也相繼形成了“南湖”“江南絲竹”等,這種種現實就表明了在二胡藝術中所談及的“江南”,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地域的界定或者是一個風格的定義,針對傳統音樂來講,“江南”這個詞本身就象征著多種類的風格或者流派。站在這個角度上來說,“江南風格”也絕對不是一種地域性風格的合稱。這種情況就說明了如果想要學習江南音樂風格二胡作品,就要對其不斷研究,深入理解其內涵,并在這方面不斷發展創作,還需要不斷對其進行擴展。
一、中國江南音樂風格二胡作品演奏特點理解誤區
對于江南音樂深入理解,掌握江南絲竹特性之后,大眾甚至一般的學習者對江南音樂風格二胡作品都會產生一種理解誤區,這個理解誤區就是他們都從字面理解或者初次感官上就認為江南音樂風格就是陰柔、細膩、婉轉的曲風。因此,學習者在嘗試演奏江南音樂的時候都會選擇去表達音樂的柔美音色或者連貫的歌唱性,諸如此類的表演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算是錯誤的,但如果對江南音樂有了深入理解以后,就會發現柔美的江南音樂之中還是存在晴朗的節奏點、結構十分清晰的節奏框架,也就是說,江南音樂并不是柔美的貫穿。江南音樂可以稱得上為點線結合,也可以稱得上是剛柔并濟,在江南音樂中有動靜相宜的對照之美,同時也有輕重緩急的敘述。因此,如果僅僅認為或者強調江南音樂的柔美來形成和北方音樂粗狂的對比,這樣就沒有辦法對江南音樂有一個非常全面且深入的了解。針對江南音樂來講,其中存在“糯米腔”,會給人特別黏的感覺,這也是江南音樂區別其他音樂的一個獨有的特點。但是在這種黏音樂之中存在非常強的韌性和筋骨,在點線結合節奏框架之中表現出來,具有特別強的關聯性。
二、對比南北音樂風格來掌握江南音樂風格二胡作品演奏特點
對于音樂來說,需要站在文化體悟以及了解角度來對其風格、語言特色、技術技巧和固定區域的地理情況以及風土人情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甚至對所有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梳理,按照需求分別并作出比較,這樣才能對音樂有更深層次的把握。對于二胡作品也是這樣,只有深入把握才可以更為精準地表達出蘊含在其中的精神,尤其是南方二胡作品和北方二胡作品雖然種類多樣,但在本質天特點上還是存在很大差異性的,如果能有一個比較好的理解和把握,就能更好地演奏出南北風格二胡作品。中國音樂中的調式主要以五聲性為主,然而不同地區在音階或者調式上還會存在很大差異性。對于部分地域風格非常明顯的作品,在掌握作品風格特點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對微分音音律特征的了解和把握。一些特定高音由微分音構成,利用鋼琴沒有辦法表演出來,哪怕是小提琴也不會將其完美地表演出來,但是卻可以用二胡隨心所欲地表演出來。其中非常鮮明的例子當屬西北二胡作品,這里面包含了很多裝飾音,從而構成非常獨特的音樂風格。西北音樂中還存在歡音和苦音,例如,《秦腔主題隨想曲》和《紅軍哥哥回來了》旋律中有7和4,滑揉手法可以完美地展現出還降7和還原7、升4和4中間特有的動態音高。適當的節奏控制可以突出地方特色。還有一個比較鮮明的例子就是廣東音樂。因此,從這個角度可以對比南北音樂特點來研究江南音樂風格二胡作品演奏特點。
三、江南音樂風格二胡作品演奏和學習的五個要領
(一)梳理不同地方音樂風格演奏的技術技巧特征和句法要領
不論表演什么樣風格的作品,皆是通過技術、技巧的合理組合來表達一個作品的語言特征,從而完美地呈現出作品內涵。就二胡節奏技術技巧來說,在演奏不同風格二胡作品的過程中,會使用到潤腔、揉弦、裝飾音等不同技術技巧,中國音樂正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技巧來表達出音樂的形態以及風格;在不同音的銜接上,表達出其地域特有的韻律特征,并且這種演奏的技術技巧能夠利用定量分析肢體動作的范圍、速度、強度、角度和方向,以此來使自己的演奏更加精準,掌握技巧表達音樂聲腔的動作,從而表達出作品的特有風格。例如,演奏江南音樂二胡作品,在聲音上要盡可能柔潤,在旋律銜接上要盡可能輕柔,這樣才可以更好地表現出來江南音樂獨有的特點。因此,在演奏過程中所用到的滑音大多是一些小滑音,處于三度之內,手指的動作更輕,有時很連貫,有時更輕柔,因此實際演奏的時候,手指要靈活,手腕和肘關節應該與手指和身體相協調,前場動作更加活躍,整體動作協調流暢。
(二)合理銜接各種技術技巧,準確把握音樂表達規律
利用尋求不同演奏技巧組合的技巧規律,精準掌握音樂表現規律就能夠呈現出來風格鮮明的地方音律。如在演奏江南風格二胡作品的時候,因為其音色柔美,所以配上中速的滑音可以有效地表達出柔和婉轉的音樂風格,這特別像江南地區的吳儂軟語,表現出江南音樂特有的氣質和色彩,并且還在審美上同對應自然、生活情境產生關聯性,以此給人聯想的空間,衍生出其風格特質。
(三)綜合了解特定風格區各方面特點,掌握和地方語言相關的演奏方式
把握江南音樂風格二胡作品演奏特點的時候,除要把握住對應的技巧,還可以接觸該地區語言。不同地區的方言在語調、音韻、調值、咬字吐音方式等都會有所不同,調性與預期的不同節奏通過轉換與轉換逐漸轉化為音樂調性的表達,體現在調性調控、從句、節奏等方面,并轉化為音樂語言風格的獨特特征。還可以通過戲曲、民歌來體會其風格特點,甚至還可以通過地區舞蹈來了解地方音樂的韻律。
(四)以“性格化”“擬人化”的方式把握作品并提取信息
演奏不同區域風格作品或同一區域不同音樂作品時,可將每一種作品風格特點當作人的性格特點,按“擬人化”“性格化”方式把握或者記憶。這種對不同區域人文特征、人文情懷和音樂特征的了解,可以直觀地感受到不同區域的人對生命、宇宙天地的那份情懷。學習時可通過對不同層次的梳理分析和轉化為一種思維方式,就可以形成對江南音樂作品更好的理解。
(五)在演奏中建立“用中國音樂文化詮釋二胡作品”的表演文化美學觀念
二胡的傳承已經成為一個地域超越特定風格的中國民族器樂,我國在世界舞臺上呈現次數最多、最頻繁的作品就是《二泉映月》,到今天已經成為了中國音樂的代表。當二胡藝術發展時間越久,其音樂風格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多樣化。所以,對于二胡專業人才培養來說,對其二胡演奏中的“文化詮釋力”的培養和要求也越來越高。
四、結語
所有地域及風格的二胡作品在演奏的時候都會有共性存在,即便它們各自存在是不斷變化的,但其中的規律是對立存在的。理解江南音樂二胡作品的時候,可通過江南戲曲、舞蹈等來把握其中音律,感受音調韻律、技術技巧之間的組合等,真正感受江南音樂二胡作品的美妙之處。
參考文獻
[1]張津巾.探尋江南音樂文化的精神軌跡——《江南音樂史》讀后[J].當代音樂,2018(9):78-79.
[2]臧鳳皎.巧用體驗,讓學生感受音樂創作手法——《江南絲竹》教學設計[J].創新時代,2018(4):96-97.
作者簡介:林森(1996—),男,江蘇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