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雪梅
【摘?要】 目的:評價圍手術期護理在腹腔鏡手術治療宮外孕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90例宮外孕患者,并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和對照組(圍術期常規護理干預),每組各45例。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對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宮外孕患者采用圍術期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腹腔鏡手術;宮外孕;圍術期護理;效果
文章編號:WHR2018085006
宮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宮腔外著床的多發急腹癥,目前臨床多采用腹腔鏡手術方式治療宮外孕疾病。相關研究表明,對行腹腔鏡手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圍術期的臨床護理效果及護理滿意度[1]。因此,本文作者探討了圍手術期護理在腹腔鏡手術治療宮外孕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90例宮外孕患者,并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經現病史、B超檢查、妊娠試驗等臨床確診為宮外孕。觀察組:年齡20~40歲,平均(30.9±4.0)歲,初產婦23例,經產婦22例;對照組:年齡21~42歲,平均(30.7±3.8)歲,初產婦24例,經產婦2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本組患者均實施圍術期常規護理,即在術前采取常規檢查,并做好手術器械及相關藥品的準備;術前常規準備,對手術切口處進行消毒處理,對術后感染的發生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術前0.5h留置導尿管,并持續開放引流袋,麻醉后對患者的尿量變化進行嚴密觀察;術中嚴格按照無菌操作標準執行,積極配合醫生操作;術后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嚴密觀察,叮囑患者多休息,正確指導患者健康飲食,少食多餐,并將術后陰道出血的預防及處理措施告知患者。
1.2.2?觀察組?本組患者均實施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包括以下措施:1)術前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將手術方法、麻醉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為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詳細的講解,加強術前巡視力度,主動與患者進行有效的交流,及時掌握患者內心的想法,針對患者心理狀態給予其正確有效的心理疏導,通過列舉腹腔鏡手術治療的優點以及臨床成功治愈的案例,并可邀請經腹腔鏡手術治愈的患者進行講解,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減輕患者的顧慮,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2)術中護理:取頭低臀高位,腹腔鏡手術中,給予患者實施全身麻醉,麻醉后保持原有體位,利于手術順利開展;術中積極配合醫生做好護理工作,同時觀察患者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變化情況,給予保溫護理,用棉被遮蓋患者的暴露部位;3)術后護理:將患者送回病房后,給予患者低流量吸氧措施;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尤其要注意患者有無出現腹脹、壓痛、皮下氣腫等臨床癥狀,有無切口滲血、切口感染等異常情況,一旦發現需立即告知主治醫生,并及時做好應急處理;留置導尿管期間,對患者的尿量變化情況進行記錄,固定好導尿管,定期清潔患者會陰部,確保會陰部保持清潔、干燥,術后1d患者無出現不適,可將導尿管拔出;術后恢復期,給予患者正確的飲食指導,術后6h主要可食用流質食物,待肛門排氣后,可食用半流質食物,隨后可食用一些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類食物,禁煙禁酒,禁止食用辛辣刺激類食物;待患者病情穩定后,指導患者早日下床活動,注意運動強度不可過大;出院后,給予患者發放健康宣教手冊,并叮囑患者在60d內禁止性生活,定期來院復查[2-3]。
1.3?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出院時間;觀察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依據焦慮自評量表評定患者的焦慮狀態,總分在50分以上則表明患者有焦慮狀態;依據抑郁自評表(SDS)評定患者的心理狀態,總分在53分以上則證明患者有抑郁狀態。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數據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數據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
2.2?兩組患者術后SAS、SDS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SAS、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
2.3?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術后切口感染3例,切口出血2例,皮下血腫4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4.44%;觀察組患者術后切口出血1例,皮下血腫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6.67%;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宮外孕是因受精卵在子宮外著床而導致的,臨床主要表現為陰道出血、腹痛等癥狀,目前腹腔鏡術是宮外孕治療的主要措施,腹腔鏡手術治療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4],但手術自身的應激性和患者不良情緒均會影響手術效果。圍手術期護理是一種新興的護理模式,強調患者的心理及生理的舒適度。圍手術期干預用于宮外孕腹腔鏡手術治療中可促使患者身心舒適,減少外界環境給患者造成的不良刺激,確保手術治療效果[5]。因此,本文作者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宮外孕腹腔鏡手術患者分別實施圍術期綜合護理、圍術期常規護理兩種干預措施。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胃腸道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等各項指標均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6.6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4.44%(P<0.05),觀察組患者術后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綜上,對宮外孕腹腔鏡手術患者采用圍術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顯著,不僅可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改善患者緊張、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還可大大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曾種,李玲,梁可為.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在腹腔鏡治療宮外孕患者中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6,06(10):101-104.
[2] 唐秋霞;劉春梅.腹腔鏡手術治療宮外孕患者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6,(05):106.
[3] 李景紅.綜合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治療宮外孕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04(52):10197-10198.
[4] 張愛蘭.綜合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治療宮外孕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06(18):241-242.
[5] 圍術期綜合護理措施在宮外孕患者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4):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