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孟超
摘要:在古裝影視劇中,給演員量身打造合適的服裝是十分重要的,優秀的的服裝設計,不僅能夠充分體現劇中人物所處的時代特點、性格特征和身份地位,而且也會給觀眾視覺上的沖擊,為他們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我們還可以通過服裝透視人物的內心和情感,同時在某種程度上達到提升影視本身意境的作用。因此,服裝設計是古裝影視劇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充分體現了其審美意義和社會價值。本文以張藝謀的新作《影》為例,通過對其獨特的服裝設計風格的研究,感受古裝影視劇中新穎的服裝設計理念,為影視劇服裝設計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古裝;影視劇;服裝設計理念
中圖分類號:J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19)01-0125-02
張藝謀執導的古裝電影《影》日前火熱上映,這部電影除了強大的演員陣容和精湛的演技,以及影片本身所展示出的深刻意蘊和內涵之外,最吸引人眼球的當屬劇中人物的服裝所構成獨具中國風的畫面感,這種獨樹一幟的服裝設計理念讓觀眾耳目一新,我們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就仿佛置身于一幅幅水墨畫之中。這與以往大多數古裝影視劇華麗的服裝設計風格迥然不同,但卻給人以別樣的感受,對影片自身的意境也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1 純中國風的服裝樣式
傳統水墨畫中的墨雖然不如五色豐富,但是卻有自己獨特的色彩內涵,用墨使得畫作達到傳神的境地,是水墨畫所追求的極致,畫家通過筆墨來傳達萬物的生命與活力,其中又包含著畫家的審美理想與創作理念。而對于服裝設計來說,傳統的漢服樣式,搭配上水墨畫細致、飄逸的線條和深淺不一的色彩,給服裝提升了精神內涵,服飾仿佛活了起來,有一種不言而喻的美感,這就是中華傳統文化所賦予服裝的獨特魅力,影片《影》就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
首先,色彩淡雅,以傳統水墨黑白為主色。時代在發展,人們的審美觀也隨之發生著變化,因此古裝影視劇的服飾色彩搭配如果一味地因循守舊,僅僅為了追求與歷史的統一性而生搬硬套,那將必定陷入設計的死胡同,導致無法呈現出多樣的視覺效果。而現代的古裝影視作品所追求的,往往是服裝的華麗與多彩。但就是在這樣的趨勢下,也不乏有淡雅之風存在,就像在影片《影》之中,服裝整體的色彩都十分淡雅,并且以黑白兩色為主要色調。《影》的服裝設計者陳敏正先生說二“在駕馭黑白灰的關系里,比駕馭一個彩色世界更難”,但是在影片中,服裝所展示出的中國水墨畫的細致描繪和高雅意境,卻并沒有讓我們覺得單調和乏味,設計者將飄逸的漢服與中國水墨畫的寫意相結合,對于黑白色度的控制也是恰如其分,在衣服上的韻律和節奏更是恰到好處,并且具有一定的完整度,讓服裝煥發出獨特的審美感受。華麗和鮮艷的服飾自然是美的,但是我們也不妨嘗試一下用樸素的色彩創造出更為唯美、雅致的服裝。
其次,量身打造與劇中人物氣質相吻合的服裝。古裝影視劇中的服裝,首先必須為塑造劇中的人物形象特征而服務,這是服裝設計首先需要考慮的方向。具體來說,劇中人物所穿服裝的顏色、款式等,都要充分按照劇本當中的要求,設計人員要將衣服和人物融為一體,服裝要完全符合人物的氣質和性格,適合人物的服裝會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川。例如在影片《影》中,對于女性的服裝來說,顏色和樣式設計相對要柔美一些,身上黑白灰色調的占比,用了60%-70%的留白,女演員服裝的韻律體現在她們的練劍服上。練劍服是黑白灰的韻律,但是更多采用的是清淡的霧狀潑墨式風格,這就使得角色更能體現出那種女性的溫柔和美好。而關曉彤所扮演的青萍,服裝上的水墨有點像梯田和硬筆水墨,她不是那種大潑墨,而是采用了一種水拓畫的方式。這跟她的角色有很大關系,因為她在電影里扮演的正好是一個充滿男孩性格的長公主,所以她和孫儷的那種柔美截然不同,在這個環境里她誰都不怕,例如哥哥在前面上朝,她就在后面偷聽,哥哥有做的過分的,她就立馬開始指責哥哥,就是這樣一種個性,所以在選擇水墨色彩的圖案以及墨的濃淡度上,設計者們做了一些特別理性的人物設計,與人物本身的特點相得益彰。而對男生的處理則恰好相反,他們采用的是60%-70%的潑墨,沛國皇帝的朝服,也是這樣的設計。有其韻律,有深有淺,范疇比例也不一樣,給人帶來的氣質則自然也有所不同。比如,真實的都督子虞,長期生活在陰暗之中,這是一個醉心于權術的癲狂形象,因此他的衣服色彩晦暗,是顏色很深的水墨畫風,濃墨寫意,象征了他內心的黑洞之大。他經常衣衫不整,通過服裝充分表現出了他陰冷、癲狂的形象。而他的替身境洲的服飾,則更多偏向于水墨白的風格,翩翩少年,氣宇軒昂,在他多年模仿都督的過程中,他力求達到形似與神似,但是他和子虞不同的是,他活著并沒有喪失人情,這個人物是有溫度的,所以他的服飾相對來說并沒有子虞那般濃墨,而是給人以淡雅之感,是一個翩翩少年的形象,所以服裝設計風格自然有所不同。鄭愷扮演的沛國大王,當他花天酒地的時候,屬于一種陰性美,張開大袖子,以白顏色為主題,給予適當的勻染,而當他最后覺得把握了政權,鏟除了異己,收復了失去的境州城以后,變成了黑白韻律碰撞的一種感覺,有黑白灰的區別。
另外,樣式吸取了漢服文化的精髓。中國的漢服文化可謂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漫長的中國服裝文化發展史中,漢服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智慧。而在電影服裝設計中,我們就將漢服的設計理念展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在古裝影視作品中,則更為關注漢服的設計水平。在古裝電影影片設計中,提高漢服的視覺效果是一個難題。漢服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在朝代的更替與歷史的演變中,更是不斷從各民族、各文化系統中汲取營養,使得漢服的形制、色彩、配飾等在自身代表的精神文化內涵,呈現的禮儀文化在風采不變的基礎上,逐漸豐富并愈發多姿多彩。漢服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大袖子”,給人以飄逸之感,在影片中,人物揚起袖子,盡顯畫面感。影片的朝代為模糊處理,但是導演為何偏偏選擇了漢服作為劇中主要的服飾呢,這就是我們本民族傳統文化的象征,而水墨畫的處理風格也正好與漢服相得益彰,純中國風,是影片所追求的服裝設計理念,這種理念也造就了影片獨特的審美感受。
2 意境化的設計追求
在服裝設計中,不僅要使服裝在外在表現方面博人眼球,除此之外其中的意境應該是設計師所要追求的更高境界。因為它不僅可以反映設計師的審美體驗和審美理想,而且也能使影片煥發不一樣的光彩,這樣也就使得服裝設計達到了另外一種藝術境界。具體來說,古裝影視劇的服裝設計中的意境美,并不是機械的模仿和復制,而是設計師創造的一種新境界[2]。這種新的境界主要來自于設計師對服裝個性特征的獨特把握,是鮮明性與含蓄性的完美統一。設計師能在有限的外在形象表達中,展示出意味無窮的世界,即達到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這也就逐漸激發和調動了觀眾的藝術想象力,在體驗其意境中得到更高的審美享受。而中國古代服裝自古以來就深受儒道思想的深遠影響,以儒道為基礎而形成的主流哲學和美學思想,決定了中國目前較為穩定的服飾觀,其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國古代文化之精髓,也是儒道共同的哲學觀。所以,服飾應該要很好的體現角色的精神氣質。
長期以來,我國古裝影視劇中的服裝設計理念較為追求一種月蒙朧的意境美,這也是體現我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比如我們常見的唐裝或者清宮劇中人物的服裝,一般情況下都較為華麗,這是符合歷史現狀的,因為唐裝本身色彩就較為艷麗和華貴,清朝宮廷之內的服飾也較為華麗,一件衣服的設計不僅僅是色彩,還有本民族自身的服飾特色,加上一些掛飾,共同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燦爛的服飾文化。而在《影》中,服飾所追求的就主要是意境美,而不是以往大熒幕上的華麗盛裝,服飾就是簡單的漢服,配以水墨黑白兩色,給人一種清新自然之感,而非視覺上很強的沖擊,這就給人以不同的感受,服裝仿佛角色的靈魂,時刻展現出角色的氣質和性格。這就較為符合了我國道家追求的逍遙游狀和超脫境界,這一追求主要以“無飾”為美,即“素樸天下莫能與之爭美”,認為任何事物的美在于它本身的自然天性,并不是在于人為的造作和發揮,強調美和真的統一性,表達了一種潔心靜氣、超然淡泊的意境。
3 現代元素的適當調和
對于古裝影視劇服裝設計來說,如果只是單純的還原歷史,一般會令觀眾感到乏味和無趣,因此,為了抓住觀眾的眼球,迎合現代人的審美眼光,設計者們對服裝往往還需要一些現代化的創新與藝術性的處理。影視劇中,都會基于傳統的漢服服色,進行一定的發展與創新,而不僅僅局限于歷史背景與社會規章制度[3]。古裝影視劇在設計的過程中,除了必須尊重歷史,設計符合時代特色的服裝之外,也可以適當加入一些現代元素,給古板的古代服飾加入一些新鮮的色彩,讓服飾更有活力,從而也能讓人物的形象更為豐滿。例如,很多觀眾看到境洲站在竹筏上和楊蒼對戰的時候,演員的服飾看上去十分隨意似草莽,但是仔細觀察卻是非常時尚,寬大的粗麻上衣給人以灑脫自由的感覺,他不再是那個寄人籬下、任人宰割的小人物,下身褲子很像現在青年人流行的嘻哈風,像“吊檔褲”。因此,雖然是穿在古代人物的身上,卻具有現代男裝的美感,而且看上去也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反而特別符合當時主人公的心境。這種現代元素就給劇中人物賦予了精神氣質,所以,只要進行恰當、合理的改變和創新,現代服裝的設計元素也是可以應用于古裝影視劇當中的。
4 總結
影視劇的服裝對電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視覺元素,也是展現劇中人物性格、身份和氣質的重要方式。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歷朝歷代的服飾形態各異,服裝設計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不斷豐富自身的歷史文化知識,在設計服裝時能夠充分考慮到角色不同性格的演繹,使影視劇的服飾不但要體現當時的時代特色、地域特色,以及民俗風情風貌,還要充分配合角色需要,根據角色定位,將真實性和藝術性二者進行很好的融合。總之,怎樣才能在繼承歷史的同時,又使得服裝設計符合當代觀眾的審美情趣,是古裝影視劇設計師們所要努力的方向。影片《影》就給予我們廣大設計師一個很好的借鑒,設計師不走尋常路,但也突破得恰到好處,給人以別樣的藝術享受。
參考文獻
[1]李桃豐.中國古裝影視劇中服飾設計的藝術研究[J].大眾文藝,2016(1):185.
[2]廖雪梅,楊渝坪,朱利容.古裝影視劇服裝意境美的現代設計表達[J].四川戲劇,2010(2):104.
[3]蔡蓉傅,李曉蓉.漢服色彩在影視劇中的傳承與發展[J].四川戲劇,201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