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沖
隨著科技和經濟的持續進步,中職教育已經逐漸變成目前我們國家十分重視的對象之一。現如今我們國家對于電子信息產業的人才有了更高的需求。然而,當前我國電工電子類專業存在比較大的弊端,導致其培養的學生不僅能力偏弱,而且很難適應當前市場崗位的要求。為此,教師理應提高重視程度,進而提升教學質量。本篇文章將闡述中職學校內部電子實訓教學的具體現狀,并對于改進問題的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見解。
引言:從現階段發展而言,市場對于電工電子專業學生的需求量非常高。為了能夠培養更多優秀的綜合型人才,教師理應改進早期教學存在的不足,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
1.1學生們對于課堂內容的認知存在偏差
中職學生一般都以初中畢業后未能考上普通高中的學生為主,這些學生不但學習能力相對較差,而且往往在學習方面缺乏足夠的自信,認為自己不適合學習。如此自然會對其開拓進取,不斷突破自我的精神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除此之外,一些學生對于實訓項目的認知存在一定偏差,認為其沒有任何意義,只要自己掌握了基礎知識即可。顯然,這一理念存在較大的缺陷,新時代對于綜合性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單一型人才無法在社會立足,進而對其未來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
1.2教師采用的教學模式過于陳舊
在早期的實訓教學中,教師很少會對學生的時間技能進行培養,因此往往在進行實訓教學的時候,通常還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目的、原理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的講解。學生們臨時聆聽,按照教師提供的方法逐步完成實訓任務。這樣一來,學生們自然無法感受到實訓練習的樂趣所在,便會逐漸失去實踐興趣,同時使得自己動手的欲望也有所下降。顯然,這種教學模式存在諸多缺陷,對學生們的綜合水平培養沒有任何益處。
2.1合理改善原有的實訓項目
根據教學過程展開設計工作,主要是指參照具體活動的內容對活動形式進行明確,并以此為基礎展開評價。其最基礎的核心便是工作過程和學習過程結合在一起,根據學生們當前是否達到市場平均水平作為評價標準。
針對電氣化鐵道供電專業的電工電子技能實訓課程,在設計項目的時候,需要將分析維修電工的工作過程能力當做成注意參考依據,并將其分為多個不同的技能模塊,以此促使實訓項目更具針對性特點。
2.2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革新
傳統的教學模式巧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述,而對學生們的實踐水平培養有所忽視。為此,教師便需要對早期的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將“做”當作成主要核心,并將“教”和“學”融入其中,從而真正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全面結合,并將知識的應用性價值展現出來。電工電子技能實訓課程本身便是一門十分強調實踐的課程,通過應用任務驅動的方式,促使學生們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完成學習,進而使得自身綜合水平得到全面提高。長此以往,學生們的學習態度便會發生改變,又原本的被動學習,逐漸變成自主參與,進而提升學習的積極性。
2.3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展開培養
在早期的課程實訓中,教師往往會采用單一訓練的方式,僅僅只重視學生某項單一技能水平的提升。然而現代工業對工作者自身非技術能力同樣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在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為學生們設置兩個目標,分別是基礎技能的鍛煉和綜合素養的培養。在實訓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自身創新意識的提升予以充分關注。為此,教師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小組學生們自主進行職能劃分,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任務。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不僅能夠鍛煉自身的技術水平,而且還能感受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進而使得自身綜合水平得到增強。
2.4合理設置評定制度
對于實訓教學活動來說,成績評定同樣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檢驗學生們學習成果的一種有效方式。因此成績評定,應當真實地反映出學生們的知識水平、綜合能力以及基本素質。在實際教學的時候,由于知識點數量非常多,為了保證評定更具綜合性和全面性,應當分為三類,分別是理論、成績以及技能操作。如此一來,學生們便不會將重心放在某個單一層面,而是更為重視綜合素養的提升。如此一來,學生們的整體水平必然會得到大幅度進步,進而能夠滿足未來市場以及時代發展的基本要求。
綜上所述,現如今電工電子實訓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對培養學生的綜合水平遇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為此,教師理應對早期的教學模式予以改進,不斷更新實訓內容,進而促使學生們更好地融入到課堂之中,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洛陽鐵路信息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