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心怡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用人單位對于畢業生的要求也產生了變化,對此,需要高校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本文分別闡述了輔導員進行就業指導的優勢和作用,以供參考。
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各大高校有必要開展關于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以此為學生指明就業方向,讓學生能夠坦然面對就業問題,在校內培養崗位所需的綜合素養與能力。
高校必須要開展關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課程或是指導活動,而開展的主體無疑以輔導員為最佳,之所以有此一說,在于輔導員具有其他教師所沒有的優勢,具體來講,高校的輔導員一般具備以下幾點優勢:
第一,輔導員是引路者。于輔導員而言,其最主要的角色優勢便是能夠和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在這種溝通之中,可以喚醒學生規劃自己人生方向的意識,而這種意識的存在,能夠有效督促學生完成職業規劃任務,給學生指明發展道路,所以說高校輔導員是引路者,他們能夠向學生講述就業歷程,通過親身體會,讓學生對當前的就業情況有大致的了解,教會他們如何立足于社會,并成為一個有理想、有目標的人;
第二,輔導員是輔助者。職業生涯規劃的開展,要以學生當前的實際情況為準,只有掌握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此項工作,這與我們強調的因材施教理念是一致的,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在這個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學生,每位學生都有其不可比擬的特點,所以在這樣的基礎之下,學生不論是在個人素質方面,還是在興趣愛好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這種不同決定了職業生涯規劃的差異性,也決定了只有適合學生自身基礎的規劃,才能起到應有的指導作用,否則也只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價值,因此選擇輔導員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指導再合適不過,畢竟對于大學學生而言,關系最為緊密的教師也就是輔導員群體了,讓其開展相應的指導工作,更具有現實意義和針對性,應當予以堅持;
第三,輔導員是推動者。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指導非“一日之功”,對此,需要輔導員予以堅持,通過將這種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在提升該項工作的實效性之余,讓學生能有深切的體會。詳細來講,此種指導工作重在“潤物細無聲”,也即這種指導工作難以一蹴而就,學生往往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吸收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并將其應用在自己的職業規劃之中,所以就需要輔導員做到堅持與連續并重,而這一特征也正好符合輔導員日常工作的特點,所以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由指導員來開展再適合不過,如此輔導員就可以在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時,展開職業生涯規劃指導,雙管齊下,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增強學生在職業規劃方面的主體意識,使其能夠自覺、自發的為未來的成長做準備;
第四,輔導員是實踐者。輔導員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還擔任著搭建平臺、引導實踐修正目標的角色。在高校日常中,輔導員工作內容的一部分便是搭建除課堂以外的第二發展平臺,例如創業大賽、設計比賽、暑期下鄉和模擬招聘等,學生通過參加這些活動,能夠鍛煉各項能力,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實際上也是一種拓展學生成長空間的方法,學生有機會認識自我、了解自我,能夠對自己的心理和環境承受能力做出綜合判斷和客觀分析,而這些內容對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而言,無疑非常重要,也即學生在掌握了自己的基本情況之后,才能以此為基礎,針對自己的長處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對于自己存在的不足,也能分清主次,有重點的逐一改進,最終達到規劃的要求,具備崗位所需的知識儲備以及業務素養。
輔導員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有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一般來講,通過輔導員的指導,學生才能準確的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對未來做出可行性預期,所以輔導員應當結合學生的特點與自身的優勢,對學生進行適時、適當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校內資源與在校時間,培養自己的綜合素養,鍛煉自己的職業能力,以便在走出校園、踏入社會后,能夠迅速的適應崗位的需求,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具體來講,高校輔導員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全程化教育?;诟叩冉逃慕逃攸c,學生在每一學年都會面對不同的學習任務,以及完成不同的學習目標,在這種背景之下,輔導員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發展階段制定相應的指導計劃,如此才能將該項指導工作貫穿于學生的整個高等教育時期,例如針對大一的學生,這類學生群體剛從高中畢業,正在適應大學的學習模式與生活模式,對于就業的需求并不是很強烈,所以可以將大一這一學年作為適應期,讓學生先行了解有關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有大致的認知,為之后指導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針對大二的學生,此時這類學生群體已經基本適應了大學的生活,對于未來的發展也產生了好奇心,輔導員可以將這一學年作為探索期,在學生在接受指導之余,學會探索與就業相關的內容,初步找尋以后發展的方向;針對大三的學生,這類學生群體已經處于選擇發展方向的分水嶺,無論是繼續深造學習,提升自身學歷,還是選擇走出校園,盡快就業,于這些學生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事情,在這一階段,職業生涯規劃變得尤為重要,往往影響著學生對未來的抉擇,所以這一學年應當作為定向期,輔導員要加大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針對大四的學生,這類學生群體基本已經對就業問題“心中有數”,所以這一學年可以作為沖刺期,輔導員僅需給予學生進一步的指導,讓學生對未來充滿憧憬,將自己的規劃執行到底。所以對于職業生涯規劃而言,這是一項既需長久堅持,又需日積月累的工作,輔導員最佳的選擇應當是將其分解,通過分階段和分任務,將其有效融入學生的管理工作中,提升指導的有效性,讓學生得到實質性的成長,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第二,個性化教育。所謂個性化教育,也即輔導員根據學生所具備的特長、性格、能力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并幫助學生了解當前就業政策,讓學生在各項方針政策的引導下,樹立科學的擇業觀,以確保學生在畢業之后不會面臨無工作可做的窘境。而要實現這種類型的教育,非輔導員不可勝任,因為輔導員有充足的時機與學生溝通交流,對于學生的認識最為充分,在這種優勢下,輔導員能夠找到觸發學生的“點”,采取啟發式教育,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制定合乎自身實際情況的就業規劃,同時,基于輔導員與學生間具有良好的溝通關系,輔導員也能很容易的參與到學生對于就業規劃的設計過程中,根據學生設計的程度,給予學生個性化輔導,讓就業規劃更富有可行性,所以輔導員不妨從就業教育、規劃設計、心理指導以及創業指導四個方面著手,在學生群體中開展個性化就業指導教育。
第三,跟蹤調查。跟蹤調查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也應當成為輔導員就業工作的一部分,因為只有通過跟蹤調查已畢業學生的就業情況,才能掌握就業指導工作的效果,也即跟蹤調查之后的數據實則為試金石,今后學生的就業指導還需以這些數據為基礎,調整教育以及指導的方向,如此才能讓就業指導工作具有時效性,做到既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也能適應崗位發展的需要,消除學生對就業的抵觸情緒,早做就業準備,讓自己在就業大潮中,具備競爭優勢。
第四,擴展渠道。擴展渠道是指輔導員在就業指導之余,要多參加就業市場的開拓,及時掌握當前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變化,對未來人才供求做出合理的判斷,同時,輔導員還需與盡可能多的用人單位保持合作關系,以此來達成實習基地的建立和訂單培養計劃,也才能有機會深入用人單位,通過實地走訪調研的方式,收集人才需求、成長能力等方面的材料,做到“知己知彼”,為學生的就業指導提供科學的依據,然后展開各項能力與素養的培訓,讓學生在校內掌握應當具備的職業素養。
總而言之,高校一定要展開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至于指導的主體,無疑輔導員是最佳的選擇,所以,各大高校應當充分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工作,讓輔導員將該項工作落實到位,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的就業規劃,輔助就業,使學生能夠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就業方向。
(作者單位:遼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