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華
摘 要:為完成安徽省公益性、基礎性地質勘查工作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加強地勘基金項目的預算執行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闡述目前地勘基金項目財務預算與執行管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就這些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設性建議。
關鍵詞:地勘基金項目;預算執行管理;問題及建議
一、 安徽省地勘基金項目預算執行管理的概念及意義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要求,進一步加強預算執行管理,強化預算單位作為預算執行主體的地位;加強預算執行動態監控,在保證預算資金安全的基礎上,加快預算的執行進度,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運行的效率和效益。
2007年安徽省地質勘查基金建立并開始運行,為安徽省形成了地質找礦投入的良性循環機制。2013年至2017年,安徽省地勘項目共投入11.25億元,這些資金的投入為安徽省地質找礦良性循環機制提供了資金保證,為安徽地質找礦注入了新鮮血液,為安徽地質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2007年以來,安徽地質找礦涌現出一批成果。安徽省財政廳和國土資源廳也共同對地勘基金的資金管理制定了管理辦法,規范地勘基金項目的財務核算及管理工作,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依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
2007年安徽省地質勘查基金建立并開始運行,地質勘查基金的來源為財政專項預算資金,為了加強對地質勘查基金的管理,安徽省財政廳和安徽省國土資源廳聯合制定了《安徽省地勘基金管理辦法》,2015年,兩部門又對該辦法進行了修訂。在安徽省地勘基金管理辦法中,盡管對于地勘基金項目的預算管理、資金管理以及具體的財務核算方法都有了較為明確的規定,但是實務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具體的問題,例如 :預算資金下達不及時,項目不能按時完工;預算工作量與實際工作量不符, 實際執行與預算不符;定額更新不及時,部分定額與實際支出相差很大,預算執行有偏差;項目結余管理不合理等。由此可見,有必要對目前安徽省的地勘基金項目預算管理與執行工作做深入的研究分析。
二、安徽省地勘基金項目預算執行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預算資金下達不及時,項目不能按時完工
目前,安徽省的地勘基金項目預算下達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省地勘基金獨資項目,主要是公益性基礎地質項目、非金屬資源項目,這一類由財政廳直接下達,一種是由地勘基金中心與地勘單位、社會資金合作項目,此類項目由基金管理中心下達,兩種類型項目下達方式不同,但在日常執行中均存在預算資金下達不及時,項目不能按期開展,項目延期遲滯情況。
由財政廳直接下達的項目預算,因預算由財政廳下達,而項目任務書由省國土資源廳下發,二者不是由一個政府部門實施,往往是在項目任務書下達以后,基金管理中心向財政廳申請款項,財政廳根據基金中心申請安排預算,下達用款計劃,程序較煩瑣,中間間隔時間較長,有時能達半年以上,導致項目遲遲不能開工,而地勘項目工作有其特點,即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大,雨季基本不能施工,有效作業不多,受預算資金影響,很容易造成項目延遲。由基金管理中心下達預算的方式中,資金撥付基本是:項目開工下達20%―30%資金,期中驗收后撥付50%―60%,項目全部驗收,資料匯交后撥付剩余20%資金。由于資金撥付絕大部分是在施工后,造成項目前期資金不足,尤其是民工工資及工地建設和征地賠償方面,資金不到位,下一階段就無法進行,容易造成延誤。
2.預算與實際工作量不符, 實際執行與預算不符
地勘項目在實際執行中出現實際工作量、工作手段與預算不完全符合,預算編制與項目決算不統一,通常情況下,對地勘基金項目的預算管理重點之一是項目預算編制過程中技術手段分類和費用分類歸集工作。 絕大部分的項目預算編制是由負責項目實施地質技術人員編制完成的,技術人員根據項目地形狀況、地質條件等情況等來套用對應的預算標準,再綜合考慮其他因素(交通、工地建筑、利潤、稅費等)的影響,來編制項目的費用預算。由于預算編制過程由地質技術人員完成,財務人員沒有直接參與,實施手段也是按照預想情況來編制,很可能與實際有出入,預算編制結果的不可靠性,導致項目預算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出現較多的變化,預算編制成為擺設,最終影響預算的實際執行,導致項目最終的決算與預算不一致。
3.定額更新不及時,部分定額與實際支出相差很大,預算執行有偏差
預算編制的最重要依據是省財政廳和國土資源廳制定定額,但是定額的編制周期較長,更新程序復雜,一套定額發布后,往往要使用5―10年,而這期間,物價和人員工資等因素變化較大,到后期用以往定額編制的預算往往與市場實際相差很大。例如,筆者單位實施的一個項目,按照《安徽省預算定額》編制的化學分析、巖礦鑒定費用標準只有市場實際價格的1/3到1/2左右,根本無法實施。定額更新不及時,導致預算定額和實際支出不符,預算執行出現偏差。
4.項目資金結余的管理不合理
按照目前的《安徽省地勘基金管理辦法》,在項目成本核算時實施的是全成本管理,要求項目承擔單位將結余的資金返回撥款單位,這就使得各項目承擔單位在具體支出費用過程中缺乏節約開支的動力,對成本費用的控制不會很嚴格,甚至自主性地擴大費用的支取比例,造成資金不必要的浪費,甚至產生一些與項目完全不相關的費用支出,造成預算資金的不必要支出,降低了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安徽省地勘基金項目預算執行管理問題的改進建議
1.預算下達不及時問題
因為地勘項目的野外工作時間受天氣因素影響很大,雨雪天基本無法作業,為降低受天氣因素影響,由省財政廳直接下達的項目預算,省國土資源廳在下達任務書的同時報請省財政廳下達資金預算,省財政廳相關處室加快撥款審批流程且預算資金一次性下達到位,以使項目承擔單位加快施工,確保項目工期。項目資金由基金管理中心下達預算的方式中,應調整資金撥付方式,項目簽訂撥付20%資金,項目開工后,按項目進度撥付資金,以免項目因資金原因無法實施,停工等待,造成工期延誤。
2.預算與實際工作量不符, 實際執行與預算不符問題
一方面,項目承擔單位應加強對項目預算編制人員的培訓學習,要求預算編制的相關技術人員充分了解預算定額和相關政策法規,同時預算編制人員中必須包含財務、人事等。編制過程中,各部門人員就各類費用組成、支出計劃等進行討論分析。預算編制完成后,由各相關部門人員共同審核通過后方能申報,確保預算編制最大程度與實際相符合,減少項目預算執行偏差。
另一方面,項目承擔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及時掌握項目實際變化情況,對情況變動較大的,要及時向管理機構匯報,在預算額度內,申請調整工作手段和各類費用之間的構成比例,在批準后按變動情況實施,保證預算執行變動符合制度規定。
3.定額更新不及時問題
省財政廳和省國土資源廳的定額制定部門應建立定額更新機制,制定動態調整標準,及時采集定額信息,掌握定額與市場實際變動差距,當物價和人員費用漲幅超過一定比例時,就可以啟用動態調整機制調整定額,使預算定額和物價水平、人員費用實際情況基本符合,同時在定額調整時有一定的前瞻性,根據國民經濟多年發展水平,定額調整適當超前,保證定額的相對穩定,使定額的適用期不因市場變化而過快變動,更新過快也不利于預算的編制及實施。
4.項目資金結余的管理不合理問題
項目管理單位應當建立與項目完成質量、項目成果相關的項目績效考評制度。應根據項目的工期完成時間、質量情況、項目成果等對項目完成效果進行綜合考評,設置優秀、良好、合格等考核等次,根據考評結果,對項目的結余資金實施不同的處理方式,對項目綜合考評優秀的單位,結余資金可以全部作為獎勵基金或生產發展基金給予留成,項目綜合考評良好的單位,結余資金可以部分作為獎勵基金或生產發展基金給予留成,以使項目承擔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自覺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加強質量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堵塞資金使用漏洞。
四、結語
安徽省地質勘查基金的建立運行,為安徽省地質找礦良性循環機制提供了資金保證,為安徽地質找礦注入新鮮血液,為安徽地質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2007年以來,安徽地質找礦涌現出一批成果,為確保完成安徽省公益性、基礎性地質勘查工作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加強地勘基金項目的預算執行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將有利于提高地勘基金的使用效果,促進地質勘查工作發展;有利于項目承擔單位提高管理水平,科學合理編制地質勘查基金項目資金預算。
參考文獻
1.張小陌.中央地質勘查基金預算標準試用情況及對策研究.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7,30(2).
2.許軍盛.淺議地勘基金項目的財務核算及管理.當代會計,2016 (04).
3.洪亮.試析如何加強地勘業預算管理與業績評價的結合運用.財會學習,2018 (25).
(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