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培華
摘 要:本文以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通過一體化教學改革,在教學實施中結合“一帶一路”物流業的特色,開展糧食專業教學改革,改善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問題,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專業教師通過撰寫論文、帶學生參加比賽等方式,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也得到提高;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為糧食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糧食專業;人才培養;一帶一路
一、背景
“一帶一路”背景下,企業經營發展策略與目標已經從本土拓展到全球。目前許多國際大型企業(例如HP、DELL)在勞動與土地成本較低廉之東南亞等地選擇供應商進行全球采購,或將生產基地移至當地,再將采購之產品銷往母國或營銷至全球市場。而扮演供應商或者分銷商的企業將營運總部與設計等部門留在本地,因此“一帶一路”的節點城市物流管理則變得相當重要。廣西為發展全球物流配送中心近年來進出口原物料與成品改用海、陸、空三維貨運或快遞做全球物流配送愈來愈多,為增加物流管理的競爭力的提升,高校的培養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則需要與產業深度融合,需要對特色的糧食專業人才提供教育培訓,無疑需要對原有的人才培育形式進行全方位的改革。廣西物流業規模小而且過多,在全球化激烈競爭下,糧食專業化分工對服務功能的擴大、信息化的服務、專業人才的培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文獻綜述
李茲強、張寧波、吳宏林(2010)運用有關耗散結構理論分析培養模式的運行制度,提出以知識、素質和能力的統一模式。李選芒、趙居禮(2011年)認為依托校企合作平臺實現理論教學系統和實踐教學系統的融合。張祎(2012年)強調“一帶一路”物流人才的培養根植于企業,以需求為導向。戢曉峰(2014)通過分析區域需求,從技能和管理能力培養區域物流人才。覃志成(2016)通過分析糧食專業畢業生崗位匹配度,提出“123”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宋愛華(2018)從“一帶一路”背景下,以國際視角去調查研究物流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強調目標導向,制定物流人才培養考核機制,通過國際交流,創新人才培養途徑。韋冬莉(2018)從生源特點、職業院校特色、師資隊伍建設等多個角度去調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職業院校關于糧食專業化人才培養的問題,提出物流人才培養生態圈的創新培養模式。從知網的文獻看,大部分國內的學者從需求出發,從人才培養的問題出發,尋找難點,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物流人才能力需求不同,通過教學和實踐的改革,形成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使糧食專業畢業生符合物流業發展的需求。
三、通用的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概述
國際主要采用學徒制(德國)的模式進行創新,主要的特點是校企共育,雙導師制的模式。從學校理論學習,到工廠或者企業的崗位進行培訓等實操的模式即是學徒制,德國模式主要運用于工廠,工科產業較多的國家采用的雙元制,職業院校教師主要以傳授理論教學為主,校外工廠或者企業主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為雙主體育人模式,也叫雙元制。而美國、加拿大等美洲國家主要采用職業崗位導向制(CBE)度的學徒制,這種體系以職業能力為出發點,通過企業專家為主的行業委員會制定行業崗位的能力,分解能力目標,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通過系列的課程實現能力目標。
四、“一帶一路”的糧食產業與人才培育
1.跨境電商、冷鏈物流
在中國國內電子商務熱潮后,跨境電子商務已經成為熱門話題和近年來的大趨勢。作為電子商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冷鏈物流也面臨著從國內到跨境物流的轉變。從“一帶一路”物流核心業務發展的趨勢出發,尋求物流業的特色。主要特點為:為不同的目標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產品和不同的服務策略,建立全球網絡擴展海外倉庫,參與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匯改的試點城市,設計便捷高效的通關制度,進一步提高終端網絡和客戶服務體系。
2.產業與人才培養關系
“一帶一路”深入推進,廣西作為“國際大通道”的海上絲綢之路,對廣西糧食產業的全方位發展提供巨大動力。物流管理專業在新的產業發展形勢下應著力打造專業內涵特色。 順應區域國際產業人才需要與人才產量培養的供給, 使專業鏈與區域國際產業鏈完成對接,依照崗位人才需要的類型和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育,使高校的教學與企業實際的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高職教育培育的人才更符合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符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糧食產業發展的要求。
五、物流人才培養模式
高校培養是培養物流人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之一,而職業教育院校則是最直接、最現實,成本最低、見效最快的培養基地。大數據時代,本文依靠數據定性分析,采取五位一體的模式,建立物流人才培養體系,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課程改革、師資培養五個方面形成全方位的高職生糧食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1.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增強教改意識
根據電商和冷鏈產業的特色,形成一體化教學的研究和實施,要求教師摒棄過去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措施,加強學習新的理論與知識才能完成教改的研究。在教改的開展過程中,通過研討、交流,使教師學習、統一思想,更新教育理念。通過課題調查研究,發現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幫助教師正確認識專業課程改革,改變不適合學生成長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發展。通過教學改革研究,提高青年教師授課及專業的成長能力,使他們為專業教學的骨干力量,為學校的教改成果及教學理念得到推廣提供智力支持。
2.整合教學內容,制定新的課程標準
依靠“一帶一路”的產業特色,在剖析傳統物流管理專業的基礎上,按照在職業崗位上完成完整工作過程所需具備的知識與能力把設計教學項目,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具備物流作業組織能力、物流設計能力、物流控制管理能力、物流現場管理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核心技能;在教學設計上把理論授課與實訓項目有機結合,使學生加深對專業知識、技能的理解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