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德洲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現代社會正在需求大量的創新型人才,創新作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基礎,而學生階段又是作為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階段,所以這就針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加大重視。本文主要針對培養數控模具專業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課程改革,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些許參考。
現如今我國培養數控模具專業的畢業生大多數都是面向于生產第一線,而且企業也是需要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所以這就需要圍繞這一目標,從而針對數控模具專業的課程開始整改,加大對專業學生的模具設計能力,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而全方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根據當前我國的數控模具教學現狀來看,要是想有效整改專業課程實驗內容的獨立性和僵硬化的局面,這就需要先進行整改實驗課內容,減少有關驗證性的實驗,構建綜合性實驗和設計性實驗內容,全方面結合多個實驗課程,進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可以在數控模具專業課程開展之后,進行構建長達兩周的專業實驗平臺,把分散在塑模、沖模以及模具CAD/CAM等專業課程中的30學時15個實驗從理論教學當中獨立開展,有效集中在專業的實驗周中,充分體現從最基礎的驗證性實踐逐漸開展到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實驗等多個層次的實驗內容。
1.1保留原有的驗證性實驗
將通過實驗驗證的方式,從而不斷鞏固和復習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方法。例如:沖壓彎曲實驗以及鍛造鐓粗實驗等。
1.2加大設計性的實驗方式
可以在進行數控模具專業課程開展的時候,合理運用能啟發思維方式的實驗課題,在讓學生通過實驗方案的設計進而完成實驗。或者教師還可以給學生進行提供一些任務書,任務書中包含解決問題、步驟以及選用什么種類一起和材料等都轉接給學生,讓學生自行提出和實施,有效培養學生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創新能力等。
1.3構建綜合性實驗方法
綜合實驗方法是指結合多個課程知識點,在一個實驗過程當中研究多個問題或者是運用多種實驗方法進行解決一個問題,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讓學生能在復雜的條件下,培養觀察現象、測試數據以及綜合分析等能力和創新意識。
由于現如今學生的實踐經驗不足和動手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大部分從學校出來的畢業生都在找工作之后很難適應于企業要求。那么為了能夠促使學生快速步入到工作崗位當中,這就需要針對學生的實戰經驗加大重視,可以針對數控模具專業構建2周的數控技能培養周期,其中包含數控銑床編程加工和線切割編程加工這兩個內容。在培養的過程當中應當運用模具制造工藝、數控加工技術以及工程軟件等知識,學生將在教師的指導之下,不斷熟悉數控銑床和線切割的工作原理和編程方式,將在實踐操作的過程當中完全。在培養的過程當中,還需要把學生作為主體,教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通過技能培養的方式,還能促使學生充分掌握數控機床的基本操作以及加工程序的傳輸等,加大自身的實戰能力,為畢業之后就業奠定良好基礎。與此同時,還應當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而創設實踐環節,將按照培養專業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和企業之間實現合作,可以在相關企業中創設多個現場的實習基地,讓學生能把所學習到的知識都應用在實踐中,讓學生能夠把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帶回學校,然后在畢業設計中進行解決。
由于模具的結構種類較多且復雜,所以一般在教材當中所呈現的內容,都會增加學生讀圖和看圖的難度,從而為數控模具專業課程教學以及后期的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造成嚴重影響。那么針對這一問題就可以給學生構建多功能三位一體的模具拆裝室,而多功能三位一體主要包含掛圖、模型和仿真動畫,集模具拆裝、測繪以及現場教學等多功能的模具拆裝室。目前模具室存有的模具模型包含塑模、沖模二十余套,而工廠下線的小型沖壓模大約有十套,每一種測量工具存有十件左右,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在實驗過程當中具備模具使用。通過對于模具的反復拆裝和測繪,加大學生對模具整體結構的認識,有效解決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將針對數控模具專業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課程內容和方法進行整改,有效加大學生針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加大學生在當前激烈人才競爭中的競爭力,促使模具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能夠高達98%以上。
(作者單位:英德市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