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強 賴春苗 張力球


[摘要]目的 研究免疫比濁法(LATEX)測定抗環瓜氨酸肽抗體(Anti-CCP)對類風濕關節炎(RA)的臨床診斷價值。方法選擇2016年9月~2018年4月于我院就診的疑似RA患者182例為研究對象,采集所有人員血清,分別采用LATEX和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Anti-CCP水平,并比較結果。結果 LATEX對RA診斷準確率為93.96%(171/182),與金標準結果一致性較好(Kappa=0.837),靈敏度為98.50%,特異度為81.25%,陽性預測值93.62%;ELISA對RA診斷準確率為91.21%(166/182),與金標準結果一致性較好(Kappa=0.761),靈敏度為97.01%,特異度為75.00%,陽性預測值91.55%;LATEX檢測高水平總變異系數(2.01%)低于ELISA法總變異系數(2.51%);LATEX檢測低水平總變異系數(2.11%)低于ELISA法總變異系數(2.66%)。結論 LATEX檢測Anti-CCP準確率高,敏感度和特異度好,有利于RA早期診斷。
[關鍵詞]風濕關節炎;免疫比濁法;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酶聯免疫吸附法
[中圖分類號]R44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9)03-82-03
類風濕關節炎(RA)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女性發病率顯著高于男性[1],其特征是手、足、腕、踝等關節呈對稱性受累,并伴有關節疼痛、僵硬、腫脹、畸形等臨床表現,可通過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確診[2]。RA早期臨床表現不明顯易被忽略,后期致殘致畸率高,給患者造成極大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3]。因此RA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尤為關鍵。目前基層臨床多以ELISA測定類風濕因子(RF)為診斷RA的指標,但RF特異性不高,早期檢出率較低[4]。近年來抗環瓜氨酸肽抗體(Anti-CCP)的發現是RA診斷領域新的里程碑[5]。LATEX與ELISA相比可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自動取樣、分析結果,具有方便快捷的優勢[6]。本次研究采用LATEX測定Anti-CCP并與ELISA法比較,評價其在RA中診斷價值及優勢。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9月~2018年4月于我院就診的疑似RA患者182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有骨痛、晨僵等臨床表現,且排除合并其他免疫系統疾病者。其中男73例,女109例,年齡41~64歲,平均(51.4±6.6)歲。患者血清均進行LATEX和ELISA檢驗,并以膠體金法結果為RA診斷金標準,將兩種檢驗結果與金標準進行比較。
1.2 方法
(1)LATEX法檢測:采用BECKMANAU27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試劑和校準品均使用寧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試劑。應用干燥真空采血管采集所有研究對象空腹靜脈血2.5mL,待血液凝固后分離出血清,2~8°C保存,開機前準備好試劑,檢查儀器管路并清理廢液;儀器完成自檢后采用試劑配套校準品進行多點校準,并進行質控檢測。將血清放置在生化儀上自動采樣、檢測、分析。(2)ELISA檢驗:采用上海科新生物技術公司出品試劑盒,試劑與樣本在室溫(20~25°C)平衡30min后進行酶反應試驗。
1.3 觀察指標
(1)LATEX法檢驗結果>35U/mL為陽性,≤35U/mL為陰性。ELISA法≤50U/mL臨界質控為陰性;>50U/mL臨界質控為陽性。(2)依據CLSIEP15-A文件標準LATEX法試劑分別測定高、低2個水平的混合血清,連續檢測5d,第5天測4次。計算各水平的批內及總變異系數(CV),并確認其精密度范圍是否與廠商標注的相符合。(3)比較兩種檢查方法批內精密度(同一次測量的精密度)和批間精密度(不同次測量的精密度),以相對標準差
(RSD)和CV表示。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方法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檢驗,Kappa>0.7表示一致性好;Kappa<0.4表示一致性差。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種方法檢測Anti-CCP結果比較
LATEX法在對RA的診斷中診斷準確率為93.96%(171/182),與金標準結果一致性較好(Kappa=0.837),靈敏度為98.50%,特異度為81.25%,陽性預測值93.62%;ELISA法對RA診斷準確率為91.21%(166/182),與金標準結果一致性較好(Kappa=0.761),靈敏度為97.01%,特異度為75.00%,陽性預測值91.55%。見表1。
2.2 兩種方法檢測Anti-CCP精密度比較
LATEX法檢測高水平總CV為(2.01%)低于ELISA法總CV(2.51%);LATEX法檢測低水平總CV為(2.11%)低于ELISA法總CV(2.66%)。見表2。
3 討論
RA早期臨床表現隱蔽性強且與骨性關節炎、痛風等疾病癥狀相似[7],因此極易被忽視而耽誤病情,使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其后期治療效果往往不佳,導致患者關節強直畸形并發嚴重功能障礙,嚴重者甚至喪失勞動力或終身殘疾,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也給社會造成沉重負擔[8]。盡早發現RA并給予治療,對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至關重要。RF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檢出率很高,但RF并不是RA獨有的特異性抗體,常造成臨床誤診或漏診[9]。Anti-CCP是環狀聚絲蛋白的多肽片段,是以IgG型為主的抗體,由RA患者B淋巴細胞分泌,其他疾病和正常人群B淋巴細胞不分泌CCP抗體,特異性高,有利于RA早期診斷[10]。同時張文蘭等[11]指出抗CCP抗體檢測是提高早期RA診斷效率的關鍵,因此,本次研究選擇Anti-CCP作為檢測指標。ELISA法利用抗原(Ag)與抗體(Ab)的特異反應將待測物與酶連接,然后通過酶與底物產生顏色反應,根據顏色反應的深淺定性或定量分析檢測物,是目前臨床檢測RA相關指標的常用方法[12]。LATEX法是Ag、Ab結合動態測定方法,通過測定反應液的濁度與一系列標準品對照,即可計算出檢樣中抗原含量[13],Ab與可溶性Ag反應,形成一定結構的免疫復合物,成為懸浮于反應溶液中的微粒,具有特殊光學性質,可以定量分析[14]。
本次研究顯示,ELISA法和LATEX法兩種檢測方法準確率較高,均在90%以上,且與金標準一致性較好(P<0.05),但LATEX法特異度高于ELISA法(P<0.05),表明LATEX法對RA診斷具有高準確率、高特異性優勢,有利于RA的早期診斷。此外,本次研究中LATEX法檢測高水平總CV
(2.01%)低于ELISA法總CV(2.51%);LATEX法檢測低水平總CV(2.11%)低于ELISA法總CV(2.66%),說明LATEX法檢測精密度小,變異系數小,可提高結果的真實性與準確性。ELISA法操作步驟復雜,Ag結合到固相載體表面時需注意保持其免疫活性,測定時需把受檢標本和酶標抗體按不同步驟與固相載體表面抗原反應,洗滌時也有頗多注意事項,人工操作步驟過程中易出現誤差;且該檢測需要用到酶標儀,試劑廠家眾多,產品質量不一,不利于檢測結果質量控制[15]。而LATEX法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自動取樣、分析結果,最大限
度地減少人工操作而帶來的誤差[16]。綜上所述,使用LATEX測定Anti-CCP,可減小誤差,有效提升RA早期診斷率,且操作簡單、省時省力,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蔡曉菡,楊舒萍,陳宏浦,等.超聲在類風濕關節炎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6,24(6):471-473.
[2]段京明,王瑞明,李祥雙,等.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6及胰島素生長樣因子-1與類風濕關節炎臨床表現的關聯性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6,22(5):560-562.
[3]王斌,陳竹,李向培,等.少關節起病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7,21(9):935-938.
[4]崔軼霞.三種抗體對老年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診斷作用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8):
2245-2246.
[5]李禹龍,張瑞,李金明.抗環瓜氨酸肽抗體用于類風濕關節炎臨床檢測的價值[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4,37(12):903-906.
[6]戴婉如,周歡,林燕輝,等.免疫透射比濁法在AU5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降鈣素原的方法學評價[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0):1447-1448.
[7]溫博,曾升平.類風濕關節炎的研究進展[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9(9):1014-1016.
[8]劉靚婧,吳斌,李延萍,等.老年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研究進展[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5,21(6):448-451.
[9]蓋楠楠,李國暉.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清RF、抗CCP抗體聯合檢測的臨床意義[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7,38(3):111-114.
[10]張靜思,陳鑫蘋,陳斌.RF、抗-CCP、AKA及GPI聯合檢測在類風濕關節炎診斷中的價值[J].重慶醫學,2015,44(13):1788-1789.
[11]張文蘭,胡同平,王永福,等.抗環瓜氨酸肽抗體對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治療及預后的臨床價值[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5,1541(11):1541-1544.
[12]楊梅花,王向紅,馮忠軍,等.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漿Ghrelin水平變化及其與血清CRPRF、抗-CCP的關系[J].山東醫藥,2015,55(33):18-20.
[13]關曉東,吳宇芳,陳少瑩,等.聯合檢測ICTP、抗CCP抗體和RF在未分化關節炎向類風濕關節炎轉化的預測價值[J].重慶醫學,2015,44(34):4787-4789.
[4]孫利謙,金春林,張志杰,等.免疫比濁法和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一致性的Meta分析[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6,24(10):885-891.
[15]王琰.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HIV_((1+2))抗體時的影響因素[J].解放軍醫學院學報,2013,34(3):233.
[16]林錦驃,楊濱,歐啟水.類風濕關節炎中抗環瓜氨酸肽抗體、類風濕因子濃度與白介素17mRNA表達關系研究[J].現代免疫學,2014,34(5):377-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