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燕
【摘 要】 目的:探討母乳喂養指導路徑應用在產科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婦產科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順產產婦,按照隨機抽簽法分成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0例,對照組應用傳統教育法指導產婦母乳喂養,觀察組應用母乳喂養指導路徑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和指導。觀察和對比兩組產婦的應用效果。結果:觀察組產婦的知識掌握優秀率為90.00%,高于對照組的60.00%,P<0.05;觀察組產婦的母乳喂養成功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67.50%,P<0.05;觀察組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87.50%,高于對照組的52.50%,P<0.05。結論:在產科護理中對產婦應用母乳喂養指導路徑具有良好的效果,不僅提高產婦的知識掌握優秀率和母乳喂養成功率,還能提升醫院的護理質量,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母乳喂養指導路徑;產科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9【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129-02
前言
研究顯示,用母乳喂養的嬰兒發展更為健康,效果包括增強免疫力、提升智力、減少嬰兒猝死癥的發生、減少兒童期肥胖、減少罹患過敏性疾病的幾率等等[1]。目前,我國母乳喂養率偏低,實行正確的母乳喂養方式具有重要意義。為探討母乳喂養指導路徑應用在產科護理中的效果,選擇我院婦產科產婦80例進行指導教育,如下。
1 資料、方法
1.1 病例資料 研究對象來自本院80例接受母乳喂養指導教育的產婦(病例搜集時間: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按照隨機抽簽法平分為40例對照組和40例觀察組。
40例對照組產婦中年齡(23-29)歲,平均年齡為(25.85±1.20)歲。
40例觀察組產婦中年齡(25-31)歲,平均年齡為(26.15±1.00)歲。
對比2組產婦的臨床資料,可對比研究,P>0.05。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產婦均為順產,且無嚴重疾病;經倫理委員會批準及家屬簽字同意。
排除標準:嚴重高血壓、高血糖等疾病;合并心腦血管等疾病。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炎性指標對比 干預前兩組患者炎性指標:CRP、IL-6、WBC比較,P均>0.05;干預后兩組均降低,且觀察組CRP、WBC水平較對照組低,P均<0.05。
2.3 兩組患者呼吸道感染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呼吸道感染率較對照組低,護理滿意率較對照組高,P均<0.05。
3 討論
本研究中觀察組肺啰音、咳嗽、喘憋消失時間、體溫恢復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均較對照組短,P均<0.05。考慮是因為:①護理期間實時監測病情變化,使病情得到最快治療和處理;②霧化吸入護理和氣道建立與維護,使患者咳嗽、憋喘等癥狀緩解;③排痰護理可促進排痰,縮短機械通氣時間,從而縮短住院時間。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CRP、WBC水平較對照組低,P均<0.05。考慮是因為:綜合氣道護理使患者得到最快的治療和護理,通過排痰護理、霧化吸入護理改善患者機體應激狀態,減少炎性物質釋放。本研究中觀察組呼吸道感染發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考慮是因為:①口腔護理減少細菌滋生;②針對不同病情患者給予有效排痰措施,從而提高排痰效果;③良好的環境減少了空氣落菌數,個人專用霧化器、吸痰器以及定時為患者霧化器和吸痰器消毒,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滿意率較對照組高,P均<0.05。考慮是因為:品管圈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協作性、工作主動性,促使綜合氣道護理質量提高,得到患者認可。
綜上,品管圈結合綜合氣道護理干預用于重癥肺炎患者護理中,通過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機械通氣護理、氣道濕化與口腔護理、霧化吸入護理、針對性排痰護理、環境維持等,排除了多種呼吸道感染因素;通過品管圈活動加強護理人員管理,提高預防呼吸道感染能力,促進患者病情緩解,減少了機械通氣時間,降低呼吸道感染率,得到患者高度評價,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韓海玲,淡云,衛文峰等.精細化護理對于新生兒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學裝備,2016,13(7)
[2] 周麗,宋霜,王敏杰等.綜合氣道護理對重癥肺炎患兒治療及呼吸道感染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