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芹


【摘 要】 目的:分析社區護理服務對社區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意義。方法:選取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60例,將其隨機分為2組,各3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基于此觀察組行社區護理服務。比較兩組健康知識掌握度及滿意度。結果:在健康知識掌握度方面,觀察組為93.33%較對照組80.0%明顯較高,且P<0.05。在滿意度方面,觀察組為100.0%較對照組83.33%明顯較高,且P<0.05。結論:社區護理服務對社區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效果非常顯著,既能提升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改善其病情,還能提升其滿意度,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社區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社區護理服務;意義分析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2-274-01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逐漸加劇,各種慢性疾病患者逐漸增多,而社區衛生服務中,其面臨的慢性病管理問題也日趨嚴峻[1]。而目前在慢性病康復以及社區慢性病管理中,社區護理服務是人們非常關注的問題,且其也是我國醫療衛生中一個重要的改革內容[2]。通過對社區慢性病患者加強社區護理服務管理,不僅能促進其疾病治療和康復,同時還能達到有效防控慢性疾病的目的[3]。因此本文即對社區護理服務對社區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意義做了分析,現具體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60例,將其隨機分為2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為62-84歲,平均為(72.8±2.6)歲。觀察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為61-85歲,平均為(73.4±3.2)歲。兩組基本信息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基于此觀察組行社區護理服務,具體為:(1)建立資料庫。即護理人員在患者就診后,在其自愿、同意、知情的基礎上,為其建立資料庫,內容包括護理效果、健康監測、健康指導、康復需求、疾病診斷、基礎資料(聯系方式、地址、年齡、性別、姓名)以及效果評估等。(2)健康教育指導。即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指導,由護理人員定期展開執行,注意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組織起定期參加健康知識學習,并制定針對性的健康知識小手冊,以便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學習和了解。(3)定期健康監測。即對患者定期展開健康監測,如監測血壓、心律、血糖、心率等指標,并結合其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出針對性的監測內容和健康指導措施。(4)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即定期組織社區護理人員展開培訓,一方面要不斷提升其綜合素質,另一方面要對其護理專業技能加強培訓,同時需對其職業素養加強培養,以促使其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較強的護患溝通能力。同時社區管理者還需組織護理人員定期展開講座,以使其對相關知識有更深刻的了解和熟練的掌握,這樣不僅能提升其職業素養,還能不斷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從而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護理服務。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健康知識掌握度(采用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評估,分為三個等級,即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等。)及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調查,分為滿意、一般、不滿意等。)。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以t值檢驗,計數資料用以卡方檢驗,經P值判定組間差異,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健康知識掌握度對比 在健康知識掌握度方面,觀察組為93.33%較對照組80.0%明顯較高,且P<0.05。見表1。
2.2 兩組滿意度對比 在滿意度方面,觀察組為100.0%較對照組83.33%明顯較高,且P<0.05。見表2。
3 討論
在社區護理工作中,其面對的是整個社區人群,其即涉及各類疾病患者,也涉及其家屬以及社區每位成員。保證患者健康是社區護理的核心內容,而提升社區人群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降低各種疾病及其并發癥發生率,促進和維護社區人群身體健康是社區護理服務的主要目的[4]。因此社區護理服務面臨的工作十分復雜,其不僅要求護理人員即對各種疾病予以熟練掌握,又能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和責任心,從而為患者提供優質、有效、舒適的護理服務。作為一個特殊的人群,社區慢性病患者的主要特點為病情易反復發作,病程較長,且治療期間需護理人員長期配合,從而達到改善和促進自身疾病恢復的目的。通過對此類患者實施社區護理服務,不僅能促使其對自身疾病有深刻了解,又能極大的提升其治療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達到促進其機體康復的目的[5]。
本文的研究中,在健康知識掌握度方面,觀察組為93.33%較對照組80.0%明顯較高,且P<0.05。在滿意度方面,觀察組為100.0%較對照組83.33%明顯較高,且P<0.05。因此可以看出,社區護理服務對社區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具有積極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社區護理服務對社區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效果非常顯著,既能提升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改善其病情,還能提升其滿意度,因此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開秀.國內外社區護理應用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04):15-17.
[2] 滕苗.社區護理對社區慢性病管理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17):150-151.
[3] 周躍,張慧敏,袁泱.社區護理服務對社區慢性病管理的意義[J].社區醫學雜志,2016,14(01):82-84.
[4] 楊甜甜,周艷,趙夢媛.社區老年慢性病連續護理的研究進展[J].醫學與社會,2014,27(01):18-20.
[5] 張曉紅,景蕙琳.社區慢性病管理對老年患者的重要性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2,7(10):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