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影

作為基礎素質教育的必修課之一,小學美術教育是一門通過繪畫來促使兒童表達思維方式和認知領域,從而培養兒童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學科。小學生天真活潑,學習熱情高。如何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值得每一位小學教育工作者認真考慮。如何才能更好地開展兒童畫的教學,使之達到更好的效果呢?
一、創設更好的條件,挖掘潛力
小學生們既好奇又富有想象力。根據學生自身發展的特點,只有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和諧、民主、自由的學習氛圍,將知識和技能融入學生的趣味性和熟悉的情境中,孩子才能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享受藝術,宣揚個性。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實現學生的身心發展,而且可以達到教師的專業水平的提高。它得到了極大的推動,最終實現了和諧發展。
每個人的繪畫能力都是天生的,孩子們有愛畫畫的特點。然而,兒童繪畫的特點或多或少與兒童生活的環境有關。兒童繪畫教育不僅能啟發兒童的整體智力,而且能更有效地調動兒童的非智力因素,從而提高兒童的整體素質。
二、鼓勵學生,激發興趣
欣賞和信任是促進兒童學習的動力。欣賞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從生理學到心理學,兒童還處于不成熟的階段。在這個時代,談論“任務”、“毅力”或“責任”是不可能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喜歡畫畫。畫得好完全取決于興趣。但許多孩子對繪畫的興趣仍然依賴于老師的激發和培養。因此,在兒童繪畫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每一個孩子,輔以指導、啟發和訓練。在兒童繪畫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欣賞、游戲、講故事、視聽教學等方式激發興趣。
從某種意義上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教他們知識更重要,尤其是對兒童而言。什么是興趣?興趣是一種認知活動,在這種活動中,人們不斷地將積極的情感傾注到某物中。積極的情感是指興奮、快樂、快樂等。如果人們沒有積極的情感參與感,他們就不能表現出興趣的特點。興趣和好奇心緊密相連。好奇心是興趣的向導。沒有好奇心,就沒有興趣。
在我國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兒童繪畫教學是每一位藝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職責。兒童繪畫作為教育者,一方面要通過繪畫技能的訓練,記錄自己在繪畫中的真實感受;另一方面,要通過繪畫創作加強兒童的智力發展,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給予他們一個充滿希望和豐富多彩的童年。
總之,在藝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應該多采取鼓勵和表揚的方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有強烈的參與感,學生起主角的作用,教師起指揮作用,師生合作和諧。學生可以自信、輕松地接受知識,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出自己的優秀作品,并對其進行激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效果和課后效果都很好,這種教學方法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