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相國
小學階段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和能力的黃金塑造期。閱讀能力就是培養學習能力,一定要有持續性和連貫性。一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如同種子,需要條件才能發芽生長。而這個條件就是大量閱讀和動手動腦,只有把目標放在了學生的基礎發展。能力培養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逐漸升華為能力,才能事半功倍,使孩子們終生受益。
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正確運用語言文字,培養和提高學生聽、說、讀、寫這四種能力。要想使學生聽懂別人的意思,并抓住重點進行轉達;要使學生能有條理地,口齒清楚地說出自己的意思;要想使學生能夠閱讀不同程度的文章,概括出主要內容;要想使學生能夠寫出有一定技巧和有感情色彩的文章,教師必須在日常的課堂教學,有意識地注重邏輯思維,語言表達,觀察,想象等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使學生把學習語文的過程,變成進行觀察、想象、思維、表達的過程,把教學同培養和提高學生多種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是一般能力。它卻是提高其他能力的基礎。觀察是需要圖片或實物的。所以我們在教學時,一定要注意教材中的圖畫和生活中的實物來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
1、觀察圖畫,理解課文
小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有大量的課文插圖,與篇章內容有很大的聯系,所以在閱讀中千萬讓學生注意觀察書中插圖,這樣有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和對文章內容的快速理解。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第五課。古詩第一首《牧童》時就可以讓學生先觀察插圖。這是一個什么時間,在什么地點,誰穿著怎樣,有什么動作。然后再閱讀古詩《牧童》,這樣就能夠更加理解了古詩,有助于對詩詞教學的理解和記憶了!
2、觀察實物、掌握方法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不僅應該經常而且要從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兒地觀察。這樣,僅在課堂上培養是不夠的。因此,我們要把課堂教學同身邊實物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課堂上提出觀察的要求,交給觀察的方法,然后帶領學生到實際生活中去實際觀察和領會。如在學習《火燒云》一課前,就要要注意觀察一下有火燒云現象的時間,觀察所看到的火燒云的顏色變化,形狀變化,這樣學生對于課文中的火燒云的描寫不就容易理解了嗎!
3、觀察景物,提高寫作能力
作文能力的培養,首先也要培養觀察能力。小學語文教學標準中明確規定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應該同寫作結合起來。觀察又是作文的基礎。觀察事物又是寫好觀察類作文的前提。觀察事物為寫好作文打牢基礎。在作文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應經常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變化過程。在課文教學中要提到動態和靜態的了解,以至于顏色空間的變化。在生活中注意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區別開它們的不同特點。引導學生分析其變化過程,這樣就能夠以生活為基礎進行觀察,培養其觀察能力了!
二、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語文教學要科學化,鼓勵學生積極思維,敢于想象,這樣就能夠把知識學活,學深,學透。少年兒童的想象力極其豐富。他們心中都裝著五彩斑斕的童話世界,因此我們應該重視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注意培養他們的思維品質。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想象能力的培養與口頭表達能力有密切的關系。想象是前提,表達是方法,培養能力才是最終目的。學生要經過老師適當地引導,通過學生腦力活動想象出來。把所學內容通過語言有組織的,有條理地敘述出來。這樣就能夠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了。
如在學習老舍先生的《草原》一課時,很多人孩子是沒看到過草原的。那種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廣闊草原,可以讓學生想象電視或影片中那種草原景色和書中插圖想結合。而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學生就能夠積極地思維。想象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要注意交給學生想象的方法。幫助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胡思亂想是不行的,要有意識的指導他們,對文章創設的意境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才能提高起想象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認識事物,往往只看表面現象,不善于透過現象抓本質。理解課文也往往局限于對文章表面意思的理解,不善于抓住內在聯系,理解文章的含義。我們教師就要依據教學內容,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在教《將相和》這篇文章中時就要把完璧歸趙,澠池會見,負荊請罪這三個故事有機的結合起來。分析其發展的因果關系。讓學生仔細的思考,深入了解文章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辯論和總結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再如《草船借箭》。這篇文章的教學時,要知道借箭前因后果,有什么相互聯系的人物、事件,這樣就能夠使學生明白事情之間存在著不可忽視的聯系,明白生活的道理!
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就是學生自己學習的一種能力,這種能力的提高和培養,一定不僅要靠學生自己摸索探究,也要且靠老師的培養和提高。我們教學目的不僅曇為了讓學生學會,而且要讓學生會學。會學,強調自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我是為了使學生能夠掌握學習的方式和方法。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培養提高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過程。那在課文的教學中怎樣培養這種能力呢?我們要在課前布置學習預習,寫好預習提綱。學習上課時進行檢查。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啟發學生自己找出能夠完成的學習任務。自學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堅持經常。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在課后閱讀中大量使用。
我在教學《晏子使楚》這篇文章時,就可以給出問題提綱:晏子出使楚國幾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么應對的呢?你覺得晏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設計出合理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自學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的。
培養學生的能力,沒有一定的模式,必須要根據學生的發展。培養切實可行的各項能力。在學習中發展,長期堅持下去,這樣學生的能力一定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