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高中階段是一個人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因各種因素的影響情緒波動較大,為了使他們能夠健康的學習,愉快地生活并取得理想的成績,對于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我們應當給予足夠的關注。中學生因心理健康問題而在成長過程中犯下錯誤、題釀出苦果的報道屢見不鮮。這些報道讓我們充分認識到,從多方面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夠真正的學有所成。
一、影響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一)學校對高中心理健康的影響
學校這個環境相對簡單,學生主要受教師、同學的影響。作為中學生的引導者,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此外,中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處于學校,同學是與他們接觸時間最長,陪伴他們最多的大群體。同學之間的積極健康的、和諧的人際交往可以幫助中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反之,學生之間的不和諧不團結則會導致學生出現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
(二)家庭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氛圍對每一個人的成長影響都是深遠的,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期,父母的文化素養、自身素質、家庭的教育方向以及家庭是否和睦都會直接影響中學生的心理健康。
(三)社會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學生能夠通過網絡獲取各種各樣的社會信息,這些信息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中學生的心理發展,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著或好或壞的影響。在這些網絡信息中,有的對于中學生有著積極的幫助;但是也存在對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的信息。中學生思想還不夠成熟,意志力相對薄弱,容易受到這些不良信息的影響,產生不健康的心理。
二、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習效果的作用
(一)學校的心理教健康教育對學習效果的作用
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場地,也是對中學生影響較大的一個方面。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采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溝通的方式。教師作為學生在學校學習時期的引導者,比較了解學生日常的活動情況,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活動 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心理。此外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待學生的評價、周圍同學的態度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理。因此學校的心理教育對于高中生的學習效果的影響是最直接、最長久的,來自于學校的心理教育決定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氛圍,是否具有濃厚學習興趣、能否擁有良好的學習心態,對于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的深遠程度不言而喻。
(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習效果的作用
家庭是學生情感的原生環境,也是他們情感的歸屬地,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態,這種良好的心態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家庭對于高中生的情感影響可以直接決定學生是否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家庭對于學生的心理指導也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目標。不同家庭,不同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背景培養出來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投入成度不同,因而學習效果不同。
(三)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習效果的作用
社會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廣泛的環境,從各個方向影響學生,正因其復雜而多面,社會的影響才更加不可忽視。例如媒體對于社會精英、充滿正能量的人物的報道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鼓勵他們學生努力學習;消極的影響,例如宣傳金錢、權利等影視作品則會歪曲學生們的價值觀,扭曲學生的人格,改變他們學習的初衷。社會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中學生來講,是無形的,利弊共存的,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對他們的學習效果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三、針對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學習情況應采取的措施
我們根據調查結果結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采取多管齊下,齊抓共管的方式不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引導其以健康的心態來面對學習、面對人生。
(一)結合學生不同階段特點開展心理健康講座
對于剛入學的新生,我們致力于讓學生適應高中生活,熟悉高中階段的課程設置、掌握學習方法,以一種健康的、愉悅的心理來面對新的學習生活。為此我們舉辦“成功其實很簡單”的主題講座,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環境,適應新的學習生活。針對高二學生分班后的焦慮和不適應,我們舉辦了以“跨越分班的心理障礙”為主題的心理講座,另外,針對學生青春期的心理特點:敏感、對異性充滿好奇、好感,我們開展了“自尊 自愛 自信 自強——讓青春之花美麗綻放”及“青春 溫暖 純良”為主題的心理講座,多角度多層面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
(二)利用課堂教學結合各科特點對學生的心理狀況因勢利導
語文學科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最合適的學科,我們建議在語文課堂上適當結合課程內容,準確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心里引導。比如,在學習人物傳記時有一篇《杜甫傳》,結合這篇傳記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杜甫個人經歷及憂國憂民的情懷,同時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畏懼困難、缺乏毅力的現狀,引導他們關注杜甫在困頓中對理想的執著堅守,進而塑造他們不懼艱難,敢于堅持的品格。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磨練學生性格塑造學生的品格
我們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并結合每一學期工作重心,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比如在學憲法主題月中,我們開展了學憲法主題班會、學習憲法板報比賽、憲法日晨讀主題教育、學習憲法知識競賽和征文、學憲法演講比賽、法制進校園專題講座等活動。這些活動既積極有效地弘揚了憲法主題,又讓學生在活動中磨練了意志,鍛煉了膽識,學會與他人的團結合作。
(四)扎實有效組織開展家長會促進家校協作
為了加強家校信息互通共享,增強家校合作,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我們課題組聯系各年級開展了多次家長會,通過家長會的舉辦,讓學校和家庭之間多一些了解,讓學生和家長也多了一些溝通,形成了學校、教師、家庭的教育合力。這對于緩解部分學生和家長、學生和學校的緊張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學生心理健康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態度、生活態度,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不僅有助于提高他們在校的學習效率,也為他們踏入社會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因此,學生的心理健康應該成為我們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內容。作為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學生內心,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才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本論文為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一般課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有效性研究”(編號2018-JKGHYB-1383)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