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佳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近年來的快速發展以及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文化創意產業在我國已經萌芽并不斷發展。這一現象的產生即是經濟結構轉型的必然要求、知識經濟時代的標志性體現、也是人類需求向高層次遞進的具體表現。對于文化創意產品的概念及特征學術界并沒有給出統一概念,筆者就文化創意產品的屬性與特征進行探討。
關鍵詞:文創產品;創意
一、文化創意產品的概念
“文化創意產品,是指文化創意產業中產出的任何制品或制品的組合。從產品最終形態來看,文化創意產品包含兩個相互依存的部分:文化創意內容與硬件載體。文化創意產品區別于一般產品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它的文化創意內容,這是文化創意產品的核心價值。但文化創意內容無法獨立存在,必然要依靠具體的硬件載體而存在。”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院長魏鵬舉的定義通俗的解釋了什么是有形文創產品,卻忽略了文創產品也包含了無形的服務。筆者認為理解文創產品的含義,其關鍵在于弄清它與一般文化產品和一般物質產品的關系。
(一)創意內核
文創產品作為文化產品的一部分,其本質都是通過人的勞動創造出來用以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要的產品。但同時文創產品不同于一般文化產品,而是文化產品的重要分支。文創產品強調創意、重視創新,重視個人和團隊的創造力以及知識的作用,強調文化對經濟社會的支撐和推動作用。文創產品力求探索文化元素或文化因子,以全新的表達方式詮釋并通過各種設計手法、表現手法轉化為文化創意產品。以此提升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為消費者提供獨特的消費體驗,激發新的消費欲望。
(二)商品屬性
文創產品與一般文化產品和一般物質產品一樣,都具有一般商品的屬性。
恩格斯對此進行了科學的總結:“商品首先是私人產品。但是,只有這些私人產品不是為自己消費,而是為他人的消費,即為社會的消費而生產時,它們才成為商品;它們通過交換進入社會的消費。”所以,首先文創產品是面向市場消費并以獲得經濟效益為目標的商品。
(三)文化基因
文創產品作為文化產品的重要分支,必須具備文化內涵和文化功能,反映當下的文化生活。在滿足市場需要的同時,也需要時刻謹記以促進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改善人的精神狀態,培育人的道德情操。
二、文創產品的特征
(一)獨特性與超越性
世界創意產業之父、英國經濟學家約翰.霍金斯對“創意”的闡述是;“創意可以被簡單定義為‘有新點子。有四個標準來衡量一個新創意:它必須是個人的、獨創的、有意義的和有用的”。文創產品由于其本質的追求是“破舊立新”,其屬于創造性的產出,獨特性和超越性是文創產品追求的重要品質。
(二)教育性與公益性
文創產品具有雙重屬性,即商品屬性和精神屬性。同時也就決定了文創產品在創作和生產過程中必須追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面對市場,不得不追求經濟效益,但作為文化產品又需要發揮文化對社會的服務作用,提供積極地精神導向和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臺北故宮院長林曼麗女士在開發臺北故宮系列文創產品時曾言:“創意文化商品是針對年輕族群所設計的,除了要讓一般時下年輕人知道,原來故宮也可以和他們這么親近之外,也希望借由這一批新的文化創意商品能夠帶領年輕人主動進入故宮里,進而了解故宮典藏之美。”設計師通過提煉文化元素并以符合年輕人審美的表現形式重組文化藏品,以新穎、好奇的呈現來開啟年輕人對于歷史與文物的興趣。文創產品既充當了消費品也是文化教育的載體,拓寬了對大眾教育的方式方法。
(三)民族性
美國人類學家博厄斯的文化相對論中曾指出:一個民族生活方式和風格的特質,能夠在他們所生產的各種文化商品總體中體現出來。每個民族都有他們自己特殊的歷史,因此每一種生活方式都是獨特的。各國的文化創意者都在試圖提煉和創造代表本國的創意文化以此吸引其他國家人群的認同,達到價值觀滲透和經濟侵略的目的。在此背景下,文創產品被賦予了強烈地民族性來呼喚新一代人群對本國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四)系列性與延續性
不同于其他文化產品通常以個體形式出現,文創產品則大多以某主題為載體以群體或系列的形式出現在大眾視野。這種呈現方式主要因為現文創產品的設計大多依附于某一地域性特色主題(如北京故宮等)或某一娛樂時尚IP(如:迪士尼等)進行開發設計。由于被開發的文化本身體量龐大,文化因子繁多,無法以單一的方式呈現。其次,因為文創產品的核心是創意,而創意具有時效性,消費者的興趣很難得以長時間保存。為了能夠使文創產品得以利益最大化,這也就要求文創產品需要通過不斷的在同一主題上創造新產品留住消費者的關注度和增強消費者的記憶點。因此進行文創產品開發必須要有對未來的考慮,缺乏前瞻性和延續性的文創產品開發是沒有生命力的創造。
參考文獻:
[1]謝梅.文化創意與策劃[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2]魏鵬舉.文化創意產品的屬性與特征[J].文化月刊,2010(08).
[3]張堯.基于博物館資源的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設計研究[D].蘇州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