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璇
摘 要:黨校是培養黨的干部的主心骨,是政府和黨的人才孵化器,建校以來,黨校一直秉承著為國為黨為人民培養好干部的理念,兢兢業業。本文圍繞中央全面從嚴治黨和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論證黨校教育在鍛造“四鐵”干部中的重要作用,并深入詮釋習總書記提出的“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干部隊伍”,最后根據黨校職能和教學經驗,為培養干部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黨校姓黨”;“四鐵”干部;創新教學管理
在全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中,習近平強調了“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支部、每名黨員”,這一指示將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使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彰顯了我黨全面從嚴管黨治黨的決心。而在去年12月召開的全國黨校會議上,習近平對黨校工作提出幾點意見,包括要全面從嚴治黨,要推動基層黨建,就要正視黨校教育,培養造就一支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和鐵一般擔當的干部隊伍。全面從嚴要求培養“四鐵”隊伍,而黨校是黨的培訓基地,黨校教育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關鍵一環,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中之重,培養“四鐵”干部的責任更是義不容辭。
一、“四鐵”是新時期黨對干部隊伍的要求
習總書記強調,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于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干部隊伍。“四鐵”要求,是新時期黨對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發出的新的動員令。
(一)不忘初心,對黨忠誠,樹立鐵一般的信仰
信仰是固本之源、立身之本,鐵一般的信仰,就是絕對忠誠。習總書記曾明確指出:“有一個道理要反復講,就是黨的干部必須永不動搖信仰,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蘇聯解體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影響到世界上很多社會主義的國家和人民,但由于中國共產黨人對共產主義信仰的堅定,才不動搖不放棄,堅持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事業。
(二)腳踏實地,矢志不渝,堅定鐵一般的信念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也是一份偉大的事業,其中,堅定的信念是事業成功的基石。擁有鐵一般的信念,我們才能實事求是、踏踏實實干實事,求真務實、兢兢業業服務黨。
(三)嚴于律己,警鐘長鳴,恪守鐵一般的紀律
作為一名合格的黨員,要守紀律,遵規章,強作風。只有嚴于律己,才能走在建設黨的前線,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奮斗。只有嚴格要求黨員干部遵守黨章準則和廉潔自律的規定,才能使我們守住做事底線,謹記黨員義務。嚴實作風、恪守鐵一般的紀律,是不斷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維護黨內外團結統一的保證。
(四)敢作敢當,盡職盡責,擁有鐵一般的擔當
黨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黨員干部要擔起一定責任。我國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正面臨著許多問題和困難,需要大家攜手解決,有鐵一般的擔當,才能使黨員干部在遇到問題時沉著鎮定,鐵肩擔道義,不會在風雨飄搖的時候,丟棄武器逃之夭夭。
二、黨校姓黨的科學地位決定其在培養“四鐵”干部中的核心地位
黨校有別于其他國民教育,它是以教育和培訓政治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和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提升和培養優秀執政能力、政治素養為主的,面對對象為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和黨員的學校,是干部隊伍增強黨性鍛煉的熔爐。
黨校的集中學習培訓,能使學員系統地學習馬列主義理論和黨的各項政策方針,促使領導干部加強學習。黨校教育是增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的重要途徑,黨校考核也是評價干部能力和表現的場所。在某種程度上,黨校是干部孵化器也是人才篩選器,黨校教育關系著執政黨的執政水平。早在中央蘇區時代,我們黨就開始設立黨校,將干部集中起來教育培訓。黨校在黨成立90多年來,根據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需要,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的干部,為黨的事業提供了堅定的干部理論和后備保障。
黨校姓黨是黨校工作的根本原則,黨校創立和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黨校因黨而立、因黨而興、因黨而強,始終與黨的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習近平在全國黨校會議上說到:“黨校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校是我們黨教育培訓黨員領導干部的主渠道。”同時強調,黨校承擔著為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必須堅持黨校姓黨這個黨校工作根本原則,要重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切實做好新形勢下黨校工作。可見,黨校在干部隊伍黨性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黨校的本質屬性和歷史定位決定了“四鐵”干部教育是黨校的職責,也是新時期黨賦予黨校的重要使命。
三、從嚴抓好黨校教育是培養“四鐵”干部的關鍵
(一)堅持黨校姓黨,加強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修養
黨校姓黨,是區分黨校和其他高校的根本標志,是黨校工作的根本原則,也是做好黨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在黨校必須抓黨性修養教育,黨性教育和黨的理論課所占比例不低于70%。黨性作為一種先進理念和實踐精神,能使黨員保持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價值觀,使黨員具備為人民服務的能力。加強黨校教育是繼承黨的優良傳統的必然要求,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重要保障,是提升黨員理論素養的重要任務也是增強服務能力的根本條件。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系列活動指的是“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習近平近日在安徽調研時也強調:“‘兩學一做,基礎在學。”學好黨章黨規,通讀黨章,全面理解黨的綱領,牢記入黨誓詞、牢記黨的宗旨、牢記黨員義務和權利。其次,學習系列講話,就是學習習總書記關于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的重要思想、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兩學一做”的開展,就是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鞏固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中央提出這項活動,也是清晰認識到只有黨性教育做到位,才能保證我們黨的干部隊伍純潔無暇,才能使大家為黨的事業和建設好中國而戰。而黨校作為黨的喉結,更要深入貫徹中央思想,在教學中堅定黨性修養和黨的理論為主業課,才能為國培養出合格黨員干部。
(二)發揮黨校特色,力促黨校教育“又嚴又實”
什么是黨校特色,歸根結底就是“黨校姓黨”。黨校要區別于其他學校,就要發揮黨校的特色,將黨性修養和黨的理論教育作為重點和特色來建設黨校特有課程。黨校自建校以來,不斷積累黨的理論教育經驗,這是黨校和黨校教師所獨有的、也是一份非常豐厚的財富,所以黨校要將自身優勢利用起來,將以往的教學經驗總結起來,再根據新時代要求和順應時勢變化,根據不同班次不同對象的特點進行教學方式、教學過程、教學內容的變革和創新,做到與時俱進,突出黨校專項課程的獨特性和專業性,形成黨校獨特的黨性修養課程。除此之外還可將課程和科研相結合,教師在課題研究中成果均可適當設計成專項課程,這樣能更好地利用起教學研究成果,教學的過程中又能得到更多學員和對象的反饋,來驗證或支持研究的不斷深入進行,同時也能起到宣傳新思想新專題的作用。最后憑借黨校研究經驗,將專項課經過理論論證形成黨校特色系統課,使學員得到系統學習和成長,促使提升學習成效。
(三)落實全面從嚴,創新教學管理和評價方式
全面從嚴,就要從教學和管理兩方面入手,而學習過程中,一套嚴格的評價體系,是檢驗教學和管理有無成效的關鍵,所以黨校要在新時期從嚴教學、從嚴管理、從嚴考核。
1.從嚴教學
以往黨校的教學方式,多數為教師各自立題或參考學校提出的培養課題設計教學內容,再根據不同的班級排課,這種教學方式雖能發揮各位教師的自身特長,但不利于學員的學習。從嚴教學就是要從嚴教和學。首先要嚴把教學關,嚴格要求黨校教師,創新教學內容和方式,定期開展教師評課會或集體備課會,有些學校采取不同學科分組,將不同專業教師歸入專業學科組,共同研究專題或備課專項課程的做法卓有成效,值得學習;其次要嚴把學員關,不同的學員要不同對待,根據學員特點改變教學方式,課中嚴格要求學員聽課,課后嚴格要求學員反饋,對態度不認真或逃課曠課行為予以警告。
2.從嚴管理
在干部隊伍中,容易形成黨校培訓“不重要,完成任務走形式”的觀點,致其在對待黨校課程時態度不認真、學習不盡力。全面從嚴也包括嚴格管理,一是在教學過程中,嚴格課前簽到、課中點名抽查、請假制度,全面嚴格管理;二是教師自身要嚴格管理,增強其責任心和使命感,從而帶動學員自覺遵規守則,將制定的制度和規章執行下去,形成一種良好風氣。
3.從嚴考核
科學的反饋調節機制和評價機制必不可少,現今多數黨校采用的仍為原始的考試方式,創新檢驗效果的做法雖在多數文章中均有提及和論述,但一直未落到實處。考試或論文寫作雖然能在一段集中培訓后考察學員學習的成效,但學員出了校門在社會實踐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才是體現一個人學習成效的關鍵時刻,所以設計一套創新的考察方案、科學的評價體系是非常重要的。從內容到形式、從方法到途徑、從方式到載體,都應該設立一定的量化指標,只有黨校做出計劃,提倡教師對黨性教育和理論課程深入研究,才能針對課程或學習提出考核所需各個方面的量化指標。所以在黨校的工作中,要鼓勵教師和職工通過自身教學經驗,研究設計出一套新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薛明珠.黨性教育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的必要性與實現機制[J].嶺南學刊,2014,04:83-87.
[2]凌德政.聚焦新時期黨校黨性教育[J].中共合肥市委黨校學報,2014,04:54-58.
[3]凌德政.新時期黨校黨性教育經驗、難題及破解[J].黨史博采(理論),2015,02:38-41.
[4]吳勇.淺談加強黨校學員的黨性教育[J].實事求是,2001,06:71-72.
[5]常彩虹.如何提高黨校教學與科研水平[J].發展,2013,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