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婭文
【摘要】本文從近年來頻發的會計舞弊案例出發,指出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還需加強。然后討論了如何在培養個人價值觀中建立起職業道德,最后以ICAS職業道德決策框架為標桿,建立了會計職業道德決策框架,以期為我國會計人員在面臨道德困境時提供決策框架。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 個人價值觀 會計職業道德決策框架
一、引言
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成果已經使我國的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已進入新一輪的發展時期。在新時代下,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的建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近年來我國財務舞弊案例頻發,財務舞弊能夠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會計人員在處理業務時違反了會計職業道德。會計人員違規處理經濟業務事項,從錯誤或虛假的原始憑證起,到不符合實際的三大報表,嚴重影響了相關信息使用者對企業乃至市場的判斷。這不僅嚴重損害了相關利益者的利益,還違背了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要求,阻礙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腳步。所以加強我國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建立我國會計人員的道德決策框架勢在必行。
二、個人價值觀與會計職業道德
個人價值觀指的是個體在實踐中對客觀世界所持的態度或立場,認為事物有優劣好壞的差別,進而在行為上有所選擇。而教育和引導是形成個人價值觀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不論是直接接受的學歷教育還是家庭社會帶來的感染的隱形教育都是如此。會計職業道德是指職業會計人在會計職業生活中,在履行對他人和社會會計義務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會計職業道德意識。職業道德屬于個人價值觀的范疇,會計職業道德是職業道德在職業細分后的一個領域,是職業道德運用到會計領域的具體體現。與個人價值觀一樣,加強教育對形成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具有決定性作用。而在對青年人個人價值觀進行培養時,就要注重職業道德的教育,讓每個會計從業人員學習會計職業道德是讓道德準則潛移默化的去感染人,讓職業道德成為規范從業行為的標桿,以求做到不被提醒仍能自覺遵守的修養。
三、會計職業道德守則
關于會計職業道德守則,我國以及國際上的各個主體都出臺了不同的政策,1992年我國會計職業團隊注冊會計師協會,制定了《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試行)》;1996年《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正式頒布;2009年繼續發布了《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守則》,在守則中規定會計人員須遵守誠信,客觀,保密的原則,必須保有應有的關注并具備一定的專業勝任能力。1988年7月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FAC)發布了《職業會計師道德守則》,其中一般原則的規定和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守則趨同。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于1988年頒布了《職業行為規范》,表明會計人員必須客觀獨立且正直,還對會計人員的責任,應承擔的公共利益以及服務范圍與種類做出了規定。英國蘇格蘭特許會計師協會(ICAS)的《職業道德指導》和《職業行為守則》中關于一般原則的闡述也與CICPA和IFAC大致相同。我們可以看出,國際上的會計職業道德準則的頒布都早于我國,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起步較晚,發展還不成熟,還需要繼續加強制度規范。
四、建立道德決策框架
英國是最早成立會計師制度的國家,所以本文將基于ICAS的道德框架建立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決策框架,以期為我國會計人員在面臨道德困境時提供決策框架。
(1)分析自己是否已經處于道德困境中,并對以下問題進行判斷:被要求做的事是否會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該事項是否牽涉到相關者利益;你會從該事項中獲取利益嗎;有無正當理由拒絕該事項;你若以正當理由拒絕實行該事項,你會受到哪些影響。
(2)分析該道德困境。分析是否違背了中注協職業道德守則中的七項基本原則:誠信、獨立性、客觀和公正、專業勝任能力和應有的關注、保密、良好的職業行為。
(3)守則中是否對你現在所處的情況有所描述。查閱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會員執業道德守則與非執業會員道德守則,并查詢準則是否有對你所處情況的具體描述。
(4)是否損害了相關利益者的利益。分析具體涉及什么利益相關者的什么利益;相關利益者的利益受到損害后是否有權利和途徑進行表達和申述。
(5)查明可獲得的所有事實。查閱與該事項有關的資料,如相關文件,合同等;查明是否存在關聯事項;判別事項是否存在不確定性,若存在,需考慮如何消除這些不確定性的對策。
(6)考慮是否存在可替代性方案,并從利益角度考慮該替代方案是否涉及你自身利益并影響客觀性;同樣評估該替代方案的不確定性。
(7)做出決策,并將決策過程記錄下來。在做出決策時,應確定該項決策一定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且沒有迫于外界不正當壓力,并考慮你是否愿意承擔實施該事項對你產生的任何聲譽的影響,并為該聲譽風險進行辯護。考慮你做出該決策是否能滿足可完全披露的要求。做出決策后,需將以下事項予以記錄:概述該事項以及問題;做出該決策時所依據的已知信息以及相關會計準則或者道德標準;披露選擇該方案的原因,包括為何淘汰備選方案的理由;披露考慮的決策的不確定性以及解決方式;披露決策參與人以及決策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