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
【摘要】微觀企業會主動調整經營決策以應對宏觀環境變化產生的.不確定性挑戰。由于現金是企業應對外部風險、保證財務流動性與安全性的最重要保障,因而在政策不確定性較大的環境中持有較高的現金比例。而稅收作為企業最大的單筆現金流支出之一,企業有動機考慮通過稅收規避活動來提高現金的流動性。因此,研究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稅收規避行為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關鍵詞】政策不確定性 產品市場競爭 稅收規避
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調檔,地方政府為了緩解經濟增長放緩和財政支出的雙重壓力,致使企業稅負持續走高。根據世界銀行和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聯合發布的報告——《繳稅2017》中指出,中國企業的實際稅負位居全球12,并以68%的稅率負擔遠超40.6%的世界平均水平,高額的稅負致使企業具有強烈的動機實施稅收規避行為。
一、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稅收規避
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稅收規避的影響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進行分析。首先,基于企業管理層的視角,經濟政策不確定的提高意味著外部環境不確定的加大,通過影響企業未來的銷售收入進而影響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加大企業管理者對未來經濟走向以及政策調控的判斷準確度,從而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資源配置(Baum et a1.,2006)。其次,基于股東的視角,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升高會降低投資者對企業未來的增長前景,進而降低投資者對企業進行投資的意愿,這將進一步提高企業未來的融資約束程度(饒品貴等,2017)。同時,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會提高企業內外的信息不透明度,這將更有利于企業實施稅收規避行為。但由于信息不透明和外部風險的上升,企業股價波動性也隨之加大,更加影響企業未來的進一步發展(Pastor et a1.,2011:Durnev,2012)。故而基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同時也避免稅收稽查的“常駐”,股東有動機和責任監督管理層的避稅行為,在保證企業安全現金流的情況下降低的超額現金持有,降低企業的稅收規避水平。最后,基于債權人的視角,Caliendo et a1.(2018)研究發現,隨著經濟政策不確定的提高,銀行作為大多數企業的主要債權人會更加謹慎地對企業實施信貸決策,這將顯著降低企業未來可獲得的現金流量。為降低企業未來的融資約束和財務困境風險,企業有動機降低稅收支出,實施稅收規避行為。但由于中國大多數銀行仍為國有或國有控股,對企業保有較大的監督權力,一旦企業因避稅被銀行等債權人發現,將面臨較大的還款壓力和政治風險,這將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違規操作的成本。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提出如下對立研究假設:
H1a:隨著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提高,企業的稅收規避程度會下降。
H1b:隨著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提高,企業的稅收規避程度會上升。
二、政策不確定性、產品市場競爭與企業稅收規避
基于以上對政策不確定性和產品市場競爭的分析,企業更有動機通過積極避稅的方式,促使更多的現金留存在企業,以應對外部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生存經營風險。胡曉等(2017)則基于信息效應和代理成本的角度,研究發現隨著產品市場競爭的加劇,企業會主動降低稅收規避水平。此外,陳德球等(2018)研究發現,隨著地區市委書記變更帶來的政策不確定性的加大,企業更傾向于通過避稅來留存現金。此時,雖然外部政策不確定較大,各方監管更為嚴格,稅收規避成本有所上升,但企業基于經營壓力也會“鋌而走險”,此時節余的現金流價值將大于避稅成本,企業仍會實施必須行為。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設H2:
H2:隨著產品市場競爭的加劇,政策不確定性會提高企業的稅收規避水平。
三、政策不確定性、產權性質與企業稅收規避
政府有權利和義務向企業進行征稅以促進經濟發展,但企業尤其是非國有企業均具有足夠的動機和合能力實施合理的稅收規避操作以降低實際稅收負擔。劉慧龍等(2014)研究發現,隨著地區市場化水平和政府治理水平的提高,民營企業的實際稅率越高。故而民營企業較國有企業更有動機實施稅收規避活動以降低實際稅負(羅黨論等,2012)。國有企業資產規模較大、經營時間長、政府隱形擔保進而促使其擁有較好的社會聲譽,在相同的政策不確定性環境中,企業稅收規避行為是否會因企業產權性質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結果呢?
四、政策不確定性、地區稅收征管強度與企業稅收規避
Graham(2003)研究發現地區稅收征管強度與企業稅收規避行為之間呈現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隨著地區征管強度的加大,企業的避稅成本將加大,進而可有效降低企業的稅收規避水平(陳德球等,2016)。故而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稅收規避行為的影響是否會因不同地區的稅收征管強度不同而有所差異呢?政策不確定性會提高企業外部經營風險,進一步威脅公司經營穩定性和持續性。作為企業利益相關者的政府,為地方建設的發展和社會福利的提高,以及官員的升遷與完成績效考核,有動機認真進行稅務稽查,提高地方稅收征管強度;但隨著稅務稽查力度的加大,企業面臨更嚴峻的外部經營環境,進而陷入財務困境、破產或遷離該地區,此種“竭澤而漁”的行為不符合地方政府官員的長遠利益,進而會放松稅務查詢的力度,甚至采取政府補貼等方式直接“輸血”,以維系企業經營。
就本文邏輯而言,地區政府征稅強度能夠對政策不確定性與稅收規避的行為會產生進一步的抑制作用。在中國資本市場政策不確定性會抑制企業稅收規避行為,那么在地方政府稅收征管能力較強的地區,由于政府對企業的稅收控制力大,政府官員更有能力也更有意愿通過征稅達到財政收入增加的目的,企業各種稅收規避行為所承擔風險更高,所以企業在面臨政策不確定性時的稅收規避動機會降低,進而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稅收規避行為的抑制作用更為明顯。而在地區政府征稅強度較低的地區,這種政策不確定性對稅收規避降低的影響則會相對更小。故而我們預期,在稅收征管越強的地區,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稅收規避行為之間的負相關關系越顯著。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設H4:
H4:對于政府稅收征管強度較高的地區,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稅收規避行為的抑制作用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