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推進,農村地區發展也面臨諸多的挑戰,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是新時期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化經濟發展要求而衍生的新型組織形式,對推動農村地區持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本文對當前農村集體經濟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闡述了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的重要意義,并提出了加強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的具體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 股份制改造 意義 對策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城市化建設步伐加快,農村地區發展也遇到了很大的危機和挑戰,積極推行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有助于改善農村地區發展現狀,為推動農村地區穩定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加強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探究,具有深遠的社會意義。
一、當前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制度體系。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管理,需要有完善的政策或者制度予以指導,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農村集體經濟有序發展。目前在農村集體經濟管理活動中,管理人員比較分散,對加強集體經濟管理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很多集體資產處于無序混亂的管理狀態,權責分工不明確,加上一些人員理念和思想相對比較落后,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農村集體經濟缺乏深入研究,影響了開展成效。
(2)收入分配不合理,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一方面目前現有的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分配方面還有很多規定不明確的地方,產權劃分不明晰、管理不規范,組織不到位,在經濟收入分配和計算分析等方面沒有形成科學的方法指導體系,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收入的公平分配,損害了組織成員的個人利益。另一方面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素質相對偏低,加上長期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等因素的影響,在科學管理、決策、審計、創新等方面能動性不夠,積極性不強,深入調研力度不夠,對農村地區發展實際情況缺乏深入的了解,沒有及時引入更多的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從而不利于農村地區集體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3)發展后勁不足。目前在農村地區經濟發展過程中,主要的收入來源還是依靠土地,但是隨著土地開發和利用率不斷提高,土地資源逐漸減少,農村集體經濟想要持續發展還需要加強深入研究,積極挖掘更多的要素和資源,引入更多的新技術、新方法,發展特色農業,目前在這方面的探索較少,影響發展后勁。
二、加強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的重要意義
深入開展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對促進農村地區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有助于更好地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秩序,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導致產權分配不清晰、收益分配不公,資產流通不順暢,不利于農村地區資源的最大化開發和利用,通過實施股份制改造,有助于建立更加明確清晰的收益分配機制,進而妥善解決資源分配不均勻、收益分配不公平等矛盾或問題。另一方面有助于不斷縮小地區發展差距,根據農村地區實際建立資源共享機制,明確權責分工,有序進行經營管理,引入更多的新技術、新力量,不斷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提高生產要素分配和最大化利用價值,進而持續增強農村地區發展動力或后勁。
三、實施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的具體對策
為了加快推進農村地區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工程,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1)提高思想認識,提高全員對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的重視程序。要加強國家有關政策的宣傳,對做好新形勢下農村地區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的重要意義進行宣傳,提高農民的思想認識,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并共同探索具體有效的推進舉措,形成強大合力。
(2)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夯實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基礎。要結合國家有關的政策和農村地區的發展實際,探索構建完善的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機制,針對資產分配、股東界定、收益分配等方面做出明確的規定,對固定資產等進行全面盤點,形成完善的臺賬,對產權進行嚴格界定和清晰劃分,明確資產歸全體成員所有,同時完善民主決策管理制度,對資產所有權、經營管理權等作出細致的規定、細化各項工作開展流程,加強權責約束,發現違規情形及時進行處罰,切實提高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3)注重發揮群眾的合力,聯系實際探索更加科學的管理模式。一方面要廣泛發動全員積極投入到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過程中來,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在征求民意過程中要積極引導,確保廣大農民群眾積極參與,構建股份合作社的股東代表、董事會和監事會等股份制制度。另一方面要結合農村地區實際,結合具體情況,不斷學習先進地區的典型經驗,探索適合本地區特色的股份制改造新模式,加強統籌規劃,對各類資源進行科學分析、勘察和有效調度管理,在確保有穩定的經營性收入來源的基礎上不斷開發新的資源,引入新技術、新方法,加強管理人員隊伍建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更好地為推動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工程提供強大的人力支持。
總之,加強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背景下一項重要的基礎項目,在具體開展過程中要從制度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因地制宜加強宏觀規劃,在保證基本收入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更廣泛的發展空間和先進的管理模式,發展特色農業,開發更多的有利于農村地區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的新途徑、新模式,提高農村地區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發動廣大群眾的集體智慧,形成強大的合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成效,為推動農村地區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提供重要的動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