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權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河南 焦作454000)
目前,惡性腫瘤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因其高死亡率、低治愈率的特點,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熓悄壳爸委煇盒阅[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取得較好治療效果的同時,也有明顯的不良反應。骨髓抑制是化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以白細胞減少為主要表現,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減少最為明顯,而紅細胞、血小板也有不同程度的減少,造成患者免疫力低下,成為化療被迫減量甚至終止的主要原因之一。筆者采用參麥注射液聯合四物湯治療腫瘤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患者,取得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焦作市第二人民醫院住院接受化療的80例腫瘤患者,其中乳腺癌10例,胃癌24例,肺癌26例,結直腸癌2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治療組女14例,男26例;平均年齡(54.27±6.15)歲。對照組女17例,男23例;平均年齡(53.48±7.7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通過細胞學或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后住院接受化療者;②經檢測,患者化療前外周血白細胞計數保持在(4~10)×109/L;③脫離相關致病因素后,化療后經過連續2次檢查,外周血白細胞計數<4.0×109/L;④卡氏評分均在60分以上,預計存活期≥3個月;⑤年齡18~65歲,自愿參加本觀察,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①實施姑息性手術治療者;②實施晚期腫瘤誘導化療者;③并發各種嚴重內科疾病,未按規定接受治療,導致無法判斷療效者;④因感染、免疫、原發血液系統疾病所致白細胞減少者;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心腦血管疾病、精神病者;⑥有出血傾向者。
2.1 對照組 給予利可君片聯合鯊肝醇治療。利可君片(江蘇吉貝爾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444)口服,每日3次,每次20mg;鯊肝醇(上海信誼萬象藥業股份公司,國藥準字H31022128)口服,每日3次,每次40mg。連續用藥2周。
2.2 治療組 給予參麥注射液靜脈滴注聯合四物湯口服。參麥注射液(河北神威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3020889)30mL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四物湯處方:熟地黃、當歸各15g,白芍、川芎各10g。氣虛甚者加黃芪、白術各15g;血虛甚者加阿膠10g;陰虛者加沙參、玉竹各10g;陽虛者加淫羊藿15g,肉桂6g。每日1劑,水煎2次,共取汁200mL,分早晚2次溫服。連續用藥2周。
3.1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治療后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參照《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1]擬定療效標準。顯效:白細胞計數恢復正?;虮戎委熐吧?倍以上;有效:白細胞計數較治療前升高,升高值≥0.5×109/L;無效:白細胞計數較治療前升高,升高值<0.5×109/L。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5.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白細胞計數比較 治療后,兩組白細胞計數均較治療前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白細胞計數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患者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比較(×109/L,±s)

表2 兩組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患者治療前后白細胞計數比較(×109/L,±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40 1.79±2.01 4.76±1.25△▲對照組 40 1.89±2.10 3.95±1.02△
目前對于惡性腫瘤的治療,臨床常用的有放射治療、化療、手術切除、分子靶向藥物治療,其中化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法?;熌苡行б种苹驓[瘤細胞,在預防腫瘤進一步發展及全身性轉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但又因其缺乏選擇性,在抑制或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殺傷正常細胞,對患者的機體造成一系列損害,骨髓抑制是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由于骨髓抑制造血功能,導致白細胞數量減少,人體抗病能力降低,容易發生感染,進而影響治療效果,導致患者的生存質量下降,甚至因身體不能耐受而被迫中止治療。
目前,臨床針對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的治療藥物主要分為口服升白藥物和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類注射劑兩大類。對于化療期間白細胞下降明顯者(Ⅲ~Ⅴ度),為了能在較短時間內提升白細胞計數,經常采用集落刺激因子治療,療效較為肯定。由于該藥通過促進造血干細胞向髓系細胞分化、動員骨髓中白細胞向外周釋放發揮其作用機制,因此療效維持時間較短,以暫時提升白細胞計數度過感染危險期為主要治療目的。但應用后會有發熱、肌肉及關節酸痛等不良反應產生,故不能長期使用。對于白細胞下降較少者(Ⅰ~Ⅱ度),常予以口服升白細胞藥物治療,但該類藥物作用機制不一,提升白細胞能力一般。因此,尋找安全可靠且價格低廉的治療方法治療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是目前臨床研究的熱點方向之一。
參麥注射液是參照生脈飲的理法方藥,應用現代工藝提取藥物有效成分后加減制成的靜脈注射用藥,其主要成分為紅參和麥冬,具有益氣固脫、養陰生津的功效。張立春等[2]研究顯示,參麥注射液治療化療后白細胞減少癥有效率為91.4%,聯合地榆升白片使用可進一步提高療效。王翠英等[3]使用參麥注射液治療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癥,總有效率為93.75%,提示參麥注射液可保護腫瘤化療患者的骨髓造血功能,對化療后白細胞水平下降有拮抗作用。研究表明,參麥注射液的升白作用顯著,同時能改善患者的全身癥狀,提高生活質量[4-5]。
四物湯是補血養血的經典方,被后世醫家稱為“血證立法”。臨床上用其治療營血虛滯諸證取得良好療效。方中以熟地黃為君,善于滋陰補血。以當歸為臣,補血養肝,和血調經,主入血分,力能補血,同時補中有行,補而不滯。芍藥為佐,養血和營,柔肝斂陰。川芎辛溫走竄,被稱“血中之氣藥”,能活血行氣,暢通氣血,祛瘀止痛,使補而不滯,亦為佐藥。四藥合用,共奏補血調血之功。陳志偉等[6]研究發現,四物湯配方顆粒,可抑制骨髓細胞凋亡,促進造血功能。
筆者在腫瘤化療患者出現白細胞減少情況后,采用參麥注射液聯合四物湯口服積極干預,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5.0%,高于對照組的60.0%(P<0.05)。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治療后白細胞計數上升更明顯(P<0.05)。說明參麥注射液聯合四物湯口服可減輕化療過程中白細胞下降程度,縮短白細胞下降持續時間,為化療持續進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綜上所述,參麥注射液聯合四物湯口服可用于腫瘤化療期間出現骨髓抑制患者,起到益氣養血、扶正固本、減毒增效的效果,對改善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有重要作用,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