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武,王宏波
(1.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廣東 深圳518101;2.河南省鄲城縣人民醫院,河南 周口477150)
冠心病心絞痛是因冠狀動脈血流量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組綜合征,中老年人為主要患病人群。隨著我國老齡化現象加重,冠心病心絞痛發病率逐漸上升,若未及時治療會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威脅[1]。尼可地爾為鉀離子通道開放劑,可擴張冠狀動脈并增加血流量,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常用藥。麝香保心丸具有理氣止痛、芳香溫通的功效。本研究選取118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探討麝香保心丸聯合尼可地爾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周口市鄲城縣人民醫院收治的118例冠心病心絞痛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9例。對照組男32例,女27例;年齡62~85歲,平均(66.26±3.13)歲;病程1.5~9.4年,平均(5.98±1.57)年。觀察組男30例,女29例;年齡61~84歲,平均(65.29±3.86)歲;病程1.6~9.7年,平均(6.08±1.62)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內科學》中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標準[2],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緩解,發作時心電圖檢查可見以R波為主的導聯,ST段壓低,T波平坦或倒置,發作后數分鐘逐漸恢復。②心絞痛每周發作2次。③年齡62~85歲。④自愿參與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3 排除標準 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嚴重心律失常者;急性心肌梗死者;嚴重主動脈瓣狹窄者;肝腎功能障礙者;精神障礙者;依從性差者。
兩組均給予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抑制血小板聚集藥、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等常規治療。
2.1 對照組 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尼可地爾(江西海爾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6022313),口服,每日3次,每次5mg,持續用藥8周。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1020068),口服,每日3次,每次2丸,持續用藥8周。
3.1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心絞痛療效及心電圖療效,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擬定。①心絞痛療效標準。顯效:治療后,心絞痛癥狀基本消失,或Ⅲ級減輕為Ⅰ級;有效:治療后,心絞痛分級由Ⅲ級減輕為Ⅱ級或Ⅱ級減輕為Ⅰ級,或Ⅰ級心絞痛癥狀基本消失;無效:治療后,心絞痛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②心電圖療效標準。顯效:心電圖恢復正常水平;有效:ST段降低,回升>0.05mV,但T波未從平坦變直立或心電圖未恢復;無效:心電圖情況無改善,甚至T波加深,ST段降低更嚴重。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心絞痛療效比較 兩組心絞痛療效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890,P=0.049<0.05)。見表1。

表1 兩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心絞痛療效比較[例(%)]
(2)心電圖療效比較 觀察組心電圖療效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88,P=0.038<0.05)。見表2。

表2 兩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心電圖療效比較[例(%)]
冠心病心絞痛發病率高、致死率高,臨床表現為陣發性胸前區壓榨性或絞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上肢或左肩部,常于情緒激動或活動時發作,也可于休息時發作,口服硝酸甘油或休息后癥狀可緩解,治療以改善心肌缺血及冠狀動脈血流為主。目前,臨床多使用鈣離子拮抗劑、β受體拮抗劑、硝酸酯類藥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4]。尼可地爾可增強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抑制細胞鈣離子流出,擴張冠狀動脈血管,增加血流量,減少冠狀動脈痙攣。尼可地爾結構中含硝酸基,有硝酸鹽類作用,可使血管平滑肌松弛。
中醫認為,冠心病心絞痛屬于“心痛”“胸痹”等范疇,病因主要為氣血兩虛、寒凝阻滯、氣滯血瘀等,不通則痛,治療應以養血益氣、通絡止痛為主。麝香保心丸由麝香、肉桂、人參、牛黃、蟾蜍、蘇合香、冰片組成。其中麝香活血止痛,溫通開竅;人參大補元氣;肉桂溫陽散寒;蘇合香、蟾蜍辟穢止痛,開竅醒神。諸藥合用有開竅辟穢、活血止痛之功。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麝香有擴血管、降血壓、減輕心臟后負荷的作用;蘇合香、冰片可減緩心率,解除冠狀動脈痙攣;人參有強心、降血脂作用[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心絞痛、心電圖療效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麝香保心丸聯合尼可地爾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可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