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英
(河南省虞城縣計劃生育服務站,河南 商丘476300)
臨床上對于先天性心臟病治愈率較低,每年約有20%的先天性心臟病患兒因病情復雜難治而死亡,早期發現和明確先天性心臟病病情能夠為早期治療和改善患兒預后提供依據[1]。彩色多普勒超聲是篩查先天性心臟病的有效手段,隨著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的發展,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心臟疾病診斷中顯示出良好的臨床價值。本研究對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與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虞城縣計劃生育服務站進行產前篩查的220例孕婦的臨床資料。孕婦年齡為21~39歲,平均(26.85±3.22)歲;孕周為25~33周,平均(28.26±2.17)周;孕婦類型:初產婦120例,經產婦100例。
1.2 納入標準 早孕期有影響胎兒生長發育藥物用藥史者;有先兆流產史或結締組織病史者;胎兒有心外畸形、心律失常或宮內發育遲緩等情況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合并胎兒心臟結構畸形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或心包積液;合并可能影響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的相關疾病者。
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使用邁瑞DC-8型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選擇3.5~5MHz探頭。在孕婦平臥位或側臥位下對胎兒頭圍、雙頂徑、腹圍、股骨與脊柱程度、羊水量等進行探查和觀測,再仔細探查胎兒心臟,旋轉、滑動探頭從多方位觀察是否存在畸形。
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使用GElogiq500型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選擇3.5~5MHz專用容積探頭。在孕婦平臥位或側臥位下探查胎心位置,啟動3D后采集胎兒心臟靜態三維圖像,之后啟動4D,從雙房切面、心室軸切面及主動脈五腔切面進行掃描。指導孕婦更換體位,觀察不同胎位心胸比例、瓣膜活動、心腔內部結構及大動脈位置和發育等是否存在異常。
3.1 觀察指標 比較兩種篩查方法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診斷準確率及與病理檢查結果的符合情況。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診斷準確率比較 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誤診0例,漏診1例,診斷準確率為93.33%(14/15);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誤診0例,漏診6例,診斷準確率為60.00%(9/15)。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準確率高于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篩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比較 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符合情況優于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篩查方法篩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比較(例)
臨床研究表明,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病情較輕者一般無明顯癥狀,而病情較重者則易出現休克、缺氧,救治不及時或效果不佳容易造成死亡[2]。目前,臨床上對于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主要采取手術治療,但手術費用高昂,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而且由于患兒病情復雜,治療難度高,手術效果難以令人滿意。因此,我國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早期篩查工作十分重視,科學有效的篩查手段也是臨床研究的熱點。
目前,國內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常規篩查手段主要包括血液檢驗、心電圖、B超等,但篩查效果一般。隨著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的不斷發展,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為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提供了更為準確和豐富的診斷信息。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主要有以下優勢:操作簡單,檢查時間短,可重復性好,安全可靠,孕婦接受度好,適合大范圍推廣。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使用三維容積探頭,實現對圖像的連續采集和處理,實現立體成像,有利于臨床醫師診查。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具有三切面模式與多普勒能量模式,結合胎兒體位進行多層面掃查,能夠對二維超聲結果進行補充,為臨床醫師提供胎兒心臟容積、左室與右室的流出道切面數據,提高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篩查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準確率高于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其檢查結果與病理檢查結果符合情況顯著優于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證實了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臨床優勢,與陳陶玲等[3]研究結果一致。需要注意的是,篩查時間也會影響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的準確率,一般妊娠22~28周是使用四維彩色多普勒超聲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最佳時間段,此時孕婦羊水豐富,胎兒活動情況好,在孕婦體位變化期間能夠獲得最佳胎兒心音窗口,獲得更高質量的彩色多普勒超聲圖像。另外,加強產前心臟畸形篩查的宣傳工作也十分重要,加強孕婦的健康觀念對提高人口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產前四維彩超檢查能夠有效發現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準確率較高,值得臨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