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憲懿 石輝玲
【摘要】數學學困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必須給予高度關注,這不僅是數學教師的任務,更是關系到實施數學新課程成功,乃至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本文,就筆者在教學的實踐中,對學困生的課堂提問能力的培養方法做一簡單的說明,希望能改善學困生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數學學困生 ?課堂提問能力 ?策略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155-02
新的課程標準中指出:作為教育教學內容的數學,它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新的教學大綱中也明確地告訴我們,高中數學的學習目的是:使學生學好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進一步學習所必需的代數、幾何、概率、統計、微積分的初步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數學的思想方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應用意識,培養學生數學探究能力、數學建模能力和數學交流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注意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
數學學困生的教育是保證和提高教育質量的至關重要的環節,是當今世界各國在教育發展中所關注的問題之一。如何對這個特殊群體做有效的指導,我校在近幾年依托在甘肅省“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生成與教師回應策略的研究”這一課題的基礎上,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系統研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以饗來者:
一、培養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望,教育學生“提出問題”的策略
在教學中結合教材適時地向學生介紹一些古今中外著名專家、學者,多思多問,自問自答,刻苦努力,創造發明的事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望。一個學習不主動,沒有求知欲望,懶于思考,不會問的人,也就無創新可言。提出問題能力的提高可以促使學生敢于質疑,善于提問,敢于挑戰權威,積極主動去探索知識的奧秘,成為自覺的學習者。從數學中定義的概念是如何得來的?定理、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條件、結論分別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可有哪些變?如何應用?等等。給學生產生一種懸念,以便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使學生感到數學并不難,從而引發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進而在求知欲的驅動下,愿意向老師、同學、家長提出問題。
二、創設問題情景,培養問題意識的策略
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否得以形成和表露,關鍵在于是否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氛圍。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們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圖,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要使學生產生問題意識,教師應利用語言、設備、環境、活動等各種手段,制造一種符合需要的情境。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很多,根據數學科學的實踐摸索出一些具體的做法和策略。
三、要在“最近發展區”設置目標
目標設置過低會降低學生思維訓練的要求,自然不會發現問題;過高則會使學生無力突破而受阻,產生畏難情緒而導致學習擱淺,也就不可能產生問題。因此教學實踐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基礎,設置恰如其分的與學生“最近發展區”相貼近的認知目標和學習內容,從而激發起學生的認知欲望,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在積極的思維中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
四、建立民主課堂,創設良好氛圍,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的策略
讓學生有問題問,有問題敢問,要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必須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只有努力創設情境,摒棄傳統的“師道尊嚴”觀念,做到教學民主,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民主的氛圍,才能使學生敞開問題意識之門,同時,教師對待學生的提問與回答的正確態度更能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
五、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解決和評價策略
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的評價,多表揚、多引導,使學生感覺到有一種成就感,要正確對待學生提出問題的態度,學生提出的問題有些可能是無價值的,或是與本節課無關的甚至是“不合理”的,教師都要予以肯定,保護學生提問題的積極性。本著先“培養學生敢提,敢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再培養學生會提問題”原則,逐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面對問題情景,就想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成為一種自覺的意識。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充分體現出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重要性;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數學教師要善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能力,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提高學生挖掘問題的能力 。實踐證明,對學生“提出問題”,既有利于增強學生主體參與意識,激發學生興趣,又有利于教師適當調整教學節奏、授課重點、難點,既能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發揮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獨創之見,又能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洪昌強.尊重學生差異求得人人發展[J].中學數學參考,2001.
[2]王曉紅.數學“學困生”心理障礙的對策研究[J].中國教育網,2001.
[3]杜玉祥.數學差生問題研究[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李宏元.后進生的心理特點與教育[M].科學出版社,1997年.
作者簡介:
孔憲懿(1975.10-),男,漢族,甘肅天祝人,高級教師,教齡22年,甘肅省教學能手,擅長高中課堂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