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春 趙美玖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目前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現狀及存在問題,然后闡述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對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的意義,最后提出了有關“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措施。
【關鍵詞】工程造價 ?雙師型 ?教師
【基金項目】1.海南省教育科學一般規劃課題“高職工程造價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探索”的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QJY201710101;2.海南科技職業學院2018級校級教改項目資助課題,課題編號:HKJG2018-09。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252-02
我國高職院校人才目標主要培養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人才。它不同與普通高等教育培養的學科性人才,也不是中職院校培養的單純技能型人才。高職畢業生不但需要懂得專業基礎理論,更重要的是能在崗位群上組織管理解決實際問題。所以高職院校教育的培養目標對教師的素質提出既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具備豐富的實踐操作技能的特殊要求。而建立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成為高職學院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也是高職學院生存和發展的基礎[1]。
一、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現狀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客觀需要,中國職業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但是從全國的范圍來看職教師資隊伍薄弱仍然是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師資數量不足,教學水平偏低,特別是“雙師型”教師缺乏,是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升綜合國力所面臨的突出問題。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師資隊伍建設中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師資隊伍實踐技能欠缺
大多高職教師來自普通高校畢業生,沒有在造價咨詢企業,建筑相關企業及部門從事工程造價相關工作的經驗,且學歷方面主要以本科生為主,研究生以上學歷偏少。現階段在年齡及職稱結構方面,以初級和中級職稱的青年教師為主,而專業造詣精湛的高級職稱中年教師較少。由于專業教師缺乏專業實踐技能必然影響實踐課程的教學。
(2)教師動力不足,專業水平亟待提高
當前很高職院校專職教師工作任務繁重,且學校對教師專業水平重視度不夠,經費投入少,導致教師專業技能水平很難提高。很多高職院校在教師專業技能水平方面無激勵機制,再加上教師自身危機意識不強,導致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動力不足。
(3)人才流失嚴重, 師資緊缺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當前從事工程造價的高職教師的薪酬待遇與造價相關企業中同層次技術人員相比明顯偏低,,這使得不少優秀的中青年教師缺乏教學積極性, 甚至跳槽轉行, 人才流失相當。隨著高職工程造價專業不斷擴大招生規模, 師資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對工程造價專業人培的意義
何謂“雙師型”教師,目前有的學者將其概括為兩種:一是“雙職稱型”,即雙師型教師教師在獲得教師系列職稱外還需要取得另一職稱;二是“雙素質型”,即教師既要具備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實踐教學的素質[2]。對于高職院校的工程造價專業教師而言,“雙師型”可概括為:既要具備較高工程造價專業理論知識,能進行有職業針對性的理論教學, 又須具備豐富工程造價經驗,能夠及時掌握造價行業的新信息和新技術,了解行業的新發展,能對學生進行實踐技能教學職業能力的培養。
“知行合一”最能體現高職院校人培目標,對于工程造價專業來說更是如此。工程造價畢業學生一般需要掌握三個基本技能:識圖技能、計量技能、計價技能。掌握好這三種技能不單是理論的講授,更要學生們親自去實踐操作。這要求老師熟練掌握施工工藝技術、地方性定額與計價辦法、建筑材料、招投標辦法、房屋構造與識圖、相關造價軟件等多門課程知識加上豐富的工作經驗才能指導學生們開展實踐技能教學。“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將是工程造價專業人培關鍵之所在。
三、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 “雙師型”教師隊伍具體建設方案研究
針隊高職工程造價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內涵及現教師隊伍所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通過設立一個長效運行機制來進行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所謂長效運行機制主要用來激勵教師能自發地提高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建立好長效機制可以主要從下幾個方面著手:
(1)學院或系部組建專家團隊(企業造價高級工程師、造價專家等)、并由專家團隊出臺 “雙師型”教師考核的標準。同時,加強評聘制度將“終身聘任”變為“競爭上崗”,形成一個優勝劣汰的公平競爭局面,這樣可以提高教師自我危機意識。對于考核通過者,給予表彰獎勵,優先晉升提職; 對于未通過者, 予以批評和幫助, 并限期提高, 到期仍不合格者, 調離教學崗位[3]。
(2)學院或系部盡可能提供多種途徑來提高教師的自身業務能力,具體包括:
①針對性對教師進行專業技能培訓;由于造價行業的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日新月異,學校教育滯后行業發展的問題日益突出。這必然要求教師能及時更新老化的知識,才能培養出符合時代需要的人才。建議學校能克服各鐘經費、人員、時間等方面的困難鼓勵教師去參加各種培訓學習,并制定帶薪進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造價行業內專家學者或技術人員來校舉辦短期專業培訓。
②派教師到企業頂崗學習;實踐出真知,企業往往是理論的發源地和檢驗者。學院或系部可以根據教學任務安排情況,派遣教師到造價咨詢企業,施工、監理、設計單位進行定崗學習。了解造價行業現狀和發展方向,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支持和鼓勵持有一、二級造價師職業資格的教師到企業去兼職,為企業提供技術和管理服務。這樣學校不僅可以加強校企合作,而且也可以為學生提供長期穩定的實習實訓基地。
(3)制定優厚的高素質人才引進政策;一方面可以通過社會招聘引進國內外高學歷、高素質人才來校任教或兼職,將造價前沿的科學動態、技術成果和相關經驗介紹給學生,從而開拓學生的眼界,也能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另一個方面,學校可以直接引進來自造價咨詢企業或相關造價單位一線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扎實理論知識的人員來校任教,不僅能緩解“雙師型”專業教師師資不足現象,而且增強實踐教學的真實性和針對性。
(4)培養團隊帶頭人;學校應重視造價專業帶頭人的培養,重視他們在專業建設中的骨干帶頭作用,對成績突出者要制定相關獎勵政策。這樣不僅可以做到新老相助,而且能發揮治學嚴謹、造詣精深老教師的積極帶動作用為“雙師型”教師創造良好的氛圍。
四、總論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高速發展,教師的價值觀也會受到一定影響。一名工程造價專業的“雙師型”教師的成長不僅要抵擋物質方面的誘惑,而且也需要得到家人朋友支持。而高職院校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工程造價“雙師型”隊伍更是任重道遠的,除了隊伍其自身努力,也需要學校、社會、行業和政府等各方給予相應支持和關注。
參考文獻:
[1]盧德生.陳雅婷.我國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研究的統計分析——基于2001-2015年CNKI收錄文獻的關鍵詞共現計量分析[J].成人教育,2016年第8期.P23—P28
[2]徐曉吉. 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發展存在的問題與策略——以國際郵輪乘務管理專業為例[J]. 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學報,2016年4期. P76—P78
[3]賀云.楊錦輝.高職工民建專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J].職業技術,2007年第70期.
作者簡介:
趙小春(1986-),男,漢族,海南省海口市人,碩士,一級造價師/一級建造師,主要從事工程管理教學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