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尉蘋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技術已經成為提高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效率的好幫手。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高中都急需引進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從而為進一步提升語文傳統文化教學效率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據此,本文分析大數據背景下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策略,以期能對高中語文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大數據背景 ?高中 ?語文傳統文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040-01
筆者認為,傳統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效率不高,除了其教學內容相對較難之外,其主要原因在于沒有在教師和學生中間設置科學的“信息傳送帶”,致使學生經常會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所以,以大數據技術作為師生之間的“信息傳送帶”,從而保持師生之間信息的一致性和時效性,對提高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效率具有非常顯著的作用。
一、大數據背景下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的兩個極端
(一)只注重傳統知識的傳授和灌輸
這里所說的傳統知識即基礎的語文傳統文化知識,這些知識雖然非常重要,但要體現現代化語文教學的科學性,還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在大數據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教師如果只是一味的教學傳統文化知識,卻不注重科學技術的應用,不僅會增大教學難度,還會降低教學效率。
(二)教學過分注重大數據技術
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為了應用而應用”的現象很嚴重,即過分注重如何利用大數據技術來縱向挖掘語文傳統文化內容,而忽略了教學內容,更忽略了學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第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范圍太廣,致使有些很簡單的教學內容也被大數據技術“擴充”的極為復雜,沒有發揮大數據技術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而且嚴重浪費了教學資源。
二、大數據背景下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策略
(一)處變不驚,以不變應萬變
1.繼續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自然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教學理念,無論是在課程導入、課堂授課、課堂總結等環節均要以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期望為依據,而不是在應用大數據技術后就盲目的依賴大數據技術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作用。
2.繼續以課堂教學為主,大數據技術為主要的教輔工具
大數據技術再先進,應用到課堂中也只能作為教輔工具,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應繼續以課堂教學為主,注重師生的語言、思想交流,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教學、練習上,而不是一味的以大數據技術引領課堂教學節奏。當然,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可以將其作為主要的教輔工具。
(二)志存高遠,以變制變
1.以大數據技術為工具,整合教學資源
大數據技術作為一種方便、快捷的信息檢索、分析技術,能夠以十倍、百倍于人工的速度快速、精準的整合教學資源。尤其是大數據技術的產生,曾游離于教育之外的更多更好的傳統文化教學資源漸漸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力幫手。
2.適應大數據技術的革新規律,適時應用新軟件
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在教育領域,五年十年不變的教育內容,其載體卻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教師在保留傳統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應該密切關注現代社會常用的資源載體,例如微信、微博、QQ等等,并利用這些新軟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效果
(一)提高了課堂教學成效
在沒有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往往只能圍繞語文傳統文化的幾個點進行擴充,說來說去到頭來,還是又回到這幾個點上,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明顯不高。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其通過計算機篩選教學內容,通過教師變型以形成新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增多,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點也相應增加,這對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很大幫助。
(二)促進師生交流互動
多媒體技術作為大數據技術的重要應用形式,能夠將抽象、難懂的知識點具象化,從而在降低學生學習難度的基礎上促進師生交流互動。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教學情境、剖析重難點知識等,學生愿意聽也聽得懂,也有意愿和信心同教師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這對促進師生交流互動有很大幫助。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整合大數據技術是目前提升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克服了傳統課堂教學信息不全面、信息交互不對稱、信息交流不徹底等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淺見,要切實的提高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教學效率,還需要各位教師不斷探索新的路徑,總結新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朱麗.“大數據”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開展“微課”的教學策略[J]. 新課程(下), 2016(12).
[2]葉青.大數據時代高中語文教學實施“翻轉課堂”的研究[J]. 遼寧教育, 2015(1):23-24.
[3]李先強.網絡大數據背景下的中學語文教學專題數據庫建設研究[J]. 信息與電腦, 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