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彬
【摘要】對高職院校來說,培養出適應社會職業發展需求的,并且具有高水平英語應用能力的人才,是其進行英語教學的目標。因此,我們應對現有的高職英語應用能力測評的現狀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以職業崗位對英語水平的實際需求為依據,對現有的高職英語應用能力測評的方法進行改進,促使各高職院校能夠更好的完成英語教學的目標,進而培養出更多滿足職業崗位的英語應用能力人才。
【關鍵詞】職業崗位能力 ?高職院校 ?英語應用能力測評 ?改革
【課題】該論文是教育部職業院校外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課題《以職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測評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055-02
英語是一門全球通用性語言,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社會對高水平英語應用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是,通過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不但要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還要對學生實際應用英語語言的技能進行培養,尤其是采用英語語言來對未來職業相關問題的處理能力的培養。
1.目前高職院校英語應用能力測評的現狀
目前,我國大多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中,只是在強調了英語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對學生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進行了培養,其中重點培養了學生日常口語能力,但是并沒有從社會職業的實際需求上出發對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進行培養。此種英語教學的高職英語測評結果并不能將學生在未來的崗位上所具備的英語能力科學、全面地反映出來。雖然現在高職英語能力的測評也將形成性的評價重視了起來,但是卻并沒有將其真正的落實在具體的工作中。有些高職院校雖然也進行了英語測評,但是其測評的內容與社會職業的實際需求還有很大的差異。所以,現有的高職英語測評還不能幫助學校提高教學質量,當然也就不利于高職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
2.高職院校英語應用能力測評改革重要性
2.1更好的滿足了用人單位的需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各大企業對員工英語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的,但是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英語能力卻比較低,并不能滿足崗位對英語能力的需求。這是因為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中注重了對英語基礎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注重了英語能力測評的結果,而忽視了讓學生參與實踐的過程,導致學生的英語能力與行業需求出現了極度的不協調。所以,對適應崗位能力需要的高職英語測評方法進行研究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2.2促進了高職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
英語應用能力的測評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對英語語言能力的教學指明了方向,并且對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進行測評是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進行檢驗的重要手段。傳統的測評中注重了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其中尤其缺乏了改進和激勵的功能,進而忽視了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評價。所以,要建立一個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客觀評價的測評系統,同時還能對學生是否能夠滿足職業需求的英語應用能力進行評價,其中要注重對結果以及過程并重的測評,進而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3.以職業崗位能力為導向的高職院校英語應用能力測評的方法
3.1“三位一體”的多元化測評內涵
在多元化測評的基礎上進行“三位一體”的測評,注意此種測評方法要將“三位一體”作為指導思想,在此基礎上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進行針對性和目的性的測評,也就是將基礎英語與職業英語知識融合為一體、職業崗位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等融合起來的職業崗位導向的英語知識測評。此種測評模式與之前的測評模式相比較而言,更加細致和具體,并且將學生英語應用的過程重視了起來,使其能夠更加及時的檢測到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在此基礎上將基礎的英語語言知識和行業語言知識融入進來,這個測評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符合了職業教育的本質要求,也促進了高職院校英語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
3.2將“三位一體”融入的途徑
(1)選擇優質的職業英語教材
在高職院校,其進行英語教學和測評都是根據教材內容進行的,教材也是促使學校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和測評目標的基礎,其質量對教學質量以及測評結果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高職院校為了達到高職英語教學和測評的目標,在選擇英語教材時,就要以職業崗位能力為導向,在英語教學中,不但要幫助學生打好英語語言的基礎,還要幫助學生提高其在職場環境下的英語語言能力,進而提高職業素養。
(2)將行業或者專業的英語知識融入在其中
當選好教材后,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根據學生具體學習的專業補充一些專業性的英語知識。以此來對教材中缺乏的一些問題進行補充,促使英語教學和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測評能夠更好的為專業服務,滿足未來工作崗位對英語能力的需求。
(3)根據教學內容制定相應的與職業相關的測評內容,并根據測評內容再設計有效的測評形式
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教學和測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教學內容決定了測評的內容,簡單來說就是學什么就測什么。但是采用怎樣的方法測,則需要教師根據所學習的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進而對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有效的測評,最終得到的測評結果一定能夠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的。
4.以職業崗位能力為導向的高職院校英語應用能力測評的實踐
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情況,或者說高職院校是否達到了既定教學目標,就需要通過測評的方式來進行檢驗。比如,在《新航標職業英語》的第一單元中,教學的內容的是Reception(接待),其教學的目標是要學生掌握一些與接待有關的英語用語,并培養學生在進行商務合作的過程中所需要具備的職業的英語能力,如,用英語接機、注冊酒店、記錄議事日程、與外賓交流的方式、方法等。為了對學生對這些知識掌握情況、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等進行檢測,教師可這樣設計測試的方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做一個Role?鄄play,假設每一個小組代表一個公司去接待外賓,要求其將接機、酒店注冊、公司參觀、商務會議、觀光旅游、歡送宴、送機等整個過程進行一次完整的表演,整個過程不但需要用英語進行,還要求學生脫稿,學生可適當的準備一些道具,如接機牌、名片等。要求學生使用專業詞匯,通過此測評,對學生所具備的外交文化素養、語言的流利程度、英語發音的準確性、語調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
5.結束語
總之,高等院校英語教學目標的實現,就要以職業崗位能力為導向,加強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測評,并將測評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進而將形成性的評價和終結性的評價一起重視起來。經過深入的思考和探討,最終發現了一種以職業崗位能力為導向的“三位一體”多元化的測評方式,此種新的測評方式對提高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高職院校應在采用此種多元化測評方式的基礎上,將形成性的評價和終結性的評價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并將其落實在具體的教學中,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具有高水平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吳立新,張巖.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測評現狀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2):170-172.
[2]葉素紅.高職院校英語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測評的實踐研究[J].海外英語,2017(09):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