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靜
【摘要】傳統模式下的小學語文課堂主要是進行被動式學習以及對單項知識點進行訓練,學生對老師講述的課程進行學習,教師講述的內容都是原封不動的來自課本知識而且整堂課都在講。老師的主要工作就是對書本上的知識教授給學生,使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進行理解,最終目的在于使學生學會書本上的所有知識點,其具體表現為讓學生進行無腦的背誦,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占據著重要位置,通過讓學生大量的做題來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考核的標準是考試成績的好壞。在陽光課堂中,學生可以自己決定要進行的活動,使孩子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 ?師生角色 ?定位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7-0048-02
一、教師角色定位
1.教師是學習的學習者和參與者。陽光課堂中,老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參與者,老師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需要不斷的學習,進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將課后總結還有相關知識的進修作為重點。老師在學生面前還起到模范作用,無形之中對學生的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將學習措施進行傳遞,開發相應的課程資源,同時還是對真理的探尋者。當老師步入課堂的那一刻,其不單單是將信息傳遞給學生,而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學習過程中,老師還是學生的搭檔,在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點的同時,協助學生進行一些與學習有關的活動,加入到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引導并激發學生積極協作的精神。
2.教師是學習的研究者和設計者。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老師不可以沒有休止的對學生進行課本內容的講述,而是要結合學習的實際情況,為學生的將來做打算,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與實踐水平作為教學的重要部分。比如在備課時,老師要充分的對課本內容進行理解,依據教學的標準,進行分析總結,最后制定出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與此同時,老師要對學生學習的差別與特點進行分析,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深入的研究,并根據研究結果探尋適合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不僅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還是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者,在對學生進行講課時要時刻觀察學生的狀態,對自己的教學成果進行總結與分析,看能否達到一個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授課結束以后,老師需要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與總結,之后將優點擴大化,將缺點進行補足,從而為教學質量提供保障。
3.教師是學習的指導者和服務者。老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積極性以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老師對課堂進行管理的過程需要轉變為以引導為中心的管理模式,放下自己的面子,對學生進行引導,點燃學生學習的興趣火花,培養學習的個性與創新精神。在進行教學過程時,老師要和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摒棄機械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老師需要在學生學習時給出適當的提示對其進行啟迪,這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多元化學習以及思想的發散,為學生營造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
4.教師是學習的激勵者和促進者。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老師要建立新評價思想觀念,用這種觀念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老師不斷對教學的過程進行分析與總結,不斷的對自己進行評價,參與者可以有老師、學生還有學生家長,目的在于提高教學的質量,使教學模式跟上時代的步伐。進行評估時,主要通過鼓勵的方式進行相關評價,適當結合其他形式進行評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相應的評價方式,在評價過程中一定保證公平公正,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老師是學生的激勵者,要體會學生的實際感受,再利用恰當的時機,采取有效的方法,指引學生進入正確的學習之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5.角色互換,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是積極參與還是消極應付,這一切必須為我們教師所關注。要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調動他們參與教學過程的熱情。而角色互換、師生互易為不失為一種激發學生表現欲、促進學生積極進行探究發現的措施。
二、學生角色定位
1.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在對學生進行授課時,老師要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著想,解放學生的思想,并且利用適當的方法指引學生自主學習。老師需要讓學生了解并擔起學習的責任責任與重擔,使學生能夠熱衷于學習的過程,培養學生積極學習的習慣,使得學生可以從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轉變為主動學習知識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從接受學習到體驗學習。由于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都是單純得對知識進行傳授,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總是被動的吸取課本上的知識,而使學生的想象力受到了限制,不能夠將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出來,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很低。通過陽光課堂,學生擺脫了被動學習的方式,從而改為師生之間互相交流,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讓學校成為一個具有活力的地方。
3.從獨自進行學習到團隊合作式學習。在傳統的學習模式中,同學之間基本上不會以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學習,也很少進行交流分享,致使許多問題得不到較好的解決。陽光課堂中,老師會通過合適的方式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進入一個全新的學習狀態,就是通過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的方式進行學習。通過對一些問題的探討,得出最佳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合作精神被激發出來,為其以后的學習過程有非常大的好處。
4.從靜態學習到動態學習。傳統的語文教學注重靜態教授與學習,甚至會使學生提心吊膽的進行學習,學生并沒有強烈的學習熱情,而且限定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導致學生的學習潛力不能夠被挖掘。而在陽光課堂中,老師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表現自己,從而擺脫靜態學習的束縛,進行動態式教學。在動態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足夠的主動權,使孩子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時,鼓勵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學習相關的交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目的在于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能力。
總結
傳統的教學多以老師單純的講授為主,教師抄學生寫,之后通過一些習題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還會給學生留一些課后作業,學生主要是自己進行學習,處于單打獨斗的狀態。教授學生知識與方法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了學生將來不再需要老師來教授,而是成為自己的老師。陽光課堂中,不再以老師為中心對學生進行教學,而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自主進行學習,但不能忽視教師在課堂上的重要性,老師要在合適的時機,運用恰當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探索能力。為了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還可以讓學生對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自身學習目標、進度還有評價進行了解。
參考文獻:
[1]張翠芬.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角色定位[J].學周刊:上旬,2015(7)
[2]李郁.例談語文合作教學中的教師角色定位[J].中學教學參考,2014(13)
[3]張香梅.語文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變[J].學周刊:上旬,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