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紅
【摘要】兒童中國畫教學是幫助小學生掃除學習道路上的障礙,用降低學習難度的方式,讓兒童先了解中國畫使用的材料,在嘗試使用毛筆、宣紙、水墨時得到樂趣,喚起廣大中小學生對中國畫藝術的熱愛。
【關鍵詞】兒童 ?美術 ?教學 ?中國畫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213-02
美國教育家羅思菲德說:“在藝術教育中,藝術只是一種達到目標的方法,而不是一個目標,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使人在創造過程中變得更富有創造力。”小學生學中國畫,只需要學會正確的毛筆執法,了解簡單的水墨濃淡變化,具有初步的造型能力,他們就可以像用蠟筆水彩筆一樣,在筆墨的自由天地里,盡情揮灑表現出自己的所思所感。兒童率真、大膽、亦真亦幻的天性表達,學習中國畫更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中國畫教學實踐中,要用新的教學理念來指導教學實踐,由淺入深,注重趣味性和創造性,打破傳統的中國畫教學從臨摹入手;注重繪畫與生活聯系,通過學習中國畫的各種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個性,完善人格,以及創新意識。
一、創設環境,多角度培養兒童對中國畫的興趣。
中國畫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我國特有的藝術,它的材質與其他畫種不同,對小學兒童來說是一種既陌生又新奇的藝術作品,為了增進兒童對中國畫的興趣,教師可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比一比、試一試等活動,積極創造情境,從而調動兒童學習中國畫的興趣。
首先,教師應為小學兒童創造具有學習中國畫氛圍的環境,搜集大量的兒童優秀中國畫作品及名家作品布置起來,這時不應刻意的去引導兒童欣賞,只是把作品布置在兒童的周圍,目的是讓兒童感受到這種藝術氛圍,熟悉這種藝術形式后。教師再引導兒童了解中國畫的特性,欣賞中國畫色彩斑斕與絢麗,了解點線的豐富變化,領略中國畫干濕濃淡的筆墨變化的神奇,使學生產生對中國畫的熱愛之情。
其次,當小學兒童對中國畫產生濃厚興趣時,教師不僅要為他們準備了許多中國畫所需的筆、墨、紙外,還要準備大量的油畫棒、水彩筆、水粉顏料、拓印、粘貼等材料。這是,教師的重點是引導兒童嘗試水墨與其他繪畫材料結合作畫。從小培養兒童的創新精神。讓小學生在沒有任何指導的情況下,去嘗試把各種手法結合起來體驗,使兒童在體驗的過程中深刻認識,感悟中國畫無窮的藝術魅力,并在嘗試的過程中體驗到作畫的快樂。
二、以游戲形式,配上朗朗上口的兒歌,掌握中國畫技能在游戲中。
小學兒童學習中國畫,不僅可以培養他們作畫膽量,開發智力,還可以鍛煉他們的手、眼、腦協調一致,培養創造力。中國畫中線條的粗細變化,墨色的濃淡變化,都可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兒童跟成人不同,對他們的輔導不能像培訓成人一樣苛求,重點是強調他們的興趣。但是中國畫最基本的用筆、添墨、蘸水、調色等基本方法,要認真對待,使之養成良好習慣。由于中國畫工具的特殊,握筆作畫的姿勢就與其他繪畫方法不同。如此大的差異,怎樣讓兒童很快掌握,為此教師可將兒歌融入到中國畫的教學,調動多種感官來加強印象,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積極性。
三、精心選擇教學內容,從而不斷提升兒童的創作熱情。
首先,要挖掘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作為教學素材,拓寬教材的內容,如:兒童自己喜歡的卡通明星,自己經歷的故事,喜歡的玩具……這些與兒童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正是兒童表現的題材。其次,隨著科技的進步,繪畫材料的不斷豐富,新穎的繪畫工具和媒材使兒童興趣倍增,成為中國畫創作的好伙伴。油畫棒不溶于水的特性與水墨效果相互映襯,畫出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小學兒童對朗朗上口的古詩情有獨鐘,用中國畫來表現詩歌境界也十分契合。求變求異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畫的表現技法豐富,幅式多樣,可以讓兒童自由嘗試,運用全新的構圖形式來拓寬視野。進而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創作能力。
四、以強帶弱,兒童中國畫水平。
因理解能力,提高接受程度,練習時間等的不同,小學兒童學中國畫會出現強弱的局面。教師為了每個兒童都能享有成功的喜悅,教師鼓勵學得較好的兒童,勇敢當場為其他兒童作畫示范,來自同學的示范,更有感染力,這樣既提高了來演示者的繪畫水平和心理調控能力,同時對其他的兒童也是一種鼓勵和鞭策。大家的中國畫水平都得到提高,這是一種兒童自我教育和提高的練習形式。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接受,而是積極的建構,學生對知識內化是的他們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基礎美術教育不是專業美術教育,而是一種生活美術教育。兒童中國畫一方面是兒童運用中國畫的工具和技法來表現對生活的感悟,另一方面則是兒童通過中國畫來近距離的感受中國文化的內涵,使中國優秀文化能夠保持傳統發展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小學美術教學》 ?光明日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