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璇
【摘要】隨著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入,目前其教育功能與成效也逐漸成為教學工作者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文章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為基礎,首先介紹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時代背景,其次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并結合其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優化解決策略,希望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成果,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確保綜合發展創造條件。
【關鍵詞】新時代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089-02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工作報告中就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了新的模板,同時也指出了現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對改革、矛盾的現狀,需要積極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與管理工作。為了進一步介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優化策略,現就其時代背景介紹如下:
一、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代背景
我國正處于社會發展轉型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但是,在這個時期受到外部西方文化的影響與沖擊,我國的大學生青少年群體在思想上也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拜金主義、享受主義的風氣盛行,嚴重影響了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與經濟發展。為了進一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策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就必須要認識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矛盾形式,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業務能力與專業素質水平,更好的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教育模式不合理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不斷深入與發展,但是在教育模式方面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其更多的體現在知識單方面的輸入,學生的參與度不足方面。除此之外,教育模式不合理,還導致學生對于知識重視不足,引不起足夠的重視。
2.職業化專業化培訓機制有待加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賴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然而,結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現狀來看,缺乏職業化、專業化的培訓機制是其最大的硬傷。大多數在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不是本專業的人員,其在基礎知識以及教育實踐能力方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欠缺,這對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顯然具有阻礙的作用。
3.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構建水平不足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迎合我國現代化建設以及信息化成果的教育模式,十分適應高校大學生的學習習慣與要求。但是,在實際的構建過程中,由于平臺選擇模式不合理或者推廣不到位,真正經常使用的學生較少,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不到體現,平臺構建的實踐性不足。
4.學校思想政治學習的氛圍不好
對于大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常規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多數學生面對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課程認識程度不高,僅僅以通過考試或者考研為基本學習目標,對于深入學習思想政治思想,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與政治素養的理解不深刻、不透徹。從學校學習氛圍上來看,教師和學校往往也更加關注學生的專業知識與課程的學習,各種學?;顒又刑岬秸嗡枷雽W習方面的內容也很少,更沒有相對的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學習氛圍的校內活動,這也是導致學生參與思想政治學習不積極,學習效果不突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徑
1.構建科學合理的教育新模式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體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社會價值觀多元化的條件下,通過思維與教育模式的變革,不斷增強大學生的主體意識與思辨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必須改變工作風格,不要光喊口號,要做好基層的引導工作,確保善用各種教育引導方法,提升教育的感召力,這也是教育工作落到實效的基本條件;其次,創新教育理念。傳統的教育模式與新時期的教育需要格格不入,所以必須通過教育模式的創新來提升教育實踐性。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需要突出培養的針對性與鮮明性,避免過于統一的培養模式,可以通過開放、多元、分層次培養的方法來提升大學生的綜合思想政治素質;另一方面,還需要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引導大學生要做胸懷大志的人,在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需要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這樣才能夠建設我們的祖國。
2.積極轉變教育思想,提升教育隊伍建設
教育隊伍的建設與發展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基本條件。首先,要做好表率工作,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則,在應對突發事件時要避免惡劣的影響,樹立良好的正面形象,這一點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提升十分關鍵;其次,做好人才培養工作。黨總支副書記的工作業務十分繁忙,所以具體的教育隊伍建設與教育實施還需要依靠高校輔導員來做。所以,針對一些輔導員新人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太有經驗的輔導員,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組織統一學習,或者通過在職培訓等方式來盡快提升隊伍的建設水平,以此來應對不斷發展的教育教學環境。
3.建設網絡化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
首先,網絡化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需要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與價值。學生參與,就必須要具有便捷的參與模式,如今APP平臺就是很好的參與平臺,學生的接受程度較高且互動性良好,所以利用手機APP平臺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其次,知名網絡平臺合作來謀求雙贏。作為高校,其本身具有豐富的高校學生資源與教育平臺構建的能力,所以可以通過與網絡平臺相結合的方式來發展教育工作,可以解決成本、推廣以及適應性方面的問題。比如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與騰訊微博、新浪微博等平臺合作,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接受程度,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
為了形成良好的校園思想政治學習氛圍,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工作:首先,作為學校應該加強思想政治課程的重視程度,增加更多的課時量并提升教學質量,也可以通過大班教學轉變為小班教學的方式來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發揮基本教學作業;其次,在學校內多舉辦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活動,通過豐富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參與意識,比如說主題辯論賽、紅歌演唱比賽等活動,豐富校園生活的同時也能夠提升思想政治素質;最后,學校應該樹立一些優秀的思想政治人物與學習典型,通過榜樣的力量來影響學生,提升學生對于思想政治課程的理解,將課程中學習的知識充分運用到生活、學習與工作當中,提升個人思想政治素養的同時也要學會奉獻團體,奉獻學校、奉獻社會,形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對于今后走上工作崗位發揮自己的光和熱也具有一定的助力。
總結:
綜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引導工作也逐漸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重點。目前我國高校過分關注文化知識學習,對于思想政治的教育引導方面的認識還不太全面,存在教育模式不合理、職業專業化培訓機制不完善以及網絡教育平臺建設不足的問題,還希望能夠從這幾個方面著手,加快建設完成度,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條件,同時也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好人才方面的保障工作。
參考文獻:
[1]施乾信,張燕.基于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政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8(52):32-33.
[2]張海濱.“微時代”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與創新[J].教育教學論壇,2018(51):24-25.
[3]賈兆帥,張潔.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多維協同[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8(06):104-107.
[4]潘慧.互聯網下的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析[J].經貿實踐,2018(24):272.